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董玲(1985年9月出生)因被工作的公司开除,欲行报复。2006年12月13日凌晨约3点40分,董玲拿了一盒火柴,走到公司四楼仓库的货梯边,乘四周无人之际,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堆放在仓库西南角的一小堆晴纶纱,便转身离开了现场。结果酿成大火,烧毁了四楼仓库内所有的货物和仓库北部用木板违章隔成的女工宿舍,燃烧时放出了大量的毒气。致使61名公司员工被大火烧死、毒死和熏死,15名女工受伤,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公安机关经过侦查,主要收集到如下证据:(1)公司职员张某与李某证实,董某曾经对她们讲过公司经理训斥

题目

被告人董玲(1985年9月出生)因被工作的公司开除,欲行报复。2006年12月13日凌晨约3点40分,董玲拿了一盒火柴,走到公司四楼仓库的货梯边,乘四周无人之际,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堆放在仓库西南角的一小堆晴纶纱,便转身离开了现场。结果酿成大火,烧毁了四楼仓库内所有的货物和仓库北部用木板违章隔成的女工宿舍,燃烧时放出了大量的毒气。致使61名公司员工被大火烧死、毒死和熏死,15名女工受伤,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公安机关经过侦查,主要收集到如下证据:

(1)公司职员张某与李某证实,董某曾经对她们讲过公司经理训斥及驱赶过董某;

(2)公司女工林某称,董某两次对她谈及要设法向公司报复;

(3)公司女工王某的证言表明,13日凌晨3点多,王某曾在公司四楼仓库外遇到董玲;

(4)消防部门的鉴定书确定,起火时间大约是13日凌晨4点,起火点在仓库的西南角,起火原因是明火,即排除电线起火、静电起火、烟头起火、自燃等原因;

(5)董玲在公安机关的多次犯罪供述基本一致。

请回答:

(1)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主要由哪几种证据种类组成?(请按照证据种类,如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分类列举)

(2)其中哪些是直接证据?哪些是原始证据?


相似考题
更多“被告人董玲(1985年9月出生)因被工作的公司开除,欲行报复。2006年12月13日凌晨约3点40分,董玲拿了 ”相关问题
  • 第1题:

    卫玲出生后,因为父母工作忙,把她送到乡下,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一直希望有个孙子,就把卫玲当男孩养。8岁时,卫玲回到父母身边。母亲开始没有在意。但在卫玲13岁进入初中后,母亲发现了问题,开始刻意地改变卫玲的行为,母女间常为此出现冲突。学校里的同学也对卫玲不一样的装束和行为表示不理解,有时甚至取笑她。卫玲为此感到非常沮丧,主动来见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评估卫玲的问题后,准备介入的主要角度应该是帮助卫玲()。

    A:加强自我同一性
    B:接纳自己身体和容貌
    C:改变人际间的冲突
    D: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

    答案:B
    解析:
    青少年的需求是一个复杂多元的概念。从发展的角度,我们可以对青少年个体发展性需要做以下概括:(1)接纳自己的身体与容貌,表现符合社会所规范的性别角色需求。(2)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3)追求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他人。(4)自食其力,寻求经济独立。(5)为未来的生涯做准备。(6)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7)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追求理想和抱负。(8)为未来的婚姻和家庭做准备。(9)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由此可知,社会工作者准备介入的主要角度应是帮助卫玲接纳自己的身体和容貌。

  • 第2题:

    由于父母工作忙,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卫玲,平时都惯着她。6岁时,卫玲回到父母身边。母亲发现卫玲经常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开始刻意地改变卫玲的行为,母女间常为此出现冲突。学校里的同学也跟卫玲合不来,卫玲为此感到非常沮丧,主动来见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评估卫玲的问题后,准备介入的主要角度应该是帮助卫玲()。

    A:加强自我同一性
    B:接纳自己身体和容貌
    C:改变人际间的冲突
    D: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

    答案:C
    解析:
    青少年的需求是一个复杂多元的概念。从发展的角度,我们可以对青少年个体发展性需要做以下概括:①接纳自己的身体与容貌,表现符合社会所规范的性别角色需求;②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③追求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他人;④自食其力,寻求经济独立;⑤为未来的生涯做准备;⑥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⑦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追求理想和抱负;⑧为未来的婚姻和家庭做准备;⑨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由此可知,社会工作者准备介入的主要角度应是帮助卫玲改变人际间的冲突。

  • 第3题:

    查询姓名中带有“玲”字的学生,则条件语句应包含()。

    AWHERE 姓名 LIKE  % ‘玲’

    BWHERE 姓名 LIKE ‘%玲%’

    CWHERE 姓名 % ‘LIKE玲LIKE’

    DWHERE 姓名 LIKE ‘玲%’


    B

  • 第4题:

    卫玲出生后就由爷爷、奶奶照顾并当男孩养。卫玲13岁回到父母身边,母亲发现了问题,开始刻意地改变卫玲的行为和着装,母女出现冲突。同学取笑她。卫玲为此感到非常沮丧,主动来见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工评估卫玲的问题后,准备介入的主要角度应该是帮助卫玲()。

    A:加强自我同一性
    B:接纳自己身体和容貌
    C:改变人际关系的冲突
    D: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

    答案:B
    解析:
    考点:青少年需要。

  • 第5题:

    卫玲出生后就由爷爷、奶奶照顾并当男孩养。卫玲13岁回到父母身边,母亲发现了问题,开始刻意地改变卫玲的行为和着装,母女出现冲突。同学取笑她。卫玲为此感到非常沮丧,主动来见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工评估卫玲的问题后,准备介入的主要角度应该是帮助卫玲( )。

    A.加强自我同一性
    B.接纳自己身体和容貌
    C.改变人际关系的冲突
    D.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

    答案:B
    解析:
    考点:青少年需要。 青少年的特点具有多元性特征,青少年的需要也是一个复杂多元的概念。从发展的角 度,我们可以把青少年个体发展性需要作以下概括:
    (1) 接纳自己的身体与容貌,表现符合社会所规范之性别角色需求。
    (2) 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
    (3) 追求个体之情绪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
    (4) 自食其力寻求经济独立。
    (5) 对未来的生涯做准备。
    (6) 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
    (7) 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追求理想和抱负。
    (8) 对未来的婚姻和家庭做准备。
    (9) 建立个体之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