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机关在对一起重大的贪污案件进行侦查时,基于侦破案件的需要,采取了监视、监听等技术侦査措施。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技术侦查措施自签发之日起1个月以内有效 B.侦查人员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当保密 C.侦查机关可以依照规定实施控制下交付 D.收集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题目
侦查机关在对一起重大的贪污案件进行侦查时,基于侦破案件的需要,采取了监视、监听等技术侦査措施。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技术侦查措施自签发之日起1个月以内有效
B.侦查人员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当保密
C.侦查机关可以依照规定实施控制下交付
D.收集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相似考题
更多“侦查机关在对一起重大的贪污案件进行侦查时,基于侦破案件的需要,采取了监视、监听等技术侦査措施。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女)涉嫌特别重大贿赂犯罪,被立案侦査,侦查机关对甲作出监视居住的决定,
    监视居住的执行机关可以对甲采取以下哪些监视方法?( )

    A.电子监控 B.不定期检查
    C.对甲会见辩护律师进行监控 D.对甲的通信进行监控


    答案:A,B,D
    解析:
    A、B、D
    考点:对被监视居住人的监视方法
    讲解:《刑事诉讼法》第76条规定:“执行机关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侦查期间,可以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通信进行监控。”故ABD正确。《刑事诉讼 法》第37条规定,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辩护律师同被监视居住 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通信,适用该规定。故C错误。

  • 第2题:

    犯罪嫌疑人张某涉嫌重大毒品犯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査,公安机关根据侦査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采取了技术侦查措施。请回答下列问题:
    在下列哪些犯罪案件中可以使用技术侦查措施?( )
    A.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B.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
    C.重大的贪污犯罪
    D.盗窃罪


    答案:A,B,C
    解析:
    A、B、C
    考点:技术侦査措施的适用范围
    讲解:《刑事诉讼法》第148条规定:“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人民检察院在立案后,对于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据侦杏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査措施,按照规定交有 关机关执行。追捕被通缉或者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过批准,可以采取追捕所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故ABC正确。D错误。

  • 第3题:

    甲(女)涉嫌特别重大贿赂犯罪,被立案侦査,侦查机关对甲作出监视居住的决定,

    甲在监视居住期间,应当遵守以下哪些规定?( )
    A.未经侦查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B.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C.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D.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答案:B,C,D
    解析:
    B、C、D
    考点:被监视居住人的义务
    讲解:《刑事诉讼法》第75条规定:“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 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 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 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 件交执行机关保存。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 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 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监视居住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本题中侦査机关是检察机关, 故A错误。故BCD正确。

  • 第4题:

    犯罪嫌疑人张某涉嫌重大毒品犯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査,公安机关根据侦査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采取了技术侦查措施。请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技术侦查措施的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 )
    A.侦查人员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张某的个人隐私应当保密
    B.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实施控制下交付
    C.公安机关不得诱使他人犯罪,故不能实施控制下交付
    D.收集的毒品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答案:A,B,D
    解析:
    A、B、D
    考点:技术侦查采取的措施
    讲解:《刑事诉讼法》第150条规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适用对象和期限执行。侦查人员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保密;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与案件无关的材料,必须及时销毁。 故A正确。《刑事诉讼法》第151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 责人决定,可以由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但是,不得诱使他人犯罪,不得采用可能 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发生重大人身危险的方法。对涉及给付毒品等违禁品或者财物的犯罪活 动,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实施控制下交付。”故B正确,C错误。 《刑事诉讼法》第〗52条规定,依照本节规定采取侦查措施收集的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 为证据使用。故D正确。本题选ABD。

  • 第5题:

    在下列哪些犯罪案件中可以使用技术侦查措施?( )
    A.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B.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
    C.重大的贪污犯罪 D.盗窃罪


    答案:A,B,C
    解析:
    A、B、C
    考点:技术侦査措施的适用范围
    讲解:《刑事诉讼法》第I48条规定:“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 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人民检察院在立案 后,对于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 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 关机关执行。追捕被通缉或者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过批准,可 以采取追捕所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故ABC正确。D错误。

  • 第6题:

    法医刘某是某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他对一起伤害案件的伤情作了鉴定,鉴定结论为轻伤,那么他处于何种诉讼地位?( )
    A.侦査人员
    B.诉讼参与人
    C.既是侦査人员又是诉讼参与人
    D.不是侦查人员也不是诉讼参与人


    答案:B
    解析:
    。刘某是运用自己的法医知识对伤精这样一个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的人,因此是诉讼参与人,而非侦査人员。

  • 第7题:

    下列案件可以启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是:()

    A.张某在公安机关侦査其涉嫌的盗窃罪过程中死亡,
    B.李某在检察机关侦査其涉嫌的贪污罪时潜逃国外,通缉1年后未被抓获
    C.赵某在公安机关侦查其涉嫌的抢劫罪时潜逃外地,通缉1年后未被抓获
    D.王某在检察机关侦查其涉嫌的玩忽职守罪时死亡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启动。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0条的规定,对于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缉1年后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4个选项中,只有B符合这一规定。

