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现场准备工作。根据冬期施工方案安排,提前组织有关机具、设备和保温材料进场。做好冬季施工支座锚固砂浆及外加剂的试配试验工作。施工时,运梁施工、架梁施工、顶移梁作业工序要采取()措施,()、控制箱等设施要加锁,并设专人负责管理,防止漏电触电。

题目
做好现场准备工作。根据冬期施工方案安排,提前组织有关机具、设备和保温材料进场。做好冬季施工支座锚固砂浆及外加剂的试配试验工作。施工时,运梁施工、架梁施工、顶移梁作业工序要采取()措施,()、控制箱等设施要加锁,并设专人负责管理,防止漏电触电。


相似考题
更多“做好现场准备工作。根据冬期施工方案安排,提前组织有关机具、设备和保温材料进场。做好冬季施工支座锚固砂浆及外加剂的试配试验工作。施工时,运梁施工、架梁施工、顶移梁作业工序要采取()措施,()、控制箱等设施要加锁,并设专人负责管理,防止漏电触电。 ”相关问题
  • 第1题:

    矿业工程项目在进行施工现场准备时,关于需要完成的任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做好施工场地的控制网测量施测工作
    B.平整工业广场,清除障碍物
    C.完成“三通一平”工作
    D.提出设备、机具、材料进场计划,并组织施工机具进场、组装和保养工作

    答案:C
    解析:
    P109-110
    施工现场备。做好施工场地的控制网施测工作。根据现场条件,设置场区永久性经纬坐标桩和水准基桩,建立场区工程测量控制网。进行现场施测和对拟建的建(构)筑物定位。完成四通一平工作,做好施工现场的地质补充勘探工作,进行施工机具的检查和试运转,做好建筑材料、构(配)件和制品进场和储存堆放,完成开工前必要的临设工程(工棚、材料库)和必要的生活福利设施(休息室、食堂)等。完成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新工艺、新技术的试验以及雨期或冬期施工准备等。

  • 第2题:

    背景资料:
    某跨河单线铁路特大桥,主跨为(48+80+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两端桥跨均为90孔32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主跨桥墩高度超过50m,为变截面薄壁空心墩。主墩水中承台尺寸为37m×21m×4m。
    项目经理部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情况,初步制定了主墩承台、墩身、T梁、连续梁的施工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1)主墩水中承台采用双壁钢围堰法施工,考虑承台混凝土灌注体积大且处于夏季施工,采用敷设冷却水管施工并制定了混凝土施工温差控制措施。
    (2)主跨空心墩采用翻模法施工。
    (3)两端T粱采用现场预制、架桥机架设施工;梁场位于0号桥台后空地上,利用填筑桥头路基作为运梁通道。
    项目经理部同时制定了架梁施工流程,主要工序包括:支立0号柱、机上横移梁、组装架桥机并对位、吊梁并纵移梁片、运梁与架桥机对位并喂梁、安装支座并落梁就位、重复架第二片梁、连接板焊接并铺桥面轨道。
    项目经理部在T梁浇筑前和浇筑后分别对梁场进行了检查。经检查发现:制梁台座顶面为平坡,两侧模板上的振动器对称布置;T梁仅在混凝土强度合格后立即进行了预应力张拉作业。
    问题:
    1.提出主跨梁梁部(含各段)的施工技术方案,并说明施工顺序。
    2.从原材料、配合比、施工措施方面,提出完善承台混凝土浇筑防裂措施。
    3.列举主跨桥墩施工需配备的主要机械设备。
    4.根据案例中所列架梁施工工序,说明T梁架设合理的施工顺序。
    5.根据案例中的检查结果,指出T梁生产中的错误之处。


