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放火罪的概念是什么?它的构成应当具备哪些条件?如何划分本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相关问题
  • 第1题:

    什么是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如何划分本罪与受贿罪的界限?


    参考答案:

    指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的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特征:
    1、侵犯客体是复杂客体,不分侵犯了公司、企业的正常管理活动,而且也损害了公司、企业工作人员业务活动的廉洁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即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且有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的目的。
    本罪与受贿罪的界限:关键在于主体身份不同,本罪主体是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而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指出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国家有公司、企业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贿赂的,应当按受贿罪论处。


  • 第2题:

    侵犯著作权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本罪应如何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参考答案:

    指以营利为目的,违反著作权法规定,未经著作权人或与著作权有关的人的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计算机软件等作品,或者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或者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而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或者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特征:
    1、客体是国家的著作权管理制度以及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的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要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侵犯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个人或单位可构成主体。
    4、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
    界限:首先应当查明复制、出版或制作行为有无合法依据。
    合法复制、出版或制作行为包括:
    1、经著作权人许可的行为
    2、虽未经著名作权人许可,但在法律规定的合理范围内使用其作品的作为
    3、作品超过权利保护期的。
    其次,应录划清本罪与一般著作权侵权行为界限。同时,应当掌握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的数额标准。


  • 第3题:

    犯罪概念是()。

    A.定罪量刑的具体标准

    B.划分罪与非罪的总标准

    C.划分此罪与彼罪界限的具体标准

    D.犯罪成立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ABCD ABCD【解析】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其间联系在于: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两者最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功能相异:犯罪概念的功能是从整体上回答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揭示犯罪行为的社会、政治本质,从而使我们从原则上区分罪与非罪;而犯罪构成的功能是解决构成犯罪的具体规格和标准问题,进一步明确回答犯罪是怎样成立的,构成犯罪需要具备哪些要件,从而为我们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提供了具体的标准。据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

  • 第4题:

    集资诈骗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本罪应如何划分本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限?


    参考答案: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特征;
    1、侵犯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对集资活动的正常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出于故意。
    界限:
    1、犯罪目的不同。集资诈骗罪的犯罪目的是非法占有集资款;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是通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用于营利活动。
    2、行为方式有所不同。集资诈骗是用诈骗方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则不要求必须使用诈骗方法。
    3、侵犯的客体不同。集资诈骗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不仅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还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而非法吸收公存款罪侵犯的客体是简单客体,仅限于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 第5题:

    绑架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本罪应当划清哪些界限?


    参考答案:

    指以勒索财物或者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麻醉等方法非法劫持、控制他人的行为。
    特征:
    1、侵犯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行为人使用暴力、胁迫、麻醉等方法非法劫持、控制他人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一般情况下是一般主体即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才能构成,在绑架人质后杀害被绑架人的情况下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界限:
    1、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区别侵犯的客体有差异绑架罪侵犯只是他人的人身权利而且往往还有他人的财产权利或其他权利;非法拘禁罪侵犯的则只是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行为方式有所不同。绑架罪只能以作为方式实施,并且使用暴力等手段;非法拘禁罪则既可以是作为方式也可以是不作为方式,暴力色彩不太浓厚;主观方面目的不同。绑架是以勒索财物或其他非法利益为目的;非法拘禁则以索取债务或者被害人受拘禁之苦为目的。
    2、绑架案件中一罪与数罪的界限。在绑架案件中往往会出现被绑架人受伤、死亡等情况,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不发生数罪问题,因为刑法已将其作为结果加重犯作了明确规定。通常说的撕票只能依绑架罪一罪处罚,而不应另定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