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右肺中央型肺癌的是A.男,36岁,咳嗽、高热4天,右肺上叶斑片影,抗炎治疗后明显吸收B.男,54岁,咳嗽、痰中带血2个月,右肺上叶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其下缘呈反S形,抗炎治疗后,病灶变化不明显C.女,24岁,咳嗽、低热1个月,右肺上叶斑片影,常规抗炎无明显吸收D.男,60岁,声嘶2个月,右肺尖肿块影E.女,70岁,查体胸片示右肺上叶索条影,其内见钙化

题目
符合右肺中央型肺癌的是

A.男,36岁,咳嗽、高热4天,右肺上叶斑片影,抗炎治疗后明显吸收

B.男,54岁,咳嗽、痰中带血2个月,右肺上叶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其下缘呈反S形,抗炎治疗后,病灶变化不明显

C.女,24岁,咳嗽、低热1个月,右肺上叶斑片影,常规抗炎无明显吸收

D.男,60岁,声嘶2个月,右肺尖肿块影

E.女,70岁,查体胸片示右肺上叶索条影,其内见钙化


相似考题
更多“符合右肺中央型肺癌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心型肺癌所致的反“S”征见于( )。

    A、左肺上叶中心型肺癌

    B、右肺上叶中心型肺癌

    C、左肺下叶中心型肺癌

    D、右肺中叶中心型肺癌

    E、右肺下叶中心型肺癌


    参考答案:B

  • 第2题:

    关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下列哪项描述不准确 ( )

    A、早期中央型肺癌胸片易漏诊

    B、管内型的中央型肺癌易形成肺不张

    C、隐性肺癌等于早期肺癌

    D、鳞癌多为中央型肺癌

    E、管壁浸润型的中央型肺癌可无肺不张


    参考答案:C

  • 第3题:

    患者,女性,58岁,诊断为右肺中央型肺癌,行右肺全肺切除术。

    患者术后的病理结果提示肿瘤对放射治疗非常敏感,最可能的病理类型是
    A.鳞癌
    B.腺癌
    C.小细胞癌
    D.大细胞癌
    E.细支气管肺泡肺癌

    答案:C
    解析:

    1.全肺切除者应严格掌握输液的量和速度,防止前负荷过重而导致肺水肿。全肺切除术后病人应控制钠盐摄入量,一般而言,24小时补液量宜控制在2000ml内,速度以20~30滴/分为宜。
    2.小细胞癌对放射疗法敏感性较高,鳞癌次之,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最低。

  • 第4题:

    55岁男性患者,咳嗽痰血3个月就诊,听诊无异常。胸片示右肺门区见4cm圆形肿块伴右上肺不张,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右上肺中央型肺癌

    B、右上肺周围型肺癌

    C、右上肺浸润型肺结核

    D、右肺过敏性肺炎

    E、右肺肺隔离症


    参考答案:A

  • 第5题:

    侧位胸片上,右肺中央型肺癌伴有右中叶、右下叶不张时,形成的征象称为A.饼征B.双翼征S

    侧位胸片上,右肺中央型肺癌伴有右中叶、右下叶不张时,形成的征象称为

    A.饼征

    B.双翼征

    C.膈上半月征

    D.龟背征

    E.膈角移位征


    正确答案:B
    中叶及下叶不张形成边界清晰双翼状致密影,称双翼征。

  • 第6题:

    男性,58岁,因右肺中央型肺癌行右肺切除术。术后留置胸管,目前处于钳闭状态。

    该患者术后的每日补液量最多不超过
    A.500ml
    B.1000ml
    C.2000ml
    D.2500ml
    E.3000ml

    答案:C
    解析:
    全肺切除术后的胸腔引流管一般呈钳闭状态,以保证术后患侧胸腔内有一定的渗液,减轻或纠正明显的纵隔移位。全肺切除术后患者应控制钠盐摄入量,一般而言,24小时补液量宜控制在2000ml内,速度以20~40滴/分为宜。避免过度侧卧,可采取1/4侧卧位,以预防纵隔移位和压迫健侧肺而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管向健侧移位时,可酌情放出适量的气体或引流液,以维持气管、纵隔于中间位置。每次放液量不宜超过100ml,速度宜慢,避免快速多量放液引起纵隔突然移位,导致心脏骤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