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晚甲向乙借5000元钱去赌博,并答应说:“如果能赢2万的话,将还给乙1万元。”甲果然当天晚上赢了25000元,但事后只给乙还了5000万,拒绝还给乙1万元。于是乙向人民法院起诉:()A.人民法院应判甲违约B.人民法院应该确认甲、乙之间的协议无效C.人民法院应给没收甲的赌博赢利D.人民法院应判决没收甲、乙的全部赌资资金。

题目

某晚甲向乙借5000元钱去赌博,并答应说:“如果能赢2万的话,将还给乙1万元。”甲果然当天晚上赢了25000元,但事后只给乙还了5000万,拒绝还给乙1万元。于是乙向人民法院起诉:()

A.人民法院应判甲违约

B.人民法院应该确认甲、乙之间的协议无效

C.人民法院应给没收甲的赌博赢利

D.人民法院应判决没收甲、乙的全部赌资资金。


相似考题
更多“某晚甲向乙借5000元钱去赌博,并答应说:“如果能赢2万的话,将还给乙1万元。”甲果然当天晚上赢了2500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某与乙某系邻居,二人经常一起赌博,某次赌博,甲欠下乙五万元赌债,乙多次向甲催要未果。于是,乙于某日伙同朋友丙某,谎称打牌将甲约到丙家扣押,声称如不归还五万元的赌债,就不放甲回家,并让丙给甲的老婆打电话催甲的老婆筹钱还债。甲多次欲强行离开,被乙和丙联合制服而未能如愿。两天后,甲的老婆筹到两万元钱给乙,乙才让甲离开。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

    A.乙某构成绑架罪

    B.丙某构成绑架罪

    C.乙某构成非法拘禁罪

    D.丙某构成非法拘禁罪


    正确答案:AB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行为人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以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本题中丙和乙系共同犯罪,均构成非法拘禁罪而不是绑架罪。

  • 第2题:

    甲蓄意盗取厂房附近堆放的木料,即骗乙说自己买了木料,向乙借汽车去帮助拉回。乙深信不疑,答应帮助,于是,甲、乙共同装车,将木料拉回。乙的行为属于( )。

    A.不构成犯罪

    B.帮助犯

    C.窝赃犯罪

    D.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A

  • 第3题:

    甲准备给女友买个新手机,但出门没有带钱,就打算向同学乙借1万元。他担心同学笑话,就欺骗乙说准备给自己买电脑用,乙就借给他了。一周后甲还了钱。本案中,甲虚构事实向乙借钱,乙信以为真而把钱借给了甲,所以甲属于诈骗行为。


    错误

  • 第4题:

    某天晚上,甲向乙借5000元去赌博,并答应说:“如果能赢20000元的话,将还给乙10000元。”甲果然当天晚上赢了25000元,但事后只还给了乙5000元。于是乙向人民法院起诉,对此( )。

    A.法院应判甲违约

    B.法院应该确认甲、乙之间的协议无效

    C.法院应没收甲的赌博赢利

    D.法院应判决没收甲、乙的全部赌资


    正确答案:B
    [答案] B。解析:根据司法解释,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如果所附的条件是违背法律规定或者不可能发生的,应当认定该民事行为无效。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无权没收甲的赌博赢利或全部赌资资金,需要处理的应该由公安机关处理。

  • 第5题:

    某晚甲向乙借8000元钱去赌博,并答应说,如果赢了2万的话,将给乙1万元。当天晚上,甲果然赢 了25000元。但事后甲只归还了本钱8000元,拒绝给乙1万元。于是乙向人民法院起诉,那么( )

    A. 人民法院应判甲违约
    B. 人民法院应该确认甲乙之间的协议无效
    C. 人民法院应没收甲的赌博赢利
    D. 人民法院应判决没收甲乙的全部赌资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律知识的民法。题干带有一定的迷惑性,考查了借贷这种民事行为的一些特殊情况。根据司法解释,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如果所附的条件是违背法律规定或者不可能发生的,应当认定该民事行为无效。[其它选项分析]A项:因为这个协议无效,所以人民法院不会判甲违约。C、D项:在民事诉讼中,法院无权没收甲的赌博赢利或全部赌资资金,没收甲的赌博赢利或全部赌资资金应该由公安机关处理。所以选择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