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借甲10000元,还款期限已满但始终借故不予归还,甲多次讨要,乙却远走他乡。半年后,甲出差外地,于大街上偶遇开私家车并已定居该地的乙,但乙仍拒绝还债,甲遂将乙的汽车钥匙拔下拿走并到该地法院递交民事诉状请求法院判令乙偿还债务,乙则反诉甲侵犯其合法财产权。甲强行将乙车钥匙拿走的行为虽然侵犯了乙的财产所有权,但法院并未对该行为追究法律责任。法院免除甲侵犯他人财产权之责任与下列哪些免责情形无关?()A.时效免责B.补救免责C.协议免责D.人道主义免责E.自助免责

题目

乙借甲10000元,还款期限已满但始终借故不予归还,甲多次讨要,乙却远走他乡。半年后,甲出差外地,于大街上偶遇开私家车并已定居该地的乙,但乙仍拒绝还债,甲遂将乙的汽车钥匙拔下拿走并到该地法院递交民事诉状请求法院判令乙偿还债务,乙则反诉甲侵犯其合法财产权。甲强行将乙车钥匙拿走的行为虽然侵犯了乙的财产所有权,但法院并未对该行为追究法律责任。法院免除甲侵犯他人财产权之责任与下列哪些免责情形无关?()

A.时效免责

B.补救免责

C.协议免责

D.人道主义免责

E.自助免责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A, B, C, D
更多“乙借甲10000元,还款期限已满但始终借故不予归还,甲多次讨要,乙却远走他乡。半年后,甲出差外地,于 ”相关问题
  • 第1题:

    已知下列三个判断为真:( )。

    (1)要么甲出差,要么乙出差,要么丙出差。

    (2)如果甲出差,那么丙就出差。

    (3)丙因工作忙走不开。

    由此推出的是( )。

    A甲出差,而乙不出差
    B乙出差,而甲不出差
    C甲出差,乙也出差
    D甲不出差,乙也不出差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翻译题干。利用充分必要条件。

    (1)甲出差∨乙出差∨丙出差,(2)甲出差?丙出差,(3)-丙出差,该句为事实信息,即已经成立的事实。

    第二步:从事实信息开始推导,得到结论。

    由(2)中“甲出差?丙出差”和(3)中事实信息“-丙出差”利用逆否规则得到-甲出差,由此得到-甲出差∧-丙出差,又知(1)“甲出差∨乙出差∨丙出差”,利用选言命题规则再得到乙出差,因此乙出差,而甲和丙都不出差。通过分析,只有B中说法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B。

  • 第2题:

    某甲,26岁,1995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1998年刑满释放.甲服刑前借给乙2000元钱.刑满出狱后,甲多次找乙索要,但乙以种种借口不予归还.2001年某日,甲再次到乙家索要欠款,乙不仅拒绝还款,并对甲进行辱骂.甲恼怒之下冲上去与乙厮打在一起厮打中,乙被甲绊倒,头部撞在桌角上,当即休克.甲见此情景后慌忙离开乙家,但想到自己2000元钱未讨回.于是又返回乙家,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18000元现金后携款离去.乙妻回家后,见乙已死亡且家中凌乱,即以抢劫罪报案.后甲被抓获.
    试分析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及本案的法定量刑情节.


    答案:
    解析:
    此题中甲构成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
    所谓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谓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甲因乙拒绝还款并对自己进行辱骂,恼怒之下冲上去与乙厮打在一起,使乙被绊倒,头部撞在桌角上而休克,然后慌忙离开乙家.甲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乙的死亡,并且放任了这种结果的发生,所以甲构成故意杀人罪.
    甲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18 000元现金后携款离去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而非抢劫罪.所谓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地多次窃取或者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所谓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盗窃罪的一大特征是秘密窃取,即犯罪分子采取主观上自认为不会被发觉的方法;而抢劫罪则是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一此题中甲使用暴力在先,使用暴力的原因是乙拒绝还款并对自己进行辱骂,而非窃取财物,而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18 000元现金后携款离去的行为属于秘密窃取的行为,因为当时乙已经休克.
    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和盗窃罪,应当数罪并罚.所谓数罪并罚,是指对一行为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的原则.
    另外,甲构成累犯.所谓累犯,是指因犯罪而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于5年内又犯应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其构成要件是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此案中甲曾于1995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1998年刑满释放.到2001年尚未满5年,前后两罪都是故意犯罪,前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根据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并罚,也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因此甲构成累犯,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此题测试犯罪主观方面的故意类型、盗窃罪与抢劫罪的界定以及累犯的概念和处罚问题.

  • 第3题:

    甲向乙借款1万元,借款期为1年。半年后,乙出国深造,3年后回来,向甲要求还款,甲还款了。后甲听朋友说,该款已经过了诉讼时效期间,要求乙返还,乙不返还。甲诉至法院,乙提出抗辩,对甲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正确的做法是()。

    A.不予支持

    B.支持

    C.不受理

    D.受理


    错误

  • 第4题:

    甲,26岁,1995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1998年刑满释放。甲在服刑前曾借给乙2000元,刑满出狱后,甲多次找乙索要,但乙以种种借口不予归还。2001年某日,甲再次到乙家索要欠款,乙不仅拒绝还款,还对甲进行辱骂。甲恼怒之下冲上去与乙厮打在一起,厮打中,乙被甲绊倒,头部撞在桌角上,当场休克。甲见此情形后欲慌忙离开,但想到自己的2000元钱未讨回,就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18000元现金后携款离去。乙妻回家后,见乙已经死亡,并且家中凌乱,即以抢劫罪报案。后乙被抓获。
    试分析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及本案的法定量刑情节。


    答案:
    解析:
    (1)对甲的行为应以过失致人死亡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首先,甲与乙撕扯的行为造成了乙死亡的结果发生,甲主观上对乙死亡的结果存在疏忽大意的过失,故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其次,甲的行为还构成盗窃罪,他利用乙休克的机会秘密窃取他人财物,非法占有他人18000元钱,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甲是以数个罪过实施了数个行为,符合过失致人死亡罪与盗窃罪两个犯罪构成,故构成数罪,应当对其实行数罪并罚。
    (2)甲系累犯。甲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满释放5年内又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故意犯罪(盗窃罪),故构成累犯。因此,对甲的盗窃罪,应当从重处罚。

  • 第5题: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会导致债消灭的有( )。

    A.债务人甲公司归还了欠乙公司的9万元
    B.甲欠自己弟弟乙5万元,不久后乙因病去世,甲是乙的唯一合法继承人
    C.甲公司免除了乙公司所欠的3万元借款
    D.甲偿还欠乙的两辆摩托车,但乙在外地出差无法接收,于是甲将摩托车放在乙家楼下,结果摩托车被盗
    E.甲欠乙3万元,后来甲与乙结婚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核债的消灭。选项A甲公司归还了欠乙公司的9万元,属于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选项B属于债权债务属于一人即“混同”,甲作为债务人、同时继承了弟弟乙的债权,因此合同权益也随之终止;选项C属于债权人免除债务;选项D因为不符合法定提存规定,因此不构成提存,不能免除其继续履行债务的义务;选项E不属于混同,两人结婚后,债务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