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9岁,胃肠超声检查于胃壁探及一大小为102mm×94m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的不均匀低回声肿块,中心部可见大片不规则液化坏死区,实性部分血流信号不明显,胃黏膜受侵,超声诊断考虑A、胃平滑肌瘤B、胃息肉C、胃脂肪瘤D、胃平滑肌肉瘤E、胃恶性淋巴瘤

题目

患者,男性,69岁,胃肠超声检查于胃壁探及一大小为102mm×94m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的不均匀低回声肿块,中心部可见大片不规则液化坏死区,实性部分血流信号不明显,胃黏膜受侵,超声诊断考虑

A、胃平滑肌瘤

B、胃息肉

C、胃脂肪瘤

D、胃平滑肌肉瘤

E、胃恶性淋巴瘤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性,69岁,胃肠超声检查于胃壁探及一大小为102mm×94m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的不均匀低回声 ”相关问题
  • 第1题:

    胃癌弥漫浸润型超声表现为

    A.胃壁增厚,正常结构消失,胃腔狭窄,呈“假肾”征

    B.胃壁明显增厚,呈低弱回声,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弱回声结节,血运丰富,胃腔狭窄不明显

    C.肿块突向胃腔内,形态不规则。表面黏膜隆起,不平整,边界尚清晰

    D.均匀低回声类圆形肿瘤,将黏膜层顶起,形成“拱桥样”黏膜

    E.大小约为10CM的边界模糊的分叶状肿瘤,内部有不规则液化坏死区,肿瘤实性部分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


    正确答案:A

  • 第2题:

    胃癌肿块型的超声特征是

    A.胃壁增厚,正常结构消失,胃腔狭窄,呈“假肾”征

    B.胃壁明显增厚,呈低弱回声,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弱回声结节,血运丰富,胃腔狭窄不明显

    C.肿块突向胃腔内,形态不规则。表面黏膜隆起,不平整,边界尚清晰

    D.均匀低回声类圆形肿瘤,将黏膜层顶起,形成“拱桥样”黏膜

    E.大小约为10CM的边界模糊的分叶状肿瘤,内部有不规则液化坏死区,肿瘤实性部分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


    正确答案:C

  • 第3题:

    患者男性,69岁,胃肠超声检查于胃壁探及一大小为11cm×9c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的不均匀低回声肿块,中心部可见大片不规则液化坏死区,实性部分血流信号不明显,胃黏膜受侵,超声诊断考虑

    A.胃息肉
    B.胃平滑肌肉瘤
    C.胃脂肪瘤
    D.胃平滑肌瘤
    E.胃恶性淋巴瘤

    答案:B
    解析:
    胃息肉大小一般不超过2cm,为自黏膜向腔内隆起性病变;胃脂肪瘤一般较小,为胃黏膜下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呈均匀的强回声;胃平滑肌瘤一般小于5cm,为边界清晰的均匀的低回声肿块;胃恶性淋巴瘤探头加压易变形,回声近似无回声;平滑肌肉瘤的体积较大,边界不清且不规则,内部常发生液化及溃疡,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不明显,符合本题声像图特征,故B为正确答案。

  • 第4题:

    胃平滑肌瘤超声表现为

    A.胃壁增厚,正常结构消失,胃腔狭窄,呈“假肾”征

    B.胃壁明显增厚,呈低弱回声,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弱回声结节,血运丰富,胃腔狭窄不明显

    C.肿块突向胃腔内,形态不规则。表面黏膜隆起,不平整,边界尚清晰

    D.均匀低回声类圆形肿瘤,将黏膜层顶起,形成“拱桥样”黏膜

    E.大小约为10CM的边界模糊的分叶状肿瘤,内部有不规则液化坏死区,肿瘤实性部分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


    正确答案:D

  • 第5题:

    胃平滑肌肉瘤超声可探及

    A.胃壁增厚,正常结构消失,胃腔狭窄,呈“假肾”征

    B.胃壁明显增厚,呈低弱回声,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弱回声结节,血运丰富,胃腔狭窄不明显

    C.肿块突向胃腔内,形态不规则。表面黏膜隆起,不平整,边界尚清晰

    D.均匀低回声类圆形肿瘤,将黏膜层顶起,形成“拱桥样”黏膜

    E.大小约为10CM的边界模糊的分叶状肿瘤,内部有不规则液化坏死区,肿瘤实性部分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


    正确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