    答案:
    解析:
    1.(1)主跨梁梁部(含各段)的施工技术方案为:主跨梁梁部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墩顶梁段和边跨直线段采用支架(或托架)现浇法施工;悬浇梁节段和合龙段采用移动挂篮施工。 (2)主跨梁梁部(含各段)的施工顺序为:墩顶梁段→悬浇梁段→边跨直线梁段→合龙段。
    2.(1)原材料方面:
    ①选用水化热低、初凝时间长的矿渣水泥;
    ②选用较好连续级配的骨料。
    (2)配合比方面:
    ①掺加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
    ②掺加复合型外加剂延缓凝结时间。
    (3)施工措施方面:
    ①选择每天中气温较低时段施工;
    ②采用分层浇筑,振捣密实。
    3.主跨桥墩施工需配备的主要机械设备有:垂直运输设备(或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拌合设备;混凝土浇筑设备(或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运输车);钢筋加工设备;施工电梯。
    4.T梁架设的施工顺序为:组装架桥机并对位→支立0号柱→运梁与架桥机对位并喂梁→吊梁并纵移梁片→机上横移梁→安装支座并落梁就位→重复架第二片梁→连接板焊接并铺桥面轨道。
    5.T梁生产中的错误之处如下:
    (1)台座没有设置反拱;
    (2)没有将两侧模板上振动器位置交错排列;
    (3)没有满足梁体混凝土强度及相应的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就进行了预应力张拉作业。

  • 第3题:

    15、冬期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是()。

    A.编制施工图预算

    B.合理安排冬期施工项目

    C.落实各种热源供应和管理

    D.做好保温防冻工作


    做好测温组织工作;加强安全教育,严防火灾发生

  • 第4题:

    背景资料
    某跨河单线铁路特大桥,主跨为(48+80+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两端桥跨均为90孔32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主跨桥墩高度超过50m,为变截面薄壁空心墩。主墩水中承台尺寸为37m×21m×4m。
    项目经理部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情况,初步制定了主墩承台、墩身、T梁、连续梁的施工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1)主墩水中承台采用双壁钢围堰法施工,考虑承台混凝土灌注体积大且处于夏季施工,采用敷设冷却水管施工并制定了混凝土施工温差控制措施。
    (2)主跨空心墩采用翻模法施工。
    (3)两端T梁采用现场预制、架桥机架设施工;梁场位于0号桥台后空地上,利用填筑桥头路基作为运梁通道。
    项目经理部同时制定了架梁施工流程,主要工序包括:支立0号柱、机上横移梁、组装架桥机并对位、吊梁并纵移梁片、运梁与架桥机对位并喂梁、安装支座并落梁就位、重复架第二片梁、连接板焊接并铺桥面轨道。
    项目经理部在T梁浇筑前和浇筑后分别对梁场进行了检查。经检查发现:制梁台座顶面为平坡,两侧模板上的振动器对称布置;T梁仅在混凝土强度合格后立即进行了预应力张拉作业。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提出主跨梁梁部(含各段)的施工技术方案,并说明施工顺序。
    2.从原材料、配合比、施工措施方面,提出完善承台混凝土浇筑防裂措施。
    3.列举主跨桥墩施工须配备的主要机械设备。
    4.根据背景资料所列架梁施工工序,说明T梁架设合理的施工顺序。
    5.根据背景资料中的检查结果,指出T梁生产中的错误做法。


