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行政主体对到期不履行义务的行政相对人加收滞纳金的行为属于()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行政行为的效力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成立,对行政相对人推定合法的效力
    B.行政行为的确定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成立,行政主体不得任意变更的效力
    C.行政相对人必须服从行政行为,是行政行为拘束力的体现
    D.行政相对人可通过行政诉讼要求行政主体履行义务,是行政行为执行力的体现

    答案:D
    解析:
    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是指行政行为除非自始无效,否则一经作出,不论其实质上是否合法、得当,都具有被推定为合法、有效的法律效力。故A项正确。行政行为的确定力是指行政机关作出决定以后,就不能轻易更改的法律效力。故B项正确。行政行为的拘束力是指具体行政行为一经生效,行政机关和对方当事人都必须遵守,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成员必须予以尊重的效力。故C项正确。行政行为的执行力是指国家强制力迫使当事人履行义务或者以其他方式实现具体行政行为权利义务安排的效力。执行力的对象是行政相对人,而非行政主体。故D项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 第2题:

    行政合同中,行政机关与相对人的关系是:()
    A.命令与服从
    B.平等
    C.协商
    D.行政主体享有权利,相对人履行义务


    答案:C
    解析:
    。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与相对人通过达成合意而订立的合同,而并不是基于行政机关的单方面的行政命令权所订立的。行政机关在行政合同中享有一定的行政优益权,即对行政合同有履行的监督权、指挥权、单方面变更权和解除权,而相对人不享有这些权利,说明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并不是完全平等的。故行政机关与当事人的关系应是一种协商关系。

  • 第3题:

    11、下列属于行政行为的效力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对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具有被推定为合法有效并获得社会尊重和信任的法律效力——公定力

    B.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就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就必须要履行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拘束力

    C.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就具有不受任意改变的法律效力——执行力

    D.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要求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对其内容予以实现——确定力


    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对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具有被推定为合法有效并获得社会尊重和信任的法律效力——公定力;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就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就必须要履行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拘束力

  • 第4题:

    行政合同中,行政机关与相对人的关系是:( )

    A.命令与服从
    B.平等
    C.协商
    D.行政主体享有权利,相对人履行义务

    答案:C
    解析:
    考查行政合同的概念。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与相对人通过达成合意而订立的合同,而并不是基于行政机关的单方面的行政命令权所订立的。行政机关在行政合同中享有一定的行政优益权即对行政合同有履行的监督权、指挥权、单方面变更权和解除权,而相对人不享有这些权利。这说明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并不是完全平等的,故行政机关与当事人的关系应是一种协商关系。

  • 第5题: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制裁的行政行为。据此,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对醉酒的人约束至酒醒
    B.对严重违反《公务员法》的公务员给予开除处分
    C.对到期不缴纳税费的纳税人,按日加收滞纳金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D.暂扣违章司机的机动车驾驶证

    答案:D
    解析:
    本题属于法理人情型。
    即使不熟悉有关的法律规定,也可以运用排除法作出判断。
    A项的“醉酒”与行政管理应该没有什么关系,可以直接排除。B项的“处分”是机关单位的内部行为,不属于行政处罚,排除。C项的“加收滞纳金”属于经济行为,排除。
    只有D项,违章司机因为违反了“行政管理秩序”,受到了“扣驾驶证”的处罚,属于行政处罚。所以,正确选项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