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1)实施手段不同。诽谤罪只能用口头或文字方式进行,不使用暴力手段;而侮辱罪可以用口头、文字、暴力等手段。
2)实施方式不同。诽谤罪是捏造事实并加以散布,以损害他人的人格和名誉,法律没有以公然实施为条件;侮辱罪必须是公然实施,但并不捏造有损他人名誉的事实。
3)对被害人进行侵害的场合不同。诽谤可以当众或者向第三人散布,也可以当面进行,而侮辱则一般是当着被害人的面进行的。


更多“简述诽谤罪与侮辱罪的区别。 ”相关问题
  • 第1题:

    第 93 题 关于侮辱罪和诽谤罪,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侮辱罪可能包含暴力内容,诽谤罪不可能包含暴力内容

    B.侮辱罪和诽谤罪都虚构了事实

    C.二罪都可能是公诉之罪

    D.二罪都是一般主体即可构成


    正确答案:ACD
    我国《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据此,答案为ACD。

  • 第2题:

    简述诽谤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


    答案:
    解析:
    诽谤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共同点都表现为捏造事实,而且诽谤罪也可能捏造犯罪事实。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犯罪客体不同,诬告陷害罪的犯罪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诽谤罪的犯罪客体是他人的人格与名誉。(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并且向国家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单位告发或者采用了足以引起司法机关追究活动的行为;诽谤罪则表现为捏造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事实,并向他人散布,但并没有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部门单位告发。(3)犯罪主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罪目的在于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诽谤罪目的在于损害他人人格、名誉,而不是为了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

  • 第3题:

    以下关于侮辱罪与诽谤罪的区别的描述,正确的是()

    A.侮辱罪采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诽谤罪使用捏造事实并散播的方法诽谤他人

    B.侮辱罪损害他人的名誉,诽谤罪损害他人的声誉

    C.侮辱罪是暴力犯罪,诽谤罪是非暴力犯罪

    D.侮辱罪是公然侮辱他人,需要在公共场合下才能完成,诽谤罪是诽谤他人,无论是公共场合还是私人场合,只要捏造无中生有的事实损害被害人的名誉即可


    只要捏造虚假事实就构成诽谤罪

  • 第4题:

    简述强奸罪(未遂)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


    答案:
    解析:
    (1)侵犯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妇女的性的不可侵犯的自由权利;后者侵犯的是妇女的人格尊严。

    (2)客观方面不同。前者是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或者侮辱妇女。猥亵,是指除奸淫以外的、以满足自己性欲或者挑逗他人引起性欲的有伤风化的淫秽行为;侮辱,是指公然贬低妇女人格、损害妇女形象的行为。

    (3)主体方面。前者是年满14周岁的自然人,通常情况下是男子,但妇女可以成为强奸罪的共犯;后者是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通常情况下是男子,但也可以由妇女单独构成。

    (4)主观方面。前者是故意,且是具有奸淫目的的直接故意;后者也是故意,但不具有奸淫目的。

  • 第5题:

    (2008年真题)简述强奸罪(未遂)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


    答案:
    解析: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强奸罪是以与妇女发生性交行为为目的;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不是以与妇女发生性交行为为目的。这是区分二者的关键所在。(2)客观方面的行为不完全相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是对妇女实施性交行为以外的猥亵、侮辱行为,没有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强奸罪则是对妇女实施性交行为。即使由于行为人自身原因而致性交行为未能完成,也应认定为强奸罪(未遂)。(3)犯罪主体的范围不完全相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实行犯既可以是男子,也可以是妇女;强奸罪目的行为(即与妇女的性交行为)的实行犯则只能是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