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托迈”的发现,拓展了人类学研究的视野,并将原始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300万年B.科学家们都认识到,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地理隔离因素C.关于“托迈”的研究虽尚无定论,但它的发现了三经动摇了十年前人们关于原始人类历史的概念D.东非大裂谷东支出土的数量众多的原始人类化石中,以有350万年历史的颚骨化石为最早

题目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托迈”的发现,拓展了人类学研究的视野,并将原始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300万年

B.科学家们都认识到,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地理隔离因素

C.关于“托迈”的研究虽尚无定论,但它的发现了三经动摇了十年前人们关于原始人类历史的概念

D.东非大裂谷东支出土的数量众多的原始人类化石中,以有350万年历史的颚骨化石为最早


相似考题

1.回答45—48题.我们从何而来?仅在十年前,科学家们还一致认为大约320万年前的东非阿法种是最早的人类祖先。而2002年考古学家在西非乍得湖畔发现了一个至今有六七百万年历史的化石,他们认为这是近乎完整的人科动物头盖骨化石,该发现动摇了人们原先源于原始人类历史的概念。这个化石被称为“托迈”,意为“生命的希望”。它很可能是所有原始人类的祖先。这块头骨,既带有猿的特征,又带有其后的原始人类的特征。它的颅腔很小,与大猩猩的差不多大,但其下半部分较平,不像大猩猩和黑猩猩具有突出的颌骨,而与后来的原始人类相仿。另外,它的上犬齿小,并且第一颗下前臼齿的磨损跟原始人类的很像,而全然不像大猩猩和黑猩猩较小的下前臼齿。综合这些特征,化石发现者们坚信他们找到的是一个新的人科动物。然而,这个结果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古人类学界的争议。一个进行同类研究的小组认为,“托迈”可能是已经灭绝的类人猿或大猩猩的祖先,理由是没有发现能证明其直立行走的骨骼骨这是作为区分原始人类与古猿的关键特征。而已经目睹过“托迈”风采的人则不予认同,他们表示,从外表特征上判断,“托迈”很可能是原始人类。不管争论的结果如何,不可否认的是,生活在人与猿分化关键时期的“托迈”证明了人类进化的路线的多分支特性。“托迈”的发现地点,对人类学研究也同样具有革命性意义。在“托迈”之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科动物化石分别出土于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东非大裂谷的东支出+Yln此之多又如此之古老的原始人类化石,以至于有些科学家认为,裂谷起起了地理隔离作用,裂谷东边干旱、开阔的环境迫使古猿走下树,发展成为人:而在气候湿润、森林茂密的西边,猿仍然生活在树上。这种说法被称为“东边的故事”。但是,法国古生物学家布鲁内于1995年在乍得挖出一个有350万年历史的颚骨化石,这为“西边的故事”写下了一个开头。“托迈”的出土,又为这个故事描下了重重的一笔。下列关于“托迈”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托迈”是被科学家们认同的约320万年前的东非阿法种的最早祖先的头盖骨化石B.“托迈”是于西非乍得湖畔出土的六七百万年前的完整的人科动物头盖骨化石C.“托迈”昭示了地球原始生命诞生的希望,可能是所有原始人类祖先的头盖骨化石D.“托迈”是虽保留了古猿特征但又具有了原始人类特征的疑为人科动物的头盖骨化石

更多“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托迈”的发现,拓展了人类学研究的视野,并将原 ”相关问题
  • 第1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06-110题。

    我们从何而来?仅在十年前,科学家们还一致认为大约320万年前的东非阿法种是最早的人类祖先。而2002年考古学家在西非乍得湖畔发现了一个至今有六七百万年历史的化石;他们认为这是近乎完整的人科动物头盖骨化石,该发现[ ]了人们原先关于原始人类历史的概念。这个化石被称为“托迈”,意为“生命的希望”。它很可能是所有原始人类的祖先。

    这块头骨,既带有猿的特征,又带有其后的原始人类的特征。它的颅腔很小,与大猩猩的差不多大,但其下半部分较平,不像大猩猩和黑猩猩具有突出的颌骨,而与后来的原始人类相仿。另外,它的上犬齿小,并且第一颗下前臼齿的磨损跟原始人类的很像,而全然不像大猩猩和黑猩猩较尖的下前臼齿。综合这些特征,化石发现者们坚信他们找到的是一个新的人科动物。