  • 第8题:

    甲(女)涉嫌特别重大贿赂犯罪,被立案侦査,侦查机关对甲作出监视居住的决定,

    关于甲监视居住的执行场所,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
    A.只能在甲的住处执行
    B.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侦查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
    C.可以在羁押场所执行
    D.可以在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答案:A,B,C,D
    解析:
    A、B、C、D
    考点:监视居住的执行场所
    讲解:《刑事诉讼法》第73条第1款规定:“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是属于检察院侦査,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査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不 是侦查机关批准,因此,故ABCD错误,应全选。

  • 第9题:

    某县公安局在侦查该县国土局科长张某集资诈骗案时,发现其还有贪污行为。对该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集资诈骗案一起侦查
    • B、全部移送检察机关侦查
    • C、在张某涉嫌的两个罪中,如果贪污罪是主罪,应由检察机关为主立案侦查,公安机关予以配合
    • D、公安机关就张某集资诈骗行为进行侦查,查清后移送检察机关并案处理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谢某因涉嫌恐怖活动犯罪被公安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侦查期间,谢某聘请陶某为其辩护律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陶某会见谢某应当经公安机关许可
    • B、陶某会见谢某需要聘请翻译人员的,无须公安机关审查
    • C、陶某会见谢某时,侦查人员可以进行监听
    • D、侦查期间陶某不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胡某因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侦查期间,胡某聘请初某为其辩护律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初某会见胡某无需经侦查机关许可
    • B、初某会见胡某时不得监听
    • C、侦查期间初某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
    • D、初某会见胡某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

    正确答案:B,C,D

  • 第12题:

    不定项题
    2012《刑事诉讼法》新增专节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而且还赋予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隐匿身份实施侦查和控制下交付,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下列哪些案件不属于人民检察院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案件?()
    A

    重大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B

    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

    C

    重大毒品犯罪案件

    D

    可能判处7年以上尤其徒刑的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部门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发现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所为的,应当如何处理?( )
    A.如果是本院侦查部门移送的案件,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将案卷退回侦查部门并建议侦查部门重新侦查
    B.如果是本院侦查部门移送的案件,应当退回本院侦查部门建议作出撤销案件的处理
    C.如果是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并建议公安机关重新侦查
    D.如果是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应当退回公安机关建议作出补充侦査的处理


    答案:B,C
    解析:
    。根据《高检规则》第262条的规定,对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该书面说明理由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处理;发现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所为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并建议公安机关重新侦查。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经被逮捕,应当撤销逮捕决定,通知公安机关立即释放。该规则第263条规定,审查起诉部门对于本院侦查部门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 发现具有本规则第262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退回本院侦查部门建议作出撤销案件的处理。由此可知,答案为B、C。

  • 第14题:

    某公安机关正在对一起重大的毒品案件进行侦查,基于侦破案件的需要,采取了技术侦查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技术侦查措施自签发之日起一个月以内有效
    B.侦查人员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当保密
    C.公安机关可以依照规定实施控制下交付
    D.收集的毒品在刑事诉讼中不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答案:B,C
    解析:
    侦查技术适用条件: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期限是3个月,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3个月。侦查人员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保密。采取的措施,不得诱使他人犯罪,对涉及给品等违禁品或者财物的犯罪活动,可以实施控制下交付。取得的证据在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 第15题:

    侦查机关在对一起重大的毒品案件进行侦查时,基于侦破案件的需要,采取了技术侦查措施。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技术侦查措施自签发之日起1个月以内有效
    B:经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可以由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
    C:侦查机关可以依照规定实施控制下交付
    D:收集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应当作为证据使用

    答案:A,C,D
    解析:
    【考点】技术侦查措施。详解:《刑事诉讼法》第149条规定:“批准决定应当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确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批准决定自签发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有效。对于不需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期限届满仍有必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经过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故A错误,应选。《刑事诉讼法》第151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可以由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但是,不得诱使他人犯罪,不得采用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发生重大人身危险的方法。对涉及给付毒品等违禁品或者财物的犯罪活动,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实施控制下交付。本题不是毒品犯罪案件,因此,不能实施控制下交付,故B正确,不选。C错误,应选。《刑事诉讼法》第152条规定,依照本节规定采取侦查措施收集的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是“可以”不是“应当”作为证据使用,故D错误,不选。本题答案为ACD。

  • 第16题:

    关于技术侦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检察院在立案前,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对甲涉嫌贪污一案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B.公安机关批准决定对涉嫌间谍罪的犯罪嫌疑人乙进行3个月的技术侦察措施
    C.检察机关在对一起重大贿赂案采取技术侦察措施中,办案人员丙通过电子监控摄录到 犯罪嫌疑人与他人性生活内容,丙将其拷贝回家,并告诉妻子来龙去脉
    D.公安机关为侦破系列强奸杀人案件决定采取技术侦察措施,派遣漂亮女侦查员化装成 性感女郎在案发现场附近逗留


