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在什么条件下转化为抢劫罪? ”相关问题
  • 第1题:

    犯盗窃罪、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条件有( )。

    A.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B.当场以将对阻拦的群众实行报复相威胁

    C.行为人有盗窃、诈骗、抢夺行为

    D.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参考答案:ACD

  • 第2题: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条件有( )。
    A.行为人有盗窃、诈骗、抢夺行为
    B.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C.以当场对阻拦的群众实行报复相威胁
    D.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答案:A,B,D
    解析:
    【详解】
    《刑法》第269条是关于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规定。该条规定,犯盗 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 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根据这一规定,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 的条件有三:其一,行为人有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其二,行为人的目的是为了窝 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其三,行为人必须是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选项C不属于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条件。

  • 第3题: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 定罪处罚。

    A.抢劫罪

    B.抢夺罪加重处罚

    C.诈骗罪加重处罚

    D.盗窃罪加重处罚


    B

  • 第4题:

    盗窃、诈骗、抢夺罪在下列哪些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抢劫罪?()
    A必须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任何一种犯罪行为,这是转化的前提
    B.必须是使用了暴力、恐吓等威胁手段
    C.必须是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
    D.行为人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答案:A,C,D
    解析:
    【详解】《刑法》第269条是关于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规定。该条规定,犯盗 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根据这一规定,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条件有三:其一,行为人有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其二,行为人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其三,行为人必须是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选项B不属于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条件。

  • 第5题:

    犯罪盗窃、诈骗、抢夺罪,事后使用暴力的,转化成抢劫罪(刑法第269条)。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转化型抢劫罪的着手,应以前行为“盗窃、诈骗、抢夺罪”的着手为准

    B.成立刑法第269条的转化型抢劫,要求前行为“盗窃、诈骗、抢夺罪”必须达到“数额较大”

    C.成立刑法第269条的转化型抢劫,要求前行为必须是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行为人实施诸如盗窃类型的犯罪,如盗伐林木罪,不能转化为抢劫罪

    D.如果没有刑法第269条的规定,盗窃后使用暴力抗拒抓捕的,不成立抢劫罪

    答案:D
    解析:
    《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是法律拟制规定,如果没有该规定,盗窃后使用暴力抗拒抓捕的,不成立抢劫罪,只能视情况成立盗窃罪与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D项正确,当选。由于该规定是法律拟制,因此,行为人出于窝藏赃物等特定目的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时,先前的盗窃行为才能转化为抢劫罪,即“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时”,才视为抢劫罪的着手。A项错误,不当选。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转化型抢劫与第二百六十三条的普通抢劫罪,虽然获取财物与实施暴力的前后顺序不同,但两者均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即刑法对两种行为的否定性评价是一致的,二者的罪质是相同的。因此,第二百六十三条普通抢劫罪没有数额的要求,对第二百六十九条转化型抢劫也不应该有数额的要求。B项错误,不当选。只要一个行为具有侵犯财产法益的性质,符合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三个财产犯罪的构成要件,即可转化为抢劫罪。无论与刑法规定的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是法条竞合还是想象竞合关系,均可以成立事后抢劫。盗伐林木的行为符合盗窃罪的成立要件,可以转化为抢劫罪。C项错误,不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