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执行程序和审判程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执行程序不绝对依赖于审判程序而存在 B.审判程序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执行程序实现权利义务关系 C.经审判程序处理的民事案件并不必然地要经过执行程序 D.执行程序所适用的案件不只限于审判程序处理的案件范围

题目
下列关于执行程序和审判程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执行程序不绝对依赖于审判程序而存在
B.审判程序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执行程序实现权利义务关系
C.经审判程序处理的民事案件并不必然地要经过执行程序
D.执行程序所适用的案件不只限于审判程序处理的案件范围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关于执行程序和审判程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民事诉讼的执行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执行程序是产生裁判书的过程,审判程序是实现裁判书内容的过程

    B.执行根据是当事人申请执行,人民法院移交执行以及人民法院采取强制措施的依据

    C.执行措施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强制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方法和手段

    D.执行中止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因发生特殊情况,需要暂时停止执行程序


    参考答案:A

  • 第2题:

    我国诉讼案件的审判程序有刑事审判程序、民事审判程序和行政审判程序三种。关于审判程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我国三种审判程序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都是一样的

    B.刑事审判程序的地位优于民事审判程序

    C.我国三种审判程序的进程划分有所不同

    D.民事审判程序与行政审判程序的证明责任的分配相同


    正确答案:C

  • 第3题:

    关于民事审判程序与民事执行程序的关系,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执行程序的基础是法院的司法执行权,而审判程序的基础是法院的审判权
    B.法院对案件裁定进行再审时,应当裁定终结执行
    C.民事审判程序是民事执行程序的前提
    D.民事执行程序是民事审判程序的继续

    答案:A
    解析: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06条的规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故B项错误。引起民事执行的依据不仅仅只是民事裁判,还包括仲裁裁决、赋予执行效力的公证文书、包含财产部分的刑事裁判,故C项错误。执行程序具有独立性,不是民事审判程序的继续,故D项错误。

  • 第4题:

    关于民事诉讼审判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告必须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
    B.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特别程序
    C.必须以书面形式起诉
    D.所有案件都必须采用直接送达方式

    答案:A
    解析:
    A正确,起诉的条件包括:①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②有明确的被告;③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④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B错误,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
    C错误,起诉以书面为原则,以口头为例外。
    D错误,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

  • 第5题:

    关于民事诉讼审判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特别程序
    B、 原告必须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
    C、 必须以书面形式起诉
    D、 提交起诉状的同时提交全部证据

    答案:B
    解析:
    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所以答案A错。《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所以答案B对。起诉方式,应当以书面起诉为原则,口头起诉为例外。所以答案C错。

  • 第6题:

    关于执行程序,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在执行过程中,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 B、民事制裁决定书可以直接由审判庭移送给执行机构执行
    • C、调解和辩论原则贯穿于民事审判程序的全过程,而执行程序中不适用辩论和调解
    • D、执行必须要以生效的法律文书为前提,故审判是执行的前提

    正确答案:B

  • 第7题:

    下面关于执行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执行程序是审判程序的实现和保障
    • B、执行程序以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从而实现权利人的权利为目的
    • C、执行程序应以公正为首要价值追求
    • D、执行程序所适用的案件又不限于审判程序处理的案件

    正确答案:A,B,D

  • 第8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分析程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实质性程序中必须执行分析程序
    • B、在总体复核阶段必须执行分析程序
    • C、风险评估阶段实施分析程序有助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 D、在不同的阶段运用分析程序的目的不同

    正确答案:B,C,D

  • 第9题:

    多选题
    执行程序与审判程序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以下关于两程序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审判程序是执行程序的前提和基础

    B

    两个程序法院行使的权力性质不同

    C

    两个程序适用的范围不同

    D

    两个程序权力行使的主体不同

    E

    同一案件,审判和执行可能不是同一法院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民事诉讼审判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特殊程序

    B

    必须以书面形式起诉

    C

    原告必须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

    D

    提交起诉状的同时提交全部证据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法律程序中,最重要、最典型的程序是 ( )
    A