    然而,这个结果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古人类学界的争议。一个进行同类研究的小组认为“托迈”可能是已经灭绝的类人猿或大猩猩的祖先,理由是没有发现能证明其直立行走的骨骼骨——这是作为区分原始人类与古猿的关键特征。而已经目睹过“托迈”风采的人则不予认同。他们表示,从外表特征上判断,“托迈”很可能是原始人类。不管争论的结果如何,不可否认的是,生活在人与猿分化关键时期的“托迈”证明了人类进化的路线的多分支特性。

    “托迈”的发现地点,对人类学研究也同样具有革命性意义。在“托迈”之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科动物化石分别出土于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东非大裂谷的东支出土了如此之多又如此之古老的原始人类化石,以至于有些科学家认为,裂谷起了地理隔离作用,裂谷东边干旱、开阔的环境迫使古猿走下树,发展成为人;而在气候湿润、森林茂密的西边,猿仍然生活在树上。这种说法被称为“东边的故事”。

    但是,法国古生物学家布鲁内于1995年在乍得挖出一个有350万年历史的颚骨化石,这为“西边的故事”写下了一个开头。“托迈”的出土,又为这个故事描下了重重的一笔。

    下列关于“托迈”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托迈”是被科学家们认同的约320万年前的东非阿法种的最早祖先的头盖骨化石

    B.“托迈”是于西非乍得湖畔出土的六七百万年前的完整的人科动物头盖骨化石

    C.“托迈”昭示了地球原始生命诞生的希望,可能是所有原始人类祖先的头盖骨化石

    D.“托迈”是虽保留了古猿特征但又具有了原始人类特征的疑为人科动物的头盖骨化石


    正确答案:D
    [答案] D。解析:“托迈”非阿法种的最早祖先,故A项错;原文为“近乎完整”,而非“完整”,故B项错;原文“生命的希望”,不是指地球原始生命,故C项错。

  • 第2题: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了可以阻止癌细胞扩散的蛋白质

    B.肌动蛋白结合体对正常细胞没有毒害是它重要的优点

    C.困扰人类的癌症有望在近期得到根治

    D.这项研究成果有望进入医学制药领域


    正确答案:C
    78.C【解析】文章末尾第二句提到,“研究人员说,对真菌肌动蛋白结合体和人RNaseT2的研究,为一线抗癌新药的研制打下了基础。”这并不能说明癌症有望在近期得到根治,C属于过度推断。

  • 第3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在原核类、藻类、哺乳类以及病毒中,病毒的视野最窄。

    B.科学的进步拓展了人类的视野,而人类的视野拓展后会反过来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C.生物的体型大小与他的视觉定位无关。

    D.大科学要求大视野


    ABD

  • 第4题: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托迈”的发现,拓展了人类学研究的视野,并将原始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万年

    B.科学家们都认识到,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地理隔离因素

    C.关于“托迈”的研究虽尚无定论,但它的发现已经对十年前人们关于原始人类历史的概念构成了挑战

    D.东非大裂谷东支出土的数量众多的原始人类化石中,以有350万年历史的颚骨化石为时代最早


    正确答案:C
    [答案] C。解析:“托迈”是原始人类的结论还有待证实,故A项错;原文为“有些科学家”而非“都认识到”,故B项错;“颚骨化石”出土干大裂谷西边,故D项错。

  • 第5题: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托迈”的发现,拓展了人类学研究的视野,并将原始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300万年

    B.科学家们都认识到,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地理隔离因素

    C.关于“托迈”的研究虽尚无定论,但它的发现已经对十年前人们关于原始人类历史的概念构成了挑战

    D.东非大裂谷东支出土的数量众多的原始人类化石中,以有350万年历史的颚骨化石为时代最早


    正确答案:C
    “托迈”是原始人类的结论还有待证实,故A项错误;原文为“有些科学家”而非“都认识到”,故B项错误;“颚骨化石”出土于大裂谷西边.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