    答案:
    解析:
    1. 施工技术方案为:主跨梁梁部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墩顶梁段和边跨直线段采用支架(或托架)现浇法施工;悬浇梁节段和合龙段采用移动挂篮施工。
    施工顺序为:墩顶梁段→悬浇梁段→边跨直线梁段→合龙段。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桥梁悬臂浇筑法施工技术的掌握。解答本题需要熟悉的相关知识点有:铁路连续梁桥主要采用悬臂浇筑法和顶推法进行施工。悬臂浇筑法施工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梁、连续梁、刚构、斜拉桥等结构。悬臂浇筑法指的是在桥墩两侧设置工作平台,平衡地逐段向跨中悬臂浇筑水泥混凝土梁体,并逐段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主要设备是一对能行走的挂篮,挂篮在已经张拉锚固并与墩身连成整体的梁段上移动,绑扎钢筋、立模、浇筑混凝土、施预应力都在其上进行。完成本段施工后,挂篮对称向前各移动一节段,进行下一对梁段施工,循序前行,直至悬臂粱段浇筑完成。悬浇梁体一般要分四大部分浇筑:墩顶梁段(0号块);0号块两侧对称悬浇梁段;边跨支架现浇梁段;主梁跨中合龙段。悬浇顺序是:(1)在墩顶托架或膺架上浇筑0号块并实施墩梁临时固结;(2)在0号块段上安装悬臂挂篮,向两侧依次对称分段浇筑主梁至合龙前段;(3)在支架上浇筑边跨主梁合龙段;(4)最后浇筑中跨合龙段形成连续梁体系。
    2.
    (1)原材料:①选用水化热低,初凝时间长的矿渣水泥;②选用较好连续级配的骨料。
    (2)配合比:①掺加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②掺加复合型外加剂延缓凝结时间。
    (3)施工措施:①选择每天里气温较低时段施工;②采用分层浇筑,振捣密实。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桥梁大混凝土防裂技术。解答本题需要熟悉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措施相关要求:
    (1)混凝土的收缩引起收缩裂缝。收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混凝土的收缩就越大。选用水泥品种的不同,干缩、收缩的量也不同。原材料选用收缩量较小的水泥为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不得使用快硬硅酸盐水泥。
    (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混凝土的干缩与徐变主要受水泥的品种与水泥用量的影响。一般来说,水泥强度发展越快,混凝土早期强度越高,混凝土徐变越小;由于混凝土的收缩与徐变的产生,主要是由水泥石的收缩引起,而骨料的收缩与徐变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水泥用量越大,混凝土收缩与徐变越大。
    (3)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密实度,在振捣时把振捣器插入下层(刚浇的)混凝土内深度不少于50mm。增设限裂钢筋及浇筑纤维混凝土,提高局部混凝土的抗裂限裂能力。
    (4)采取薄层浇筑,分层推进。分层厚度可划分为50cm一层,这样能加速散热,减少混凝土硬化中的水化热。在浇筑过程中,温度过高或者阳光直射时,采取降温措施,控制浇筑温度,减小热量倒灌,如架设喷雾装置,增加空气湿度等。
    (5)控制骨料的质量和温度,选用级配较好的骨料,在混凝土浇筑前,对骨料进行预冷,在较低的温度浇筑,降低混凝土硬化的水化热。
    (6)混凝土的养护和保温。在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考虑拆模时间,避免出现“温度冲击”现象,以免引起混凝土早期的表面裂缝。在拆模之后.及时在表面、侧面覆盖一层保温材料,防止表面拉应力过大、避免产生裂缝有良好作用。浇筑完毕后要及时覆盖保温材料,并蓄水养护,保持表面经常湿润,以起到既保水又保温的效果,防止早期干缩而产生裂缝。
    3.
    (1)垂直运输设备(或塔式起重机);(2)混凝土拌合设备;(3)混凝土浇筑设备(或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运输车);(4)钢筋加工设备;(5)施工电梯。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桥梁空心墩身施工机械配置。解答思路是考虑配置材料垂直运输设备、水平运输设备,人员提升设备,材料生产或加工设备。
    4.
    架梁施工顺序:①组装架桥机并对位→②支立0号柱→③运梁与架桥机对位并喂梁→④吊梁并纵移梁片→⑤机上横移梁→⑥安装支座并落梁就位→⑦重复架第二片梁→⑧连接板焊接并铺桥面轨道。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是否熟悉架梁施工工序和施工顺序。知识点可以参考教材单梁式架桥机的架梁工序:组装架桥机→编组架梁列车→主机运行到桥头对位,伸机臂,立零号柱→机动平车运行至桥头工地→机车推送梁车、桥面轨排车和换装龙门吊车至桥头工地→组立换装龙门吊并换装梁至机动平车→机动平车运送梁与主机对位→喂梁、捆梁、吊梁、出梁→机上横移梁或墩硕横移梁→安装支座、落梁就位→重复架第二片梁→铺桥面、连接板焊接→重复架其余各孔梁→架梁收尾作业。解题思路是根据以上内容结合背景资料所给的工序进行合理排列。
    5.
    (1)台座没有设置反拱;
    (2)没有将两侧模板上振动器位置交错排列;
    (3)没有满足梁体混凝土强度及相应的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就进行了预应力张拉作业。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对T梁预制质量控制相关知识的掌握,以及现场施工管理实践的应用。解题思路是对照T梁预制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查找背景资料中的错误做法。

