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与领事关系,互设使馆和领事馆,甲国准备派遣李某和王某到乙国分别担任大使和总领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李某到甲国驻乙国使馆就任大使职务须经乙国同意,并自向乙国国家元首递交国书时起正式执行职务 B.王某去乙国领馆就任总领事无须乙国国家同意,自递交领事证书时开始执行职务 C.李某和王某在乙国都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和豁免权 D.李某和王某在乙国从事外交活动都无须出示外交全权证书

题目
甲、乙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与领事关系,互设使馆和领事馆,甲国准备派遣李某和王某到乙国分别担任大使和总领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李某到甲国驻乙国使馆就任大使职务须经乙国同意,并自向乙国国家元首递交国书时起正式执行职务
B.王某去乙国领馆就任总领事无须乙国国家同意,自递交领事证书时开始执行职务
C.李某和王某在乙国都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和豁免权
D.李某和王某在乙国从事外交活动都无须出示外交全权证书


相似考题
更多“甲、乙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与领事关系,互设使馆和领事馆,甲国准备派遣李某和王某到乙国分别担任大使和总领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乙两国因边境争端发生冲突,甲国单方面暂时关闭了该国驻乙国使馆。布莱恩为乙国派往甲国的领事馆馆长。玛丽是甲国派驻乙国使馆的一秘,被乙国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依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布莱恩在获甲国准许并颁发领事证书后,即可开始其领馆馆长职务
    B.乙国宣布玛丽为不受欢迎的人,须向甲国说明理由
    C.甲国关闭使馆应经乙国同意后方可实现
    D.如甲国不将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玛丽召回或终止其职务,则乙国可拒绝承认其为甲国驻乙国使馆人员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领事关系法和外交特权与豁免。A对,在获接受国准许并颁发领事证书后,领馆馆长方可执行职务。B错,依《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及相关国际法规则,接受国可以拒绝接受其所不同意的任何派遣国使馆人员,并无须向派遣国说明理由。C错,在外交关系建立并互设使馆之后,由于某种原因,一国也可以单方面暂时关闭使馆,甚至断绝与另一国的外交关系。D对,如在派遣国使馆人员入境后宣告为不受欢迎的人,则派遣国应酌情召回该人员或终止其使馆人员的职务。否则,接受国可以拒绝承认该人员为使馆人员,甚至令其限期离境。

  • 第2题:

    甲国新独立,乙国是其邻国,在甲国宣布独立后数月,乙国与甲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虽然乙国没有明确承认甲国。甲国因人才尚缺乏,拟派富有外交经验的丙国公民斯潘赛作为甲国的领事派往乙国。依相关国际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乙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即意味着两国同意建立领事关系,除非另有声明
    B.乙国与甲国建立外交关系属于对甲国的默示承认
    C.斯潘赛非甲国公民也非乙国公民,不能担任甲国驻乙国的领事
    D.斯潘赛担任甲国领事的委派必须得到乙国的明示同意

    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AB正确,依《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默示承认指承认者不是通过明白的语言文字,而是通过与承认对象有关的行为表现出承认的意思,建立外交关系属于默示的承认。两国建立外交关系,除非有特别声明,即意味着同意建立领事关系。依《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22条第1款,领事官员原则上应属派遣国国籍;依据该条第2款,委派属接受国国籍之人或者第三国国民为领事官员,必须得到接受国的明示同意。C错,D对。

  • 第3题:

    ★ 甲乙两国2008年建立外交关系,并缔结了双边的《外交特权豁免议定书》。2010年两国交恶,甲国先宣布将其驻乙国的外交代表机构由大使馆降为代办处,乙国遂宣布断绝与甲国的外交关系。后双方分別撤走了各自驻对方的使馆人员。关于两国的上述做法,依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乙国的行为不应承担国家责任
    B.甲国将其驻乙国的外交代表机构降为代办处的行为违反国际法
    C.乙国可以査封甲国使馆的财产作为报复
    D.乙国的行为属于国际法中的报复


