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想以贩养吸,要求乙以1000元1克为其联系毒品卖家,乙遂积极奔走,终于成功买到毒品交给甲,甲将50克毒品送给乙。乙将其中的10克交给丙,对丙说这是补品劝其吸食,丙吸后大为高兴,遂给乙1000元以示酬谢。在劝丙之妻丁吸食时,丁发现是毒品而不吸,乙遂提出要举报丙吸毒,丁亦同意吸食,乙见丁长得漂亮,想与其作情人,就未向丁收钱。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甲成立贩卖毒品罪 B:就乙与丙的行为而言,乙构成贩卖毒品罪,引诱吸毒罪 C:就乙与丁的行为而言,乙虽不成立贩卖毒品,但也构成犯罪 D:乙成立贩卖毒品罪

题目
甲想以贩养吸,要求乙以1000元1克为其联系毒品卖家,乙遂积极奔走,终于成功买到毒品交给甲,甲将50克毒品送给乙。乙将其中的10克交给丙,对丙说这是补品劝其吸食,丙吸后大为高兴,遂给乙1000元以示酬谢。在劝丙之妻丁吸食时,丁发现是毒品而不吸,乙遂提出要举报丙吸毒,丁亦同意吸食,乙见丁长得漂亮,想与其作情人,就未向丁收钱。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成立贩卖毒品罪
B:就乙与丙的行为而言,乙构成贩卖毒品罪,引诱吸毒罪
C:就乙与丁的行为而言,乙虽不成立贩卖毒品,但也构成犯罪
D:乙成立贩卖毒品罪

相似考题
更多“甲想以贩养吸,要求乙以1000元1克为其联系毒品卖家,乙遂积极奔走,终于成功买到毒品交给甲,甲将50克毒品送给乙。乙将其中的10克交给丙,对丙说这是补品劝其吸食,丙吸后大为高兴,遂给乙1000元以示酬谢。在劝丙之妻丁吸食时,丁发现是毒品而不吸,乙遂提出要举报丙吸毒,丁亦同意吸食,乙见丁长得漂亮,想与其作情人,就未向丁收钱。下列说法正确的有:”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给乙5万元让乙“教训”丙。乙收钱后找到丁给其2万元让丁“教训”丙。后甲又反悔便告知乙取消行动。乙说:“知道了”,但未转告丁。丁仍按照原计划将丙打成重伤。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答案:D
    解析:
    甲虽然反悔并告知乙取消行动,但未满足犯罪中止需要的条件——有效性。不论哪种中止,都必须具有有效性,即没有发生行为人原本所追求的、行为性质所决定的犯罪结果,要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 第2题:

    甲、乙通过向丙购买毒品,甲购买的目的是为自己吸食,乙购买的目的是为贩卖,丙通过介绍毒品买卖,从丁处获得一定的好处费。下列不正确的是:

    A:甲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B: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C: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D:丁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答案:A
    解析:
    贩卖毒品罪在主观上要求必须有贩卖的故意,甲是为了自己吸食毒品而购买的,因此不构成贩卖毒品罪。乙是为了贩卖而贩卖的,当然构成贩卖毒品罪。丁利用丙介绍毒品买卖获利,自然也是贩卖毒品罪。丙通过介绍毒品买卖从中获利,与丁构成贩卖毒品罪的共犯。因此,仅有甲的行为不构成贩卖毒品罪。

  • 第3题:

    关于毒品犯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毒贩乙雇请甲将毒品由A市运往B市,由于B市正大力打击毒品犯罪无法出手,乙又让刚到B市的甲将毒品运回A市,甲构成运输毒品罪
    B.甲为了吸食而买进毒品后,由于戒毒成功将手头剩余的毒品低价出卖,由于不以营利为目的,甲不构成贩卖毒品罪
    C.甲居住在A地,去B地出差期间为了自己吸食购买了10克海洛因。甲将毒品带回A地,经过安检时被发现,甲构成运输毒品罪
    D.从甲家中查获150克海洛因,甲交代是替女友乙保管的,乙供称是她所有,是前男友丙给她供吸食之用的。乙确实有毒瘾。但无法找到丙,乙的供述不能证实。甲乙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共犯


