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人合买一本书,他们的钱刚好购买一本书。甲说:“如果我能再得到16元,那么我的钱数将是乙的2倍。”乙说:“如果我能再得到3元,那么我的钱数将是丙的3倍。”丙说:“如果我能再得到3元,那么我的钱数将是甲的一半”。问此书的价格为多少元?A.25B.30C.40D.45

题目

甲、乙、丙三人合买一本书,他们的钱刚好购买一本书。甲说:“如果我能再得到16元,那么我的钱数将是乙的2倍。”乙说:“如果我能再得到3元,那么我的钱数将是丙的3倍。”丙说:“如果我能再得到3元,那么我的钱数将是甲的一半”。问此书的价格为多少元?

A.25

B.30

C.40

D.45


相似考题
更多“甲、乙、丙三人合买一本书,他们的钱刚好购买一本书。甲说:“如果我能再得到16元,那么我的钱数将是乙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乙、丙三人对小强的藏书数量作了一个估计。甲说:“他至少有一千本书。”乙说:“他的书不到一千本。”丙说:“他最少有一本书。”若这三个估计中只有一句是对的,那么小强究竟拥有多少本藏书?( ) ‘

    A.0

    B.1

    C.1000

    D.大于1000


    正确答案:A
    7.A【解析】因为本题的三个估计中只有一句是对的,因此可以此为突破口,提出假设,进行推理,找出符合要求的结论。①假设甲说的话真,那么乙、丙两人说的话假。由甲话真,推出小强至少有一千本书;由丙话假,推出小强一本书也没有。这两个结论相互矛盾,所以假设错误。②假设乙说的话真,那么甲、丙两人说的话假。由乙话真,推出小强的书不到一千本;由甲话假,也推出小强的书不到一千本;由丙话假,推出小强一本书也没有。这三个结论没有发生矛盾,所以假设成立。③假设丙说的话真,那么甲、乙两人说的话假。由甲话假,推出小强的书不到一千本;由乙话假,推出小强的书超过一千本。这两个结论相互矛盾,所以假设错误。综上所述,只有第②种假设成立,推出小强的书是零本。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 第2题:

    甲、乙、丙、丁在比他们的身高。甲说:“我最高。”乙说:“我不是最矮的。”丙说:“我没甲高,但还有人比我矮。”丁说:“我可能最矮。”实际测量的结果表明,只有一人说错了。

    这四个人从高到低的排列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乙、甲、丙、丁

    D.甲、乙、丁、丙


    正确答案:C

  • 第3题:

    甲、乙、丙三人共做一道逻辑题,核对答案后,甲说:“我做错了。”乙说:“甲做的对。”丙说:“我做的不对。”由于都没有把握,于是去请教逻辑老师。老师看完他们的答案,又听了三人的话,对他们说:“你们三人的话与答案都只有一人的对。”可见( )

    A.甲的话对,丙的答案对

    B.甲的话对,乙的答案对

    C.乙的话对,甲的答案对

    D.丙的话对,乙的答案对


    正确答案:A
    [答案] A。解析:本题可以先应用矛盾关系解题,甲和乙的话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所以丙说的就是假的,说明丙的答案对;所以甲的答案就错了,说明甲说了真话,因此选择A。

  • 第4题:

    下列属于附条件的合同是( )

    A.甲对乙说,如果我的房子卖给丙,就租给你

    B.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大学,我就支付你四年的学费

    C.父母对儿子说,如果我死了,你就继承我的财产

    D.甲对乙说,如果你把这辆自行车偷来,我会以两倍的价格购买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派出所民警讯问公共汽车上的一桩盗窃案的嫌疑人甲、乙、丙、丁的笔录如下:
    甲说:“反正不是我干的”
    乙说:“是丁干的。”
    丙说:“是乙干的。”
    丁说:“乙是诬陷。”
    他们当中只有三人说真话,扒手只有一个,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解析:
    由于乙和丙所说冲突,所以必有一人为假,假设乙所说为假,那么由丙所说的真话可以推出扒手为乙,而同时甲、丁所说为真,符合条件。故答案为B。

  • 第6题:

    寺院里丢失了一袋香火钱,方丈找到甲、乙、丙三个小和尚来询问,三个人逐一陈述,甲说:“我没偷。”乙说:“甲偷了。”丙说:“我没偷。”在一旁的丁了解真相,并发表意见说:“你们三个人中只有一个人偷了,且只有一个人说对了。”
    请问,他们三人中到底谁偷了香火钱:?
    A乙
    B丙
    C都没偷
    D甲