    答案:A
    解析:
    。就乙国断绝与甲国的外交关系而言,构成国际法上的反报行为。反报行为本身也不构成对国际法的违背,不承担国家责任,A对。在国际实践中,单纯的降级或断交常常被认为是两国进行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而一般不带来法律义务的违背。因此,甲国的行为是一种强烈的政治姿态,但不是国际法上的违法行为,B错。甲国使馆的财产为外交财产。依《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所规定的使馆的特权与豁免,使馆馆舍不得侵犯。这项特权即使两国断交、使馆馆长长期或暂时擻退、发生武装冲突时也不例外,C错。D错,本题的情况属于反报,不是报复。

  • 第4题:

    甲、乙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数年后,因两国多次发生边境冲突,甲国宣布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并不影响乙国对甲国的承认
    B、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表明甲国不再承认乙国是一个国家
    C、甲国主动与乙国断交,则乙国可以撤回其对甲国作为国家的承认
    D、乙国从未正式承认甲国作为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属于事实上的承认

    答案:A
    解析:
    外交关系是指国家间以特定的形式进行交往而表现和存在的国家关系,在外交关系建立并设使馆后,由于某种原因,一国也可以单方面暂时关闭使馆,甚至可以断绝与另一国家的外交关系。国家法上的承认一般是指,既存国家对新国家、新政府或者其他事态的出现,以一定方式表示接受或者表明愿意与其发展正常关系的单方面行为。国际法上的承认分为法律承认与事实承认,法律承认是认定被承认者作为法律的正式人格的存在,是不可撤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承认都是法律承认。事实承认主要存在于外交实践中,它是不完全的、暂时的、非正式的。据此,A选项正确。

  • 第5题:

    共用题干

    下列关于庇护的做法,符合国际法的是、()
    A、甲国根据本国法律决定不对乙国刑事犯刘某庇护
    B、甲国根据本国法律决定给予乙国战争罪犯许某庇护
    C、甲国利用本国驻乙国大使馆庇护乙国政治犯王某
    D、甲国利用本国停于乙国首都机场的飞机庇护国际毒贩迟某

    答案:A
    解析:
    所谓难民,是指因有正当理由畏惧由于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留在其本国之外,并且由于此项畏惧而不能或不愿受该国保护的人,或者不具有国籍并由于上述事情留在他以前经常居住的国家以外而现在不能或由于上述畏惧不愿返回该国的人。《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明确规定了难民在避难国应得到妥善的处置。特别是该公约第32~33条的规定中,除了影响到“国家的安全”或“有违公共秩序”外,不得强行驱逐合法在留的难民。该公约第33条规定:任何缔约国不得以任何方式将难民驱逐或送回(推回)至其生命或自由因为他的种族、宗教、国籍、参加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而受威胁的领土边界。一旦难民被强行送回其遭受迫害的国家,对他的任何保护与援助都无从谈起。因此奉行不推回原则是保护难民的基本前提,也是难民所享有的最起码的待遇。该公约第33条的义务规定也被称为禁止驱逐、送还原则。同时,这一原则适用于无论是合法入境的难民或是非法入境的难民。


    庇护在广义上泛指一国对请求避难的外国人给予保护的行为。一国除非受其承担的有效国际义务的约束,原则上有权自由决定是否对请求避难的人予以庇护。故A选项正确。根据国际法,对从事侵略战争、种族灭绝和种族隔离、劫机、侵害外交代表等罪行以及其他被条约或习惯国际法认为是国际罪行的人,不得进行庇护。故B选项错误。庇护是基于领土的行为。关于领土以外的庇护,或称为域外庇护,最常见的是指利用国家在外国的外交或领事机构馆舍、船舶或飞机等作为场所进行的庇护。这种庇护是没有一般国际法根据的,而且常常带来对国际法其他规则的违背。故CD选项错误。本题的应选项为A。

  • 第6题:

    甲、乙两国建有外交及领事关系,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缔约国。乙国为举办某世界赛事将甲国使馆区域、大使官邸、领馆区域均纳入征用规划范围。对此,乙国作出了保障外国使馆、领馆执行职务的合理安排,并对搬迁使领馆给予及时、有效、充分的补偿。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 A、如甲国使馆拒不搬迁,乙国可采取强制的征用搬迁措施
    • B、如大使官邸不在使馆办公区域内,乙国即可采取强制征用搬迁措施
    • C、在作出上述安排和补偿的情况下,乙国可征用甲国总领馆办公区域
    • D、甲国总领馆馆舍在任何情况下均应免受任何方式的征用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杜某为甲国驻乙国使馆的三等秘书,艾某为丙国驻乙国使馆的随员。杜某在乙国首都实施抢劫,有1名乙国人在抢劫中被其杀死。艾某当时恰好目击了该抢劫杀人事件。甲乙丙三国都是《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缔约国,且三国之间没有其他双边的涉及外交和领事特权与豁免方面的协定。根据国际法规则,下列判断哪些是错误的?

    • A、如杜某本人表示放弃其管辖豁免,则乙国即可以对其提起刑事诉讼,无论使馆是否同意
    • B、如艾某本人表示愿意出庭作证,则乙国即可以带其到法庭作证,无论使馆是否同意
    • C、乙国向甲国提出请求,要求放弃杜某的豁免,如甲国没有答复,则可以认定甲国已经同意放弃,从而对杜某提起刑事诉讼
    • D、如甲国表示放弃杜某的管辖豁免,则乙国可以对杜某径行提起刑事诉讼,而不论杜某本人是否同意

    正确答案:A,B,C

  • 第8题:

    甲国人兰某和乙国人纳某在甲国长期从事跨国人口和毒品贩卖活动,事发后兰某逃往乙国境内,纳某逃入乙国驻甲国领事馆中。兰某以其曾经从事过反对甲国政府的政治活动为由,要求乙国提供庇护。甲乙两国之间没有关于引渡和庇护的任何条约。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和制度,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

    • A、由于兰某曾从事反对甲国政府的活动,因此乙国必须对兰某提供庇护
    • B、由于纳某是乙国人,因此乙国领事馆有权拒绝把纳某交给甲国
    • C、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规定,乙国领馆可以行使领事裁判权,即对纳某进行审判并做出判决后,交由甲国予以执行
    • D、乙国可以对兰某的涉嫌犯罪行为在乙国法院提起诉讼,但乙国没有把兰某交给甲国审判的义务

    正确答案:D

  • 第9题:

    甲国驻乙国X市的领事馆发生了火灾,该市的消防部门未经领事馆的许可,进入领事馆之内进行灭火工作,事后,甲国政府对乙国X市的行为进行抗议;一日,甲国的一位公民在乙国因为一项刑事纠纷卷入诉讼,该公民要求见X市的领事,被乙国拒绝。事后,甲国政府又对乙国的行为进行了抗议。并且关闭了驻X市的领事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国X市的消防局不可以不经过同意就直接进入领事馆,这是侵犯了领事馆的权利,甲国的抗议是正确的
    • B、乙国X市的消防局在发生火灾的时候可以推定领事馆长同意其进入领事馆,因而其行为并无不当,甲国的抗议是不正确的
    • C、甲国关闭了领事馆,同时也就代表着双方外交关系的中断
    • D、甲国的公民有权要求其本国的领事对其进行协助

    正确答案:B,D

  • 第10题:

    单选题
    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缔约国,阮某为甲国派驻乙国的领事官员。关于阮某的领事特权与豁免,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2013年真题]
    A