    答案:A,D
    解析:
    【 解析】AD。A:即使又将毒品运回来了,仍然成立运输毒品罪。该罪是开始运输就既遂的。B:贩卖毒品罪不要求以营利为目的,所以甲仍然构成贩卖毒品罪。C:甲只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运输毒品罪是指与贩卖、制造、走私毒品相关的运输行为。D正确。非法持有毒品罪也可以有共同犯罪。

  • 第4题:

    甲委托乙从丙处购买了20克冰毒用于自己吸食。乙未从中牟利。后甲因吸毒被查获,同时查获尚未吸食的冰毒5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不构成犯罪,乙构成贩卖毒品罪
    • B、乙、丙均构成贩卖毒品罪
    • C、甲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丙构成贩卖毒品罪
    • D、甲、乙均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D

  • 第5题:

    下列选项中,应以容留他人吸毒罪立案追诉的有()。

    • A、甲多次容留张某吸食毒品
    • B、乙容留李某(14周岁)注射毒品
    • C、丙以牟利为目的容留白某吸食毒品
    • D、丁容留赵某吸食毒品时,赵某因吸毒过量当场死亡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的,应当予以强制隔离戒毒。

    • A、甲拒绝接受社区戒毒
    • B、乙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
    • C、丙违反社区戒毒协议
    • D、丁经社区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

    正确答案:A,B,D

  • 第7题:

    甲、乙通过丙向丁购买了毒品,甲购买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吸食,乙购买的目的是为了贩卖,丙则通过介绍毒品买卖,从丁处获得一定的好处费。对于本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 A、甲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 B、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 C、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 D、丁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正确答案:B,C,D

  • 第8题:

    甲一时买不到毒品,委托乙从丙处购买了20克冰毒用于自己吸食,并按事前的约定付给乙帮忙购买好处费400元。后甲因吸毒被查获,同时查获尚未吸食的冰毒5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乙构成贩卖毒品罪
    • B、乙不构成犯罪,丙构成贩卖毒品罪
    • C、甲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丙构成贩卖毒品罪
    • D、甲不构成犯罪,乙、丙均构成贩卖毒品罪

    正确答案:D

  • 第9题:

    甲向乙借款20万元,乙要求提供担保,甲遂以自有的汽车1辆设定抵押,同时委托好友丙用自有的汽车设定抵押,均办理了抵押登记。后甲经乙同意,将20万元债务转移给丁,并通知了丙,丙未予答复。因甲、丁到期无力还款,乙要求行使抵押权。对此,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甲将债务转移给丁,未经丙同意,债务转移无效
    • B、甲将债务转移给丁,经过乙同意,债务转移有效
    • C、甲将债务转移给丁,丙对该债务不承担担保责任
    • D、甲将债务转移给丁,甲对该债务不承担担保责任

    正确答案:B,C

  • 第10题:

    多选题
    甲、乙通过丙向丁购买毒品,甲购买的目的是为自己吸食,乙购买的目的是为贩卖,丙则通过介绍毒品买卖,从丁处获得一定的好处费。对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6年真题]
    A

    甲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B

    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C

    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D

    丁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正确答案: C,A
    解析:
    贩卖毒品罪是指违反毒品管理法规,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销售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买的行为。本罪客体是国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监管秩序。行为人实施了贩卖毒品的行为。除了主观上具有故意之外,还应当具有牟利的目的。甲有购买行为,但购买并非为出卖而是为自己吸食,其行为不构成贩卖毒品罪。乙是为出卖而购买,构成贩卖毒品罪。丙介绍毒品买卖,是贩卖毒品罪的共犯,应以贩卖毒品罪论处。丁实施了出卖毒品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 第11题:

    单选题
    甲给乙5万元让乙“教训”丙,乙收钱后找到丁给其2万元让丁“教训”丙,后甲又反悔便告知乙取消行动。乙说:“知道了”,但未转告丁。丁仍按照原计划将丙打成重伤。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犯罪预备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