  • 第5题:

    某跨河单线铁路特大桥,主跨为(48 + 80 + 48)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两端桥跨均为90孔32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 T梁。主跨桥墩高度超过50m,为变截面薄壁空心墩。主墩水中承台尺寸为37m×21m×4m。
    项目经理部根据设计要求现场情况,初步制定了主墩承台、墩身、T梁、连续梁的施工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1)主墩水中承台采用双壁钢围堰法施工,考虑承台混凝土灌筑体积大且处于夏季施工,采用敷设冷却水管施工并制定了混凝土施工温差控制措施。
    (2)主跨空心墩采用翻模法施工。
    (3)两端T梁采用现场预制、架桥机架设施工;梁场位于0号桥台后空地上,利用填筑桥头路基作为运梁通道。
    项目经理部同时制定了架梁施工流程,主要工序包括:支立0号柱、机上横移梁、组装架桥机并对位、吊梁并纵移梁片、运梁与架桥机对位并喂梁、安装支座并落梁就位、重复架第二片梁、连接板焊接并铺桥面轨道。
    项目经理部在T梁浇筑前和浇筑后分别对梁场进行了检査。经检查发现:制梁台座顶面为平坡,两侧模板上的振动器对称布置;T梁仅在混凝土强度合格后立即进行了预应力张拉作业。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提出主跨梁梁部(含各段)的施工技术方案,并说明施工顺序。
    2.从原材料、配合比、施工措施方面,提出完善承台混凝土浇筑防裂措施。
    3.列举主跨桥墩施工须配备的主要机械设备。
    4.根据背景资料所列架梁施工工序,说明T梁架设合理的施工顺序。
    5.根据背景资料中的检查结果,指出T梁生产中的错误做法。