    如犯有严重罪行,乙国可将其羁押

    B

    不受乙国的司法和行政管辖

    C

    在乙国免除作证义务

    D

    在乙国免除缴纳遗产税的义务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41条第1款规定,领事官员不得予以逮捕候审或羁押候审,但遇犯严重罪行之情形,依主管司法机关之裁判执行者不在此列。
    B项,《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43条规定,领事官员及领馆雇员对其为执行领事职务而实施之行为不受接受国司法或行政机关之管辖。惟本条第一项之规定不适用于下列民事诉讼:①因领事官员或领馆雇员并未明示或默示以派遣国代表身分而订契约所生之诉讼;②第三者因车辆船舶或航空机在接受国内所造成之意外事故而要求损害赔偿之诉讼。所以领事并非完全不受司法和行政管辖,存在例外情况
    C项,《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44条规定,①领馆人员得被请在司法或行政程序中到场作证。除本条第三项所称之情形外,领馆雇员或服务人员不得拒绝作证。如领事官员拒绝作证,不得对其施行强制措施或处罚。②要求领事官员作证之机关应避免对其执行职务有所妨碍。于可能情形下得在其寓所或领馆录取证言,或接受其书面陈述。③领馆人员就其执行职务所涉事项,无担任作证或提供有关来往公文及文件之义务。领馆人员并有权拒绝以鉴定人身份就派遣国之法律提出证言。故领馆官员具有作证的义务,仅就职权范围内才免于作证。
    D项,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49条的规定,领事官员及领馆雇员以及与其构成同一户口之家属免纳一切对人或对物课征之国家、区域或地方性捐税,但间接税、接受国课征之遗产税、遗产取得税或继承税及让与税、服务费等不在此列

  • 第11题:

    单选题
    甲、乙两国2008年建立外交关系,并缔结了双边的《外交特权豁免议定书》。2010年两国交恶,甲国先宣布将其驻乙国的外交代表机构由大使馆降为代办处,乙国遂宣布断绝与甲国的外交关系。后双方分别撤走了各自驻对方的使馆人员。关于两国的上述做法,依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

    乙国的行为不应承担国家责任

    B

    甲国将其驻乙国的外交代表机构降为代办处的行为违反国际法

    C

    乙国可以查封甲国使馆的财产作为报复

    D

    乙国的行为属于国际法中的报复


    正确答案: C
    解析:
    AD两项,就乙国断绝与甲国的外交关系而言,构成国际法上的反报行为。反报行为本身也不构成对国际法的违背,不承担国家责任
    B项,在国际实践中,单纯的降级或断交常常被认为是两国进行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一般不带来法律义务的违背。因此,甲国的行为是一种强烈的政治姿态,但不是国际法上的违法行为。
    C项,甲国使馆的财产为外交财产。依《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所规定的使馆的特权与豁免,使馆馆舍不得侵犯。这项特权即使两国断交、使馆馆长长期或暂时撤退、发生武装冲突时也不例外。

  • 第12题:

    多选题
    甲国经协商与乙国拟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两国先后向对方国家派遣大使及其他使馆工作人员,已知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缔约国,则下列做法符合该公约的有?( )
    A

    两国互派使馆馆长和武官之前,应先将其拟派人选通知对方国家,并征求对方同意

    B

    如甲国认为乙国派往本国的使馆秘书杰克有不轨行为,可以宣布杰克为不受欢迎的人,但出于国际礼让需先向乙国通报杰克的不轨行为

    C

    如乙国对甲国拟派往本国的外交官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则乙国可以不给该外交官签证

    D

    甲国派往乙国的大使桑尼在进入乙国并将国书副本递交乙国外交部时,桑尼即正式成为甲国驻乙国使馆馆长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缔约国,阮某为甲国派驻乙国的领事官员。关于阮某的领事特权与豁免,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

    A.如犯有严重罪行,乙国可将其羁押
    B.不受乙国的司法和行政管辖
    C.在乙国免除作证义务
    D.在乙国免除缴纳遗产税的义务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领事官员的特权与豁免。A项,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接受国对领事官员不得逮捕或羁押,但犯有严重罪行或司法机关已裁判执行的除外,A项正确。
    B项,领事官员执行职务行为,不受接受国的司法和行政管辖,并非任何情况均不受接受国管辖,B项错。
    C项,领事官员对其职务所涉事项没有作证义务,除此之外领事官员不得拒绝,C项错。
    D项,领事官员免纳一切对个人和物的课税,但间接税、遗产税、服务费等不在免除之列,故D项错。

