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解析:参见《刑法》第83条第2款的规定。假释的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与此相关的一个重要但从未考过的知识点是假释考验期限的计算。根据《刑法》第83条第1款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假释的考验期限为未执行完毕的刑期;对于判处无期徒刑的,假释的考验期限为10年。请考生回忆缓刑的相关知识:(1)缓刑的考验期限(拘役: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不得少于1年)。(2)缓刑的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这里实际是想提醒考生在复习时应当随时总结、归纳,可以提高复习效率。
更多“假释的考验期限,从()起计算。A.判决宣告之日B.判决执行之日C.判决确定之日D.假释之日 ”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 )开始计算。

    A.判决宣告之日

    B.判决确定之日

    C.实施犯罪之日

    D.判决执行完毕之日


    正确答案:B
    解析:《刑法》第73条第3款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开始计算。

  • 第2题:

    假释考验期限,从(  )起计算。
    A.判决宣告之日
    B.判决执行之日
    C.判决确定之日
    D.假释之日


    答案:D
    解析:
    【精解】假释是将犯罪分子有条件地提前释放,放到社会上进行改造,同时保留对其继续执行未执行的刑罚的可能性。因此,对于假释的犯罪分子必须规定一定的考验期。为此,刑法规定:有期徒刑的考验期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考验期为10年。考验期从假释之日起计算,而不是假释前的判决宣告日或执行日。故选D项。

  • 第3题:

    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下列之日开始计算(  )。
    A.判决宣告之日
    B.判决确定之日
    C.实施犯罪之日
    D.拘留或逮捕之日


    答案:B
    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缓刑考验期是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故选B项。

  • 第4题:

    缓刑考验期限的计算从

    A.判决确定之日起

    B.羁押之日起

    C.审判之日起

    D.交付执行缓刑之日起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刑期都是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缓刑的考验期限是从_______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的2年考验期限是从________起计算;死刑缓期2年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有期徒刑的刑期,从_______起开始计算。被判处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又被假释的,从_______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以上各空格中分别应填入:()

    A:判决执行之日一判决确定之日一减刑裁定之日一假释之日
    B:判决确定之日一判决确定之日一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一假释期满之日
    C:判决确定之日一判决确定之日一减刑裁定之日一假释之曰
    D:判决确定之曰一判决确定之日一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一假释之日

    答案:D
    解析:
    【考点】各种刑罚的起始点。详解:我国《刑法》第51条规定: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刑法》第73条第3款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刑法》第58条第1款规定: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因此,应当分别填入判决确定之日、判决确定之日、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和假释之日,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