    犯罪既遂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甲虽然反悔并告知乙取消行动,但未满足犯罪中止需要的条件,即不满足犯罪中止的有效性。构成犯罪中止要求没有发生行为人原本所追求的、行为性质所决定的犯罪结果,行为人要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因此,甲构成犯罪既遂,不构成犯罪中止。

  • 第12题:

    多选题
    关于毒品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真题]
    A

    甲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B

    乙随身携带藏有毒品的行李入关,被现场查获,构成走私毒品罪既遂

    C

    丙乘广州至北京的火车运输毒品,快到武汉时被查获,构成运输毒品罪既遂

    D

    丁以牟利为目的容留刘某吸食毒品并向其出卖毒品,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和贩卖毒品罪,应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 C,A
    解析:
    A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第1款第4项规定,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应当依照刑法第354条的规定,以容留他人吸毒罪定罪处罚。甲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B项,《刑法》第347条第1款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关于既遂标准,宜采取到达说,即装载毒品的船舶到达本国港口或航空器到达本国领土内时为既遂,否则为未遂。
    C项,运输毒品是采用携带、邮寄、利用他人或者使用交通工具等方法在我国领域内转移毒品。行为人为了运输而开始搬运毒品时,是运输毒品罪的着手,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不能或没有进入正式的运输状态时为未遂,否则即为既遂
    D项,丁以牟利为目的容留刘某吸食毒品并向其出卖毒品的行为,同时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和贩卖毒品罪,应数罪并罚

  • 第13题:

    关于毒品犯罪,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毒贩乙雇请甲将毒品由A市运往B市,由于B市正大力打击毒品犯罪无法出手,乙又让刚到B市的甲将毒品运回A市,甲构成运输毒品罪
    B:甲为了吸食而买进毒品后,由于戒毒成功将手头剩余的毒品低价出卖,由于不以营利为目的,甲不构成贩卖毒品罪
    C:甲居住在A地,去B地出差期间为了自己吸食购买了10克海洛因,将毒品带回A地,经过安检时被发现,甲构成运输毒品罪
    D:警察从甲家中查获150克海洛因,甲交代是女友乙保管的,乙供称是她所有,是前男友丙给她供吸食之用的。乙确实有毒瘾。但无法找到丙,乙的供述不能证实。甲、乙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共犯

    答案:A,D
    解析:
    【考点】毒品犯罪。详解:A选项,从结局上看没有变更毒品所在地却使毒品的所在地曾经发生了变化的行为,也成立运输毒品罪;B选项,非法出售毒品不以营利为目的,应构成贩卖毒品罪,故B选项说法错误,不应入选;C选项,为了自用而携带不构成运输毒品罪;D选项,无法证明来源,故为非法持有毒品罪。

  • 第14题:

    共用题干

    公安特警甲听说乙不仅吸毒而且有时还出售,赚点差价供其买毒品吸食(以贩养吸),就找到乙,问有没有“药”(指毒品)。乙说没有,以前做过,现在不做了。甲提出愿出300元1克的价格购买(高出市价约30%)100克,乙犹豫再三,还是经不住高价的诱惑,让甲等一两天。之后,乙从经常向其出售吸食毒品的丙、丁、戊等人处以200元1克的价格购买了100克海洛因,在向甲交货时被抓获。对乙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处理?
    A:对乙以非法持有毒品罪论处
    B:对乙按照贩卖毒品罪论处
    C:对乙按照吸食毒品违反治安法论处
    D:对乙按容留吸食毒品罪论处

    答案:B
    解析:
    对乙仍应当按照贩卖毒品罪论处。对以贩养吸的,仍可认定具有贩卖毒品的性质。

  • 第15题:

    甲给乙5万元请乙“教训”丙一顿,乙给丁2万元让丁打丙,并带丁辨认了丙。之后,甲感到害怕,又打电话给乙说不打了,并说愿望承担“违约”责任,只需乙退回2.5万元。乙当即说“听你的”,但未向丁转达。丁还是带人将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答案:D
    解析:
    【精解】共同犯罪是一个整体,要从共同犯罪整体上考虑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而不能考虑每一个共同犯罪人的情况。共同犯罪人有一个既遂,即为犯罪既遂。所以,应当认定甲的行为为犯罪既遂。甲虽然有中止行为,但是没有能够有效地阻止危害结果的发生,所以不成立犯罪中止。故选D项。