  • 第14题:

    甲、乙两国建有外交及领事关系,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缔约国。乙国为举办某世界赛事将甲国使馆区域、大使官邸、领馆区域均纳人征用规划范围。对此,乙国作出了保障外 国使馆、领馆执行职务的合理安排,并对搬迁使领馆给予及时、有效、充分的补偿。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


    A.如甲国使馆拒不搬迁,乙国可采取强制的征用搬迁措施

    B.如大使官邸不在使馆办公区域内,乙国即可采取强制征用搬迁措施

    C.在作出上述安排和补偿的情况下,乙国可征用甲国总领馆办公区域

    D.甲国总领馆馆舍在任何情况下均应免受任何方式的征用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外交关系法与领事关系法____外交与领事特权与豁免。依《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使馆馆舍不得侵犯。使馆馆舍及设备以及馆舍内其他财产与使馆交通工具免受搜查、征用、扣押或强制执行。如甲国使馆拒不搬迁,乙国不得采取强制的征用搬迁措施,A错。使馆馆舍是指供使馆使用及供使馆馆长寓所之用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各部分以及其所附属的土地,不论其所有权属谁。因此,不在使馆办公区域内的大使官邸也属于使馆馆舍,乙国也不可以采取强制征用搬迁措施,B错。依《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对领馆如接受国确有征用的必要时,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步骤以免妨碍领馆执行职务,并应向派遣国作出迅速、充分及有效的补偿。本题乙国已作出了保障外国领馆执行职务的合理安排,并对搬迁领馆给予及时、有效、充分的补偿。因此,在作出上述安排和补偿的情况下,乙国可征用甲国总领馆办公区域,C对, D错。

  • 第15题:

    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缔约国,阮某为甲国派驻乙国的领事官员。关于阮某的领事特权与豁免,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如犯有严重罪行,乙国可将其羁押
    B、不受乙国的司法和行政管辖
    C、在乙国免除作证义务
    D、在乙国免除缴纳遗产税的义务

    答案:A
    解析:
    【考点】领事特权与豁免【详解】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41条的规定,领事官员不得予以逮捕候审或羁押候审,但遇犯严重罪行之情形,依主管司法机关之裁判执行者不在此列。所以A项正确。据第43条管辖之豁免的规定,领事官员及领馆雇员对其为执行领事职务而实施之行为不受接受国司法或行政机关管辖。但如果不是执行领事职务的行为,则要受接受国的司法和行政管辖,所以B选项错误。据第44条的规定,领事有作证的义务,领馆人员得被请在司法或行政程序中到场作证。所以C选项错误。据第51条的规定,遇领馆人员或与其构成同一户口之家属死亡时,接受国对于动产之在接受国境内纯系因亡故者为领馆人员或领馆人员之家属而在接受国境内所致者,应不课征国家、区域或地方性遗产、遗产取得税或继承税及让与税。所以D选项错误。

  • 第16题:

    甲、乙两国2008年建立外交关系,并缔结了双 边的《外交特权豁免议定书》。2010年两国交恶,甲国先宣布将其驻乙国的外交代表机构由大使馆降为代办处,乙国遂宣布断绝与甲国的外交关系。后双方分別撤走了各自驻对方的使馆人员。关于两国的上述做法,依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乙国的行为不应承担国家责任

    B.甲国将其驻乙国的外交代表机构降为代办处的行为违反国际法

    C.乙国可以查封甲国使馆的财产作为报复

    D.乙国的行为属于国际法中的报复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____国际争端的解决方式____强制方式。就乙国断绝与甲国的外交关系而言,构成国际法上的反报行为。反报行为本身也不构成对国际法的违背,不承担国家责任,A对。 在国际实践中,单纯的降级或断交常常被认为是两国进行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一般不带来法律义务的违背。因此,甲国的行为是一种强烈的政治姿态,但不是国际法上的违法行为,B错。甲国使馆的财产为外交财产。依《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所规定的使馆的特 权与豁免,使馆馆舍不得侵犯。这项特权即使两国断交、使馆馆长长期或暂时撤退、发生武装冲突时也不例外,C错。D错,本题的情况属于反报,不是报复。