    审判程序和立法程序

    B

    审判程序和执法程序

    C

    选举程序和行政程序

    D

    仲裁程序和立法程序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面关于执行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执行程序是审判程序的实现和保障

    B

    执行程序以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从而实现权利人的权利为目的

    C

    执行程序应以公正为首要价值追求

    D

    执行程序所适用的案件又不限于审判程序处理的案件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民事审判程序与民事执行程序的关系,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民事审判程序是确认民事权利义务的程序,民事执行程序是实现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程序

    B.法院对案件裁定进行再审时,应当裁定终结执行

    C.民事审判程序是民事执行程序的前提

    D.民事执行程序是民事审判程序的继续


    正确答案:BCD

  • 第14题:

    关于民事审判程序与民事执行程序的关系,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民事审判程序是确认民事权利义务的程序,民事执行程序是实现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程序
    B:法院对案件裁定进行再审时,应当裁定终结执行
    C:民事审判程序是民事执行程序的前提
    D:民事执行程序是民事审判程序的继续

    答案:B,C,D
    解析:
    【考点】执行与审判的关系【详解】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其解决民事争议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受理当事人的起诉,进行审理,从而确认民事权利,这是审判程序;第二阶段是实现民事权利的程序,也就是说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确定以后,再由法院作为国家执行机关对拒绝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采取执行措施,进而使债权人的权利能够得到实现。因此,虽然立法与理论研究以及实践都把民事诉讼审判程序作为重点,但执行程序对于保证解决民事争议,保证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方面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有自己独有的诉讼价值和诉讼地位。民事执行程序与民事审判程序既有共同点,也有区别。民事执行程序与民事审判程序的区别在于,它是相对独立于民事审判程序中的一种诉讼程序,表现为:(1)二者的宗旨不同,审判程序着重通过精密、周全的审理和判决确认当事人的权利存在与否,强调司法公正的实现。而执行程序是实现已确定的当事人的权利,重点是强调迅速实现结果,以实现诉讼效率和效益;(2)二者在诉讼程序中的地位不同,审判程序是诉讼程序中的必经程序。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民事案件都要经过民事审判这一程序,而民事执行程序并不是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也只有当诉讼当事人不自动履行具有给付内容的裁判的时候才会发生执行问题,才有可能启动执行程序的发生;(3)二者适用的根据不同,民事执行的根据主要是民事审判程序产生的判决、裁决、调解书和支付令,但其他生效法律文书也可以成为民事执行程序中的执行根据,主要有没收财产的刑事判决、罚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裁决;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力的债权文书;行政机关依法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行政处罚决定和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等;(4)二者的实施机构不同。在我国民事审判权和民事执行权由人民法院行使,但审判权由人民法院的审判部门进行,而执行权由人民法院的专门执行部门行使。据此可知,A项说法正确,不应选。民事审判程序并非一定是民事执行程序的前提,如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力的债权文书就没有经过审判程序,但其可以进入执行程序,故C项说法错误,应选。同样的道理,民事执行程序并非民事审判程序的继续,其是一个独立的程序,与审判程序有诸多不同,故D项说法错误,应选。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206条规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故法院对案件裁定进行再审时,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而不是裁定终结执行,故B项说法错误,应选。本题正确答案为BCD。【陷阱】不少人认为审判程序是执行程序的前提,而执行程序是审判程序的继续,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虽然不少案件在进入执行程序之前一般都要经过审判程序,但亦有一些案件无须审判程序而可以直接进入执行程序,如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力的债权文书就可以未经审判程序而直接进入执行程序。所以说审判程序是执行程序的前提过于绝对了。反之,执行程序亦并非审判程序的继续,不仅是因为执行程序独立于审判程序,且与审判程序存在重大区别,还因为一些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前并未经过审判程序,故不能说执行程序是审判程月的继续。对于这一点要有清醒的认识。

  • 第15题:

    关于民事诉讼审判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告必须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
    B.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特别程序
    C.必须以书面形式起诉
    D.提交起诉状的同时提交全部证据

