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概念:妨碍公务罪的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具有以下特征;
1、本罪的客体是国家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红十字会的公务活动。侵害的对象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上述机关的工作人员。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但是,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即使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也构成本罪。
3、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管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公安机关安全人员正在依法执行职务,而故意予以阻碍。


更多“简述妨害公务罪的特征。 ”相关问题
  • 第1题:

    武装掩护走私的,构成( )。

    A.走私罪

    B.走私罪的从重处罚情节

    C.妨害公务罪

    D.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


    正确答案:B
    解析:武装掩护走私的,应当按照走私罪从重处罚;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实行数罪并罚。这两种不同的情形一定要区别清楚。

  • 第2题:

    下列属于妨害司法罪的有( )。

    A.组织越狱罪

    B.传授犯罪方法罪

    C.非法生产警用装备罪

    D.妨害公务罪


    正确答案:A
    解析:组织越狱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监管所管理秩序,因而属于妨害司法罪。

  • 第3题:

    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构成(  )。
    A.妨害公务罪
    B.走私罪
    C.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
    D.武装叛乱罪


    答案:C
    解析:
    【精解】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牵连犯的处断原则是从一重处断,但是刑法有特别规定的,应当按照刑法的特别规定处理。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按照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故选C项。

  • 第4题:

    简述妨害公务罪的客观方面。


    正确答案:
    答: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阻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执行代表职务,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妨害公务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或在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者虽未使用暴力、威胁的方法,但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对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和正在履行职责的红十字会人员实行打击或者人身强制,如殴打。这里的暴力不包括故意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行为,如果以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方法阻碍执行职务的,属于牵连犯,应择一重罪处断,即以故意伤害罪(重伤)或故意杀人罪论处。所谓威胁,是指进行精神强制。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还必须是发生在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中,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对于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任务的,即使没有采取暴力、威胁的方法也构成本罪的手段要件。所谓严重后果,通常是指使国家安全工作任务受挫,未能及时制止、侦破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致使国家安全遭受损害的;致使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漏网、脱逃的,等等。 T--T

  • 第5题:

    武装掩护走私的,构成(  )
    A.走私罪
    B.走私罪的从重处罚情节
    C.妨害公务罪
    D.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


    答案:B
    解析:
    武装掩护走私的,应当按照走私罪从重处罚;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实行数罪并罚。这两种不同的情形一定要区别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