  • 第16题:

    甲、乙通过丙向丁购买毒品,甲买了自己吸食,乙买了后向他人贩卖,丙介绍毒品买卖,从丁处免费获得一定毒品用于自己吸食。对于本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 B、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 C、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 D、丁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正确答案:B,C,D

  • 第17题:

    甲、乙通过丙向丁购买了毒品,甲购买的目的是自己吸食,乙购买的目的是贩卖,丙则通过介绍毒品买卖,从丁处获得一定的好处费。对于本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 B、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 C、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 D、丁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甲给乙5万元让乙“教训”一下丁。乙收钱后,给丙2万元让丙“教训”一下丁。后甲又后悔便告诉乙取消行动。乙说知道了,但未告诉丙。丙仍按照原计划将丁打成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 B、犯罪中止
    • C、犯罪既遂
    • D、犯罪未遂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甲对乙说,有人向其购买冰毒,但手中暂时没货,委托乙帮忙购买20克冰毒。乙从丙处购买了20克冰毒,以原价交给甲。后甲自己吸食冰毒3克,以同样价格向其朋友出售冰毒5克时被公安机关查获,同时查获尚未出售的冰毒12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乙构成贩卖毒品罪
    • B、乙不构成犯罪,丙构成贩卖毒品罪
    • C、甲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丙构成贩卖毒品罪
    • D、甲、乙、丙均构成贩卖毒品罪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甲、乙通过丙向丁购买了毒品,甲购买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吸食,乙购买的目的是为了贩卖,丙则通过介绍毒品买卖,从丁处获得一定的好处费。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甲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 B、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 C、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 D、丁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甲、乙通过丙向丁购买毒品,甲购买的目的是为自己吸食,乙购买的目的是为贩卖,丙则通过介绍毒品买卖,从丁处获得一定的好处费。对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 B、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 C、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 D、丁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正确答案:B,C,D

  • 第22题:

    多选题
    甲、乙通过丙向丁购买毒品,甲购买的目的是为自己吸食,乙购买的目的是为贩卖,丙则通过介绍毒品买卖,从丁处获得一定的好处费。对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甲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B

    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C

    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D

    丁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正确答案: D,B
    解析: 甲以自己吸食目的购买毒品,不能构成贩卖毒品罪;而乙为了贩卖的目的购买毒品,构成贩卖毒品罪;丁向他人出售毒品,构成贩卖毒品罪;丙居中介绍毒品买卖,属于贩卖毒品罪的共犯。案件中,只要存在毒品和钱的交易(不论是成本价还是跳楼价),就成立贩卖毒品罪,所有的相关人员都应定贩卖毒品罪,包括起促进、介绍作用的人。但有两类人需要排除出去:(1)吸毒的人为了吸食而购买毒品;(2)帮吸毒的人代购毒品用于吸食,并且没有赚取差价的。

  • 第23题:

    多选题
    关于毒品犯罪,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
    A

    毒贩乙雇请甲将毒品由A市运往B市,由于B市正大力打击毒品犯罪无法出手,乙又让刚到B市的甲将毒品运回A市,甲构成运输毒品罪

    B

    甲为了吸食而买进毒品后,由于戒毒成功将手头剩余的毒品低价出卖,由于不以营利为目的,甲不构成贩卖毒品罪

    C

    甲居住在A地,去B地出差期间为了自己吸食购买了10克海洛因,将毒品带回A地,经过安检时被发现,甲构成运输毒品罪

    D

    警察从甲家中查获150克海洛因,甲交代是替女友乙保管的,乙供称是她所有,是前男友丙给她供吸食之用的。乙确实有毒瘾。但无法找到丙,乙的供述不能证实。甲乙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共犯


    正确答案: A,D
    解析:
    A项,从结局上看,没有变更毒品所在地却使毒品的所在地曾经发生了变化的行为也成立运输毒品罪
    B项,非法出售毒品不以营利为目的,应构成贩卖毒品罪。
    C项,为了自用而携带不构成运输毒品罪。
    D项,无法证明来源,故为非法持有毒品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