    答案:A
    解析:
    选项 A正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选项B错误。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选项C错误。起诉方式,应当以书面起诉为原则,口头起诉为例外。选项D错误。举证时限,是指法律规定或法院、仲裁机构指定的当事人能够有效举证的期限当事人在举证时限内提交证据皆可。

  • 第16题:

    (2015年) 关于民事诉讼审判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特殊程序
    B.必须以书面形式起诉
    C.原告必须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
    D.提交起诉状的同时提交全部证据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民事诉讼的审批程序。选项 A,正确的表述应为“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 序”;选项 B,正确的表述应为“起诉方式,应当以书面起诉为原则,口头起诉为例外”;选项 D,正确 的表述应为“提交起诉状时,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即可,不需要提交全部证据”。

  • 第17题:

    试述民事执行程序与审判程序的关系。


    正确答案: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表现在:
    1、在基本原则和制度方面具有相同之处,如当事人处分原则、期间、送达和回避等;
    2、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只是分工不罢了;
    3、二者相互交叉,审判程序中有财产保全和先于执行,而执行中也有案外人异议的审判。
    二者的区别表现在:第一,在诉讼程序中的地位不同;第二,适用范围不同;第三,操作技巧不同

  • 第18题:

    执行程序与审判程序的关系表现在()。

    • A、审判程序是执行程序的必然前提
    • B、审判程序是执行程序的基础
    • C、都是民事诉讼程序的有机组成部分
    • D、执行程序是审判程序的必经阶段

    正确答案:B,C

  • 第19题:

    执行程序与审判程序的关系如何?


    正确答案: 执行程序与审判程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两者的区别是:审判程序是保护和确认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程序,而执行程序则是保证生效法律文书得以实施,民事权利得以实现的程序,二者属于统一的民事诉讼程序。
    2.二者的联系是:经审判程序保护和确认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之后,义务人拒不履行其承担的义务时,权利人有权依照执行程序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因此,审判程序是执行程序的前提和基础,执行程序是审判程序的继续和完成。

  • 第20题:

    问答题
    执行程序与审判程序的区别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程序建立的权利基础不同。
    (2)程序的任务与作用不同。
    (3)程序的内容不同。
    (4)程序启动的原因不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以下关于审判程序与执行程序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审判程序是以法院审判权和当事人诉权为基础,执行程序是以法院执行权和当事人诉权为基础

    B

    审判程序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而执行程序是强制实现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

    C

    审判权和执行权都由法院的审判组织实施

    D

    审判程序与执行程序所遵循的原则是相同的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执行程序与审判程序的关系如何?

    正确答案: 执行程序与审判程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两者的区别是:审判程序是保护和确认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程序,而执行程序则是保证生效法律文书得以实施,民事权利得以实现的程序,二者属于统一的民事诉讼程序。
    2.二者的联系是:经审判程序保护和确认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之后,义务人拒不履行其承担的义务时,权利人有权依照执行程序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因此,审判程序是执行程序的前提和基础,执行程序是审判程序的继续和完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关于民事审判程序与民事执行程序的关系,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2009年真题]
    A

    民事审判程序是确认民事权利义务的程序,民事执行程序是实现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程序

    B

    法院对案件裁定进行再审时,应当裁定终结执行

    C

    民事审判程序是民事执行程序的前提

    D

    民事执行程序是民事审判程序的继续


    正确答案: B,D
    解析:
    A项,民事审判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审理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案件所适用的各种诉讼程序,即确认民事权利义务的程序。而民事执行程序是指执行机构以生效民事法律文书为根据,依法运用国家公权力,采取强制性的执行措施,迫使拒不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履行义务,实现生效法律文书内容的法律活动与程序,即民事执行程序是实现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程序。
    B项,《民事诉讼法》第206条规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
    CD两项,《民事诉讼法》第224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执行程序是保证审判程序的任务得以实现的有力手段,但是执行程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①经审判程序处理的民事案件并非必然经过执行程序;②执行程序所适用的案件不只限于审判程序处理的案件范围。因此,执行程序既不绝对地依赖于审判程序而存在,也非审判程序的必然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