  • 第17题:

    甲、乙两国因种族纠纷导致全面的战争,战争开始后,交战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会出现下列哪一种结果?()

    • A、甲、乙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不一定断绝
    • B、甲、乙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自动断绝
    • C、甲、乙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断绝,但领事关系保持
    • D、甲、乙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仍然保持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甲乙两国建有外交及领事关系,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缔约国。乙国为举办某世界赛事将甲国使馆区域、大使官邸、领馆区域均纳入征用规划范围。对此,乙国作出了保障外国使馆、领馆执行职务的合理安排,并对搬迁使领馆给予及时、有效、充分的补偿。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 A、如甲国使馆拒不搬迁,乙国可采取强制的征用搬迁措施
    • B、如大使官邸不在使馆办公区域内,乙国即可采取强制征用搬迁措施
    • C、在作出上述安排和补偿的情况下,乙国可征用甲国总领馆办公区域
    • D、甲国总领馆馆舍在任何情况下均应免受任何方式的征用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甲国经协商与乙国拟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两国先后向对方国家派遣大使及其他使馆工作人员,已知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缔约国,则下列做法符合该公约的有?( )

    • A、两国互派使馆馆长和武官之前,应先将其拟派人选通知对方国家,并征求对方同意
    • B、如甲国认为乙国派往本国的使馆秘书杰克有不轨行为,可以宣布杰克为不受欢迎的人,但出于国际礼让需先向乙国通报杰克的不轨行为
    • C、如乙国对甲国拟派往本国的外交官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则乙国可以不给该外交官签证
    • D、甲国派往乙国的大使桑尼在进入乙国并将国书副本递交乙国外交部时,桑尼即正式成为甲国驻乙国使馆馆长

    正确答案:A,C

  • 第20题:

    甲乙两国2000年建立外交关系,并缔结了双边的《外交特权豁免议定书》。2005年两国交恶,甲国先宣布将其驻乙国的外交代表机构由大使馆降为代办处,乙国遂宣布断绝与甲国的外交关系。后双方分别撤走了各自驻对方的使馆人员。关于两国的上述做法,依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 A、乙国的行为不应承担国家责任
    • B、甲国将其驻乙国的外交代表机构降为代办处的行为违反国际法
    • C、乙国可以查封甲国使馆的财产作为报复
    • D、乙国的行为属于国际法中的反报

    正确答案:A,D

  • 第21题:

    多选题
    甲国与乙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互设了使馆和领馆。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下列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有?
    A

    甲国驻乙国使馆为了通讯的需要有权采用一切适当方法,包括外交信差、外交邮袋、明密码电报以及设立电台等与其派遣国保持联系

    B

    某日,甲国驻乙国使馆突然发生火灾,为保护使馆和人员的安全,乙国消防队员在没能和使馆有关负责人联系好的情况下因火势猛烈不得以先行进入使馆灭火

    C

    某日,甲国驻乙国某领馆突然发生火灾,为保护领馆和人员的安全,乙国消防队员在没能和领馆有关负责人联系好的情况下因火势猛烈不得以先行进入领馆灭火

    D

    甲国爆发大规模内战,乙国使馆人员奉命撤退时没来得及整理好其档案和文件,为保护这些文件的安全,甲国派人进行了查封


    正确答案: C,A
    解析: (1)使馆的通讯自由,非经接受国同意,不得装置使用无线电发报机。
    (2)使馆馆舍不得侵犯,未经馆长或其授权的人的许可,接受国人员不得进入,即使发生火灾、流行病或送达司法文书。
    (3)使馆财产档案不得侵犯,任何时候均不得搜查、查封、扣押、没收或销毁。
    (4)领事特权与豁免要低于外交特权与豁免:领馆虽不可侵犯,但经领馆馆长或使馆馆长同意,可以进入,同时使馆全部馆舍及其附属土地绝对不可侵犯,领馆则只有工作区域不可侵犯。同时发生火灾或其他灾害需迅速采取行动时,可以推定同意。
    接受国在必需时还可以征用领馆的财产。对犯有严重罪行的领事官员还可以逮捕或羁押。外交人员免除作证义务,但领事除与其职务有关的事项外,不得拒绝作证,但不作证也不能强制或处罚。可能考的区别就这么多。