    答案:B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148条规定,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 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 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人民检察院在立案后,对于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严 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按照叙定交有关机关执行。追捕被通缉或者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过批准,可以采 取追捕所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A选项中表述为“立案前”,错误u《刑事诉讼法》第149条规定,批准决定应 当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确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批准决定自签发之日起3个月以内有 效。对于不需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期限届满仍有必要继续采取 技术侦查措施的,经过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3个月。故B选项说法正确。
    《刑事诉讼法》第150条规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适用对象和期限执行。 侦查人员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保密;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获取的与案件无关的材料,必须及时销毁。采取技术侦査措施获取的材料,只能用于对犯罪的侦查、起诉和审 判,不得用于其他用途。公安机关依法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并对有关情况予以保 密。C选项中丙获得的无关材料应及时销毁并保密个人隐私,故C选项错误。《刑事诉讼法》第151条规定, 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可以由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但是,不得诱 使他人犯罪,不得采用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发生重大人身危险的方法。对涉及给付毒品等违禁品或者财物 的犯罪活动,公安机关根据侦査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实施控制下交付。D选项中公安机关的做法具有 重大人身危险,并可能诱使他人犯罪,故D选项错误。

  • 第17题:

    犯罪嫌疑人张某涉嫌重大毒品犯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査,公安机关根据侦査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采取了技术侦查措施。请回答下列问题:
    对张某采取的技术侦查措施的期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签发之日起1个月以内有效
    B.自签发之日起3个月以内有效
    C.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1个月
    D.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3个月


    答案:B,D
    解析:
    B、D
    考点:技术侦査措施的期眼
    讲解:《刑事诉讼法》第149条规定:“批准决定应当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确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批准决定自签发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有效。对于不需要继 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期限届满仍有必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査措施的,经过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故AC错误,BD正确。

  • 第18题:

    甲(女)涉嫌特别重大贿赂犯罪,被立案侦査,侦查机关对甲作出监视居住的决定,
    下列有关甲监视居住期间聘请和会见辩护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聘请辩护律师需要经过侦查机关的许可
    B.甲聘请她的父亲为辩护人不需要经过侦查机关的许可
    C.辩护人会见甲,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
    D.辩护人会见甲,不需要经侦查机关许可


    答案:C
    解析:
    考点:辩护律师同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会见
    讲解:《刑事诉讼法》第3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聘请辩护人,不需要经过侦查机关许可,故A错误;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故B错误。《刑事诉讼法》第37条第3款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辩护律师同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通信,适用该规定。故C正确,D错误。

  • 第19题:

    侦查机关在对一起重大的贪污案件进行侦查时,基于侦破案件的需要,采取了监视、监听等技术侦查措施。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技术侦查措施自签发之日起1个月以内有效
    B.侦查人员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当保密
    C.侦查机关可以依照规定实施控制下交付
    D.收集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答案:A,C
    解析:
    A、C
    考点:桢査技术措施
    讲解:《刑事诉讼法》第149条规定:“批准决定应当根据侦査犯罪的需要,确定采 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批准决定自签发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有效。对于不需要继 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期限届满仍有必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査措施的,经过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故A错误,应选。 C刑事诉讼法》第150条第2款规定,侦查人员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 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保密。故B正确,不选。《刑事诉讼法》第151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可以由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但是,不得诱使他人犯罪,不得采用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发生重大人身危险的方法。不能涉及给付毒品等违禁品或者财物的犯罪活动,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实施控制下交付。本题不是毒品犯罪案件,因此,不能实施控制下交付,故C错误,应选。《刑事诉讼法》第152条规定,依照本节规定采取侦查措施收集的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 U作为证据使用。故D正确,不选。本题答案为AC。

  • 第20题:

    新雨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在侦査一起故意杀人案的过程中,拟采用侦査实验以验证案件事实。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为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
    B.对侦查实验的经过和结果,可以不制作侦查实验笔录
    C.对侦查实验过程无须进行录音或者录像
    D.进行侦査实验,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者有伤风化的行为

    答案: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侦查实验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实验的人签名或者盖章。侦查实验,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者有伤风化的行为。因此选项A和选项B错误,选项D正确。侦查实验作为侦查措施,是需要进行录音或者录像的,选项C错误。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 第21题:

    某森林公安机关在侦查一国有林场场长滥伐林木案时,发现该场长还涉嫌重大贪污行为,正确的做法是()。

    • A、森林公安机关侦查滥伐林木案,检察院立案侦查贪污犯罪案件由,彼此互不干涉
    • B、因犯罪嫌疑人是国有林场的厂长,所以全案皆由检察院立案侦查
    • C、森林公安机关应当将贪污案件移交检察院,检察院为主侦查,森林公安机关予以配合
    • D、森林公安机关为主侦查,检察院予以配合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胡某因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被公安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侦查期间,胡某聘请初某为其辩护律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初某会见胡某无需经侦查机关许可
    • B、初某会见胡某时有权要求不被监听
    • C、侦查期间初某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
    • D、初某会见胡某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

    正确答案:B,C,D

  • 第23题: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需要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制作呈请报告,报办案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决定书。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