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民事诉讼中的期间是指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实施诉讼行为依法应当遵守的期限,包括期限和期 ”相关问题
  • 第1题:

    司法机关或诉讼参与人完成某些诉讼行为应当遵守的法定期限,被称为:()

    A、期间

    B、期日

    C、期限

    D、时效


    参考答案:A

  • 第2题:

    民事诉讼法是调整民事诉讼的法律规范,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答案:错
    解析:
    本题考查民事诉讼法的概念,表述无误。

  • 第3题:

    5、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民事诉讼是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等进行的诉讼活动

    B.与行政诉讼相比,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地位平等

    C.民事诉讼具有权威性

    D.行政机关不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BD

  • 第4题:

    下列对涉外民事诉讼的期间叙述错误的是:()

    A:涉外民事诉讼中,被告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60日内答辩
    B:涉外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不可以就上诉的期限申请延期
    C:涉外民事诉讼中,案件审结的期限没有限制
    D:涉外民事诉讼中,案件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审结

    答案:A,B,D
    解析:
    【考点】涉外民事诉讼的期间。详解:《民事诉讼法》第268条规定: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并通知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30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申请延期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可见,只有被告在我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被告才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30日内答辩,所以A项表述错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69条规定,当事人不能在法定期间提起上诉或者提出答辩状,申请延期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所以,涉外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就上诉的期限申请延期,故B项错误。《民事诉讼法》第27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间,不受本法第149条、第176条规定的限制。所以,C项正确,D项错误。所以,本题应选A、B、D项。

  • 第5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民事诉讼是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等进行的诉讼活动

    B.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地位平等

    C.民事诉讼具有权威性

    D.行政机关不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第一审程序中称为原告和被告;第二审程序中称为上诉人和被上诉人;选民资格案件中称为起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