  • 第22题:

    单选题
    甲、乙两国建有外交关系,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缔约国。乙国为举办世界杯足球赛进行城市改建,将甲国使馆区域、大使官邸、领事区域均纳入征用规划范围。对此,乙国作出了保障外交使馆、领馆执行职务的合理安排,并对搬迁使领馆给予了及时、有效、充分的补偿。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

    如果甲国使馆拒不搬迁,乙国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征用搬迁措施

    B

    即使大使官邸不在使馆办公区域内,乙国也不可采取强制征用搬迁措施

    C

    在作出上述安排和补偿的情况下,乙国仍不能征用甲国总领事官办公区域

    D

    甲国总领事馆馆舍在任何情况下均免受任何方式的征用


    正确答案: A
    解析:
    AB两项,使领馆舍,是指提供使馆适用及供使馆馆长寓所之用的建筑物或者建筑物的各部分,及其所属土地,不论其所有权属谁,都不可侵犯。其不可侵犯性主要表现为:①接受国人员非经馆长许可,不得进入使馆馆舍;②接受国对使馆馆舍负有特殊的保护责任,应采取一切适当步骤保护使馆馆舍免受侵入或损害,并防止一切扰乱馆舍尊严和安宁的事情;③使馆馆舍及设备,以及馆舍内的其他财产与使馆交通工具免受搜查、征用、扣押或者强制执行。
    CD两项,领馆馆舍不受侵犯主要表现为:①非经馆长同意,不得进入馆舍中专供领馆工作之用的部分,但遭遇火灾或者其他灾害需要迅速采取保护行动时,推定馆长已经同意;②接受国负有保护领馆馆舍的特殊责任;③领馆馆舍、馆舍设备、馆舍的财产及交通工具一般地应免受任何方式的征用。如果接受国确有征用的必要时,应采取一切可能步骤以免妨碍领事馆执行职务,并向派遣国作出迅速、充分及有效的补偿。

  • 第23题:

    多选题
    甲国与乙国拟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两国先后向对方国家派遣大使及其他使馆工作人员,已知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缔约国,则下列做法符合该公约的有?
    A

    两国互派使馆馆长和武官之前,应先将其拟派人选通知对方国家,并征求对方同意

    B

    如甲国认为乙国派往本国的使馆二等秘书汤姆有不轨行为,可以宣布汤姆为不受欢迎的人,但出于国际礼让需先向乙国通报

    C

    如乙国宣布甲国拟派往本国的外交官为不受欢迎的人,则乙国可以不给该外交官签证或拒绝其入境

    D

    甲国派往乙国的大使杜克在进入乙国并将国书副本递交乙国外交部时,杜克即正式成为甲国驻乙国使馆馆长


    正确答案: D,A
    解析: 外交人员的派遣和职务行使期限包括:(1)外交文员的派遣中馆长和武官的派遣必须先征求接受国的同意,谈判时美国尤其对武官有要求,怕刺探其军事秘密。
    (2)对馆长及外交人员,可以随时不加解释的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而其他人员则可以宣布其为“不能接受”,无须说明任何理由,也无须通报。如在进入被派遣国之前,可拒绝签证或拒绝其入境。如已经入境,则派遣国应酌情召回,否则接受国可不承认其为外交人员,甚至责令其限期离境。
    (3)馆长何时开始执行职务,由各国国内法规定,但一般是在到达接受国后,先把国书副本交给外交部,约定正式递交的日期。从向接受国元首递交国书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