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提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的法律思想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举行祭孟大典,就是要进一步发掘和丰富孟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使之不断完善与创新,以“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的标准完善公共治理。
    文中“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的寓意是:

    A.治理国家必须把行善政与行法令结合起来
    B.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足以自己发生效力
    C.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D.强调“善”与“法”相结合的重要性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出现在文段的末尾。分析“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的上下文语境。根据“以‘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的标准完善公共治理”可知,这句话启示我们在公共治理当中既要行善政,又要注重法令。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符合上述语境。

  • 第2题:

    关于法治作用的局限性,可作如下说明(  )。
    A.法不是调节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
    B.“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C.法律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生活的矛盾
    D.法律所要使用的事实无法确定


    答案:A,B,C,D
    解析:
    法治作用的局限性,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法不是调节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第二,“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第三,法律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生活的矛盾;第四,法律所要使用的事实无法确定。

  • 第3题:

    【单选题】“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出自下列哪一部经典()

    A.论语》

    B.易经》

    C.孟子》

    D.荀子》


    《孟子》

  • 第4题: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体现了( )。
    A.法的局限性 B.法的阶级性
    C.法的强制性 D.法的规范性


    答案:A
    解析: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的意思是,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法令自身发生效力。这体现的正是法的局限性。法只是多种社会调整方法中的一种,由于法的作用范围不是无限的,例如人的思想、个人隱私等领域就不是法 律所能涉及的,因此就需要道德等社会规范加以调整。同时,在实施法律所需人员条件、精神 条件和物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法也不可能发挥作用。由此可知,本题答案为A。

  • 第5题: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这说明了(  )。
    A.法的阶级性
    B.法的不确定性
    C.法的局限性
    D.法的继承性


    答案:C
    解析:
    解析:这句话是古代思想家孟子在强调道德教化作用时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说明了法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