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某与骆某因小事生隙,卢某为报复骆某,捏造了骆某贪污公款10000元,并写成大字报四处张贴,致使骆某名誉受到很大的损害。卢某的行为构成报复陷害罪。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题目

卢某与骆某因小事生隙,卢某为报复骆某,捏造了骆某贪污公款10000元,并写成大字报四处张贴,致使骆某名誉受到很大的损害。卢某的行为构成报复陷害罪。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相似考题
更多“卢某与骆某因小事生隙,卢某为报复骆某,捏造了骆某贪污公款10000元,并写成大字报四处张贴,致使骆某名誉受到很大的损害。卢某的行为构成报复陷害罪。此题为判断题(对,错)。”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甲捏造某乙受贿5000元,并写成小字报四处散发、张贴,致使某乙名誉受到很大损害。某甲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参考答案:诽谤罪

  • 第2题:

    简述王杨卢骆体的特征。


    正确答案: 1、词旨华糜,尚沿陈隋之迹,他们的沿袭,最大的特点是拟作。
    2、开拓诗歌区宇,从气骨方面改变了诗歌的基本质素,在艺术上的突出变化是以比兴寄托充实了辞藻清绮的齐梁体,体裁多方面,有宫体、送别诗、民歌、山水诗、边塞诗。

  • 第3题: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中写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晒未休。”请问诗中的“王杨卢骆”是指谁?


    正确答案:诗中的“王杨卢骆”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 第4题:

    刘某与张某因小事生隙,刘某为报复张,捏造了张某贪污公款10000元,并写成大字报四处张贴,致使张某名誉受到很大的损害。刘某的行为构成()

    • A、诬告陷害罪
    • B、诽谤罪
    • C、报复陷害罪
    • D、侮辱罪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王某、李某二人在工作中产生矛盾,王某为报复李某,捏造李某受贿1万元的事实并在茶余饭后多种场合进行传播,致使李某的名誉受到很大的损害。王某的行为构成()。

    • A、诽谤罪
    • B、侮辱罪
    • C、诬告陷害罪
    • D、报复陷害罪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四杰按照年辈来排序,其顺序为()

    • A、王杨卢骆
    • B、杨卢骆王
    • C、骆卢王杨
    • D、骆王杨卢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单选题
    某甲捏造某乙受贿5000元,并写成小字报四处散发、张贴,致使某乙名誉受到很大损害。某甲的行为属于()。
    A

    诬告陷害罪

    B

    侮辱罪

    C

    诽谤罪

    D

    报复陷害罪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某甲捏造某乙(某机关干部)受贿20000元,并写成小字报四处散发、张贴,致使某乙名誉受到很大损害。某甲的行为属于(  )。
    A

    诬告陷害罪

    B

    诽谤罪

    C

    侮辱罪

    D

    报复陷害罪


    正确答案: D
    解析: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机关的追究活动。甲未向公检法等机关告发意欲使乙受刑事处罚,只能构成诽谤罪。

  • 第9题:

    判断题
    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中唐四杰”。(  )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四杰按照年辈来排序,其顺序为()
    A

    王杨卢骆

    B

    杨卢骆王

    C

    骆卢王杨

    D

    骆王杨卢


    正确答案: C
    解析: 从大到小
    骆宾王(约627—约684)
    卢照邻(632年-695年)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
    杨炯(650年-692年)

  • 第11题:

    司某为某国有商场经理。一天,司去商场仓库找保管员卢某,见仓库门未锁卢某不在,顺手取走三台笔记本电脑,后将两台送给朋友,一台留给自己儿子用。

    卢某因此被开除。司某的行为构成( )。

    A.贪污罪

    B.职务侵占罪

    C.盗窃罪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C

  • 第12题:

    某甲捏造某乙受贿5000元,并写成小字报四处散发、张贴,致使某乙名誉受到很大损害。某甲的行为属于()。

    • A、诬告陷害罪
    • B、侮辱罪
    • C、诽谤罪
    • D、报复陷害罪

    正确答案:C

  • 第13题:

    初唐四杰在杜甫的诗中被简称为“王杨卢骆”,“王”指王勃,“杨”指(),“卢”指(),“骆”指()。


    正确答案:杨炯;卢照邻; 骆宾王

  • 第14题:

    廖某系某机关副处长,无证驾驶汽车将行人戚某撞死。廖某为逃避刑事责任,给该车司机卢某28000)元,并承诺刑满安排工作,要卢某去公安机关投案,承认是卢某本人交通肇事。卢某拿到钱以后遂到公安机关自首。卢某人狱半年以后,事情败露。卢某的行为构成()

    • A、伪证罪
    • B、交通肇事罪
    • C、包庇罪
    • D、窝藏罪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卢某欠下于某巨额赌债。于某在多次索要未果后,便产生了扣押卢某寄养在其父母家的儿子(9个月大)作人质的恶念。某日,于某邀约亲友四人到卢父家强行入室,用卢父家的一件毛衣将卢某的儿子包着抢走作人质。因包得过紧,致使卢某的儿子窒息死亡。于某的行为构成()。

    • A、非法拘禁罪
    • B、绑架罪
    • C、过失致人死亡罪
    • D、(间接)故意杀人罪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问答题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中写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晒未休。”请问诗中的“王杨卢骆”是指谁?

    正确答案: 诗中的“王杨卢骆”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单选题
    “初唐四杰”是指(  )。
    A

    王杨罗骆

    B

    陆杨范尤

    C

    黄秦晁张

    D

    王杨卢骆


    正确答案: B
    解析:
    “初唐四杰”是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以王勃成就最高。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王杨卢骆体的特征。

    正确答案: 1、词旨华糜,尚沿陈隋之迹,他们的沿袭,最大的特点是拟作。
    2、开拓诗歌区宇,从气骨方面改变了诗歌的基本质素,在艺术上的突出变化是以比兴寄托充实了辞藻清绮的齐梁体,体裁多方面,有宫体、送别诗、民歌、山水诗、边塞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填空题
    初唐四杰在杜甫的诗中被简称为“王杨卢骆”,“王”指王勃,“杨”指(),“卢”指(),“骆”指()。

    正确答案: 杨炯,卢照邻, 骆宾王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