    答案:
    解析:
    1.
    施工技术方案为:主跨梁梁部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墩顶梁段和边跨直线段采用支架 (或托架)现浇法施工;悬浇梁节段和合龙采用移动挂篮施工。
    施工顺序为:墩顶梁段→悬浇梁段→边跨直线梁段→合龙段。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桥梁悬臂浇筑法施工技术的掌握。解答本题需要熟悉的相关知识点有:铁路连续梁桥主要采用悬臂浇筑法和顶推法进行施工。悬臂浇筑法施工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梁、连续梁、刚构、斜拉桥等结构。悬臂浇筑法指的是在桥墩两侧设置工作平台,平衡地逐段向跨中悬臂浇筑水泥混凝土梁体,并逐段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主要设备是一对能行走的挂篮,挂篮在已经张拉锚固并与墩身连成整体的梁段上移动,绑扎钢筋、立模、浇筑混凝土、施预应力都在其上进行。完成本段施工后,挂篮对称向前各移动一节段,进行下一对梁段施工,循序前行,直至悬臂梁段浇筑完成。悬浇梁体一般要分四大部分浇筑:墩顶梁段(0号块);0号块两侧对称悬浇梁段;边跨支架现浇梁 段;主梁跨中合龙段。悬浇顺序是:(1)在墩顶托架或膺架上浇筑0号块并实施墩梁临时 固结;(2)在0号块段上安装悬臂挂篮,向两侧依次对称分段浇筑主梁至合龙前段;(3)在支架上浇筑边跨主梁合龙段;(4)最后浇筑中跨合龙段形成连续梁体系。
    2.【参考答案】
    (1)原材料:①选用水化热低,初凝时间长的矿山水泥;②选用较好连续级配的骨料。
    (2)配合比:①掺加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②掺加复合型外加剂延缓凝绪时间。
    (3)施工措施:①选择每天里气温较低时段施工;②采用分层浇筑,振捣密实。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桥梁大混凝土防裂技术。解答本题需要熟悉大体积混凝土
    防裂措施相关要求:
    (1)混凝土的收缩引起收缩裂缝。收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混凝土的收缩就越大。选用水泥品种的不同,干缩、收缩的量也不同。原材料选用收缩量较小的水泥为中低热水泥和粉煤水泥,不得使用快硬硅酸盐水泥。
    (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混凝土的干缩与徐变主要受水泥的品种与水泥用量的影响。一般来说,水泥强度发展越快,混凝土早期强度越高,混凝土徐变越小;由于混凝土的收缩与徐变的产生,主要是由水泥石的收缩引起,而骨料的收缩与徐变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水泥用量越大,混凝土收缩与徐变越大。
    (3)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密实度,在振捣时把振捣器插入下层(刚浇的)混凝土 内深度不少于50mm。增设限裂钢筋及浇筑纤维混凝土,提高局部混凝土的抗裂限裂能力。
    (4)采取薄层洗筑,分层推进。分层厚度可划分为50cm一层,这样能加速散热,减少混凝土硬化中的水化热。在浇筑过程中,温度过高或者阳光直射时,采取降温措施,控制浇筑温度,减小热量倒灌,如架设喷雾装置,增加空气湿度等。
    (5)控制骨料的质量和温度,选用级配较好的骨料,在混凝土浇筑前,对骨料进行预 冷,在较低的温度浇筑,降低混凝土硬化的水化热。
    (6)混凝土的养护和保温。在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考虑拆模时间,避免出现“温度冲击”现象,以免引起混凝土早期的表面裂缝。在拆模之后,及时在表面、侧面覆盖一层保温材料,防止表面拉应力过大、避免产生裂缝有良好作用。浇筑完毕后要及时覆盖保温材料,并蓄水养护,保持表面经常湿润,以起到既保水又保温的效果,防止早期干缩而产生裂缝。
    3.
    (1)垂直运输设备(或塔式起重机);(2)混凝土拌合设备;(3)混凝土浇筑设备 (或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运输车);(4)钢筋加工设备;(5)施工电梯。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桥梁空心墩身施工机械配置。解答思路是考虑配置材料垂直运输设备、水平运输设备,人员提升设备,材料生产或加工设备。
    4.
    架梁施工顺序:①组装架桥机并对位→②支立0号柱→③运梁与架桥机对位并喂梁→ ④吊梁并纵移梁片→⑤机上横移梁→⑥安装支座并落梁就位→⑦重复架第二片梁→⑧连接板焊接并铺桥面轨道。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是否熟悉架梁施工工序和施工顺序。知识点可以参考教材单梁式架桥机的架梁工序:组装架桥机→编组架梁列车→主机运行到桥头对位,伸机臂,立零号柱→机动平车运行至桥头工地→机车推送梁车、桥面轨排车和换装龙门吊车至桥头工地→组立换装龙门吊并换装梁至机动平车→机动平车运送梁与主机对位→喂梁、捆梁、吊梁、出梁→机上横移梁或墩顶横移梁→安装支座、落梁就位→重复架第二片梁→铺桥面、连接板焊接→重复架其余各孔梁→架梁收尾作业。解题思路是根据以上内容结合背景资料所给的工序进行合理排列。
    5.
    (1)台座没有设置反拱;
    (2)没有将两侧模板上振动器位置交错排列;
    (3)没有满足梁体混凝土强度及相应的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就进行了预应力张拉作业。
    【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T梁预制质量控制相关知识的掌握,以及现场施工管理实践的应用。解题思路是对照T梁预制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查找背景资料中的错误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