    答案:B
    解析:
    解析
    第一步:翻译题干,找突破口。
    (1)甲:-甲;
    (2)乙:甲;
    (3)丙:-丙;
    由题知:丁说的是真话,则根据丁的话,本题为一真题型。甲与乙的话矛盾,矛盾中必有一真一假。因为只有一真,所以丙的话为假。
    第二步:分析其余,推出结论。
    因为丙的话为假,所以真相是丙偷了,则甲说的是真话,乙说的是假话。
    故正确答案为B。

  • 第7题:

    甲、乙、丙、丁四人中有一个是医生,甲说:“丁是医生。”乙说:“我不是医生。”丙说:“甲是医生。”丁说:“甲胡说。”
    已知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说假话,那么( )是医生:

    A.乙
    B.甲
    C.丙
    D.丁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
    第二步,找关系。
    甲说的“丁是医生”和丁说的“甲胡说”为矛盾关系。
    第三步,看其余。
    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定一真一假”及题干的真假限定“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可知假话一定在甲或丁当中,其余的乙、丙说的都是真话,即乙不是医生,甲是医生为真。

  • 第8题:

    甲乙丙三人在玩骰子游戏,骰子有六面,每面分别是一、二、三、四、五、六点,他们规定:如果出现一、三点面,甲赢;如果出现二、四面点面,乙赢;如果出现五、六点面,丙赢。甲说:“如果再少一点我也不会赢”。乙说:“如果再少一点的话我就赢了。”丙说:“如果再多一点也是我赢。”
    那么,现在出现的点数是:
    A.三点 B.五点 C.四点 D.二点


    答案:B
    解析:
    由丙说的话可知丙现在赢了,再多一点也是丙赢,即现在出现的点数是五。代入甲、乙的话也正确。故答案为B。

  • 第9题:

    某商场失窃。员工甲、乙、丙、丁涉嫌被拘审。甲说:“是丙作的案。”乙说:“我和甲、丁三人中至少有一个作案。”丙说:“我没有作案。”丁说:“我们四人都没作案。”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个说真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甲说真话,作案的是丙
    B.乙说真话,作案的是乙
    C.丙说真话,作案的是甲
    D.丙说真话,作案的是丁
    E.丙说真话,作案的是甲

    答案:A
    解析:

  • 第10题:

    派出所民警讯问公共汽车上的一桩盗窃案的嫌疑人甲、乙、丙、丁,笔录如下:
    甲说:“反正不是我干的。”
    乙说:“是丁干的。”
    丙说:“是乙于的。”
    丁说:“乙是诬陷。”
    他们当中只有三人说真话,扒手只有一个,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解析:
    (1)如果甲说假话,那么就是甲干的,但丙说的就是真话,推出是乙干的,矛盾;(2)如果乙说假话,那么丙说真话,就是乙干的,与其他人的说法不矛盾;(3)如果丙说假话,那么乙说真话,是丁干的,又从丁说真话推出乙说的是假话,矛盾;(4)如果丁说假话,乙说真话,那么是丁干的,又从丙的真话推出是乙干的,矛盾。综上所述,乙说假话,盗窃案是乙所为,故选B项。

  • 第11题:

    已知:(1)只有破获03号案件,才能确认甲、乙、丙三人都是罪犯;(2)03号案件没有破获;(3)如果甲不是罪犯,则甲的供词是真的,甲说”乙不是罪犯”;(4)如果乙不是罪犯,则乙的供词是真的,乙说”我和丙是好朋友”;(5)现查明丙根本不认识乙。问:根据上述已知情况,甲、乙、丙三人中谁是罪犯?谁不是罪犯?


    正确答案: 甲乙是罪犯,丙不是罪犯。

  • 第12题:

    单选题
    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个会游泳。甲说:“我会”,乙说:“我不会”,丙说:“甲不会”。如果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游泳的是
    A

    B

    C

    D

    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3题:

    甲、乙、丙三种货物,如果购买甲3件、乙7件、丙1件需花3.15元,如果购买甲4件、乙10件、丙1件需花4.2元,那么购买甲、乙、丙各1件需花多少钱?

    A.1.05

    B.1.4

    C1.85

    D.2.1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某校发生了一起抢窃案,公安局抓获了四名犯罪嫌疑人甲、乙、丙、丁,审讯他们时,

    甲说:不是我干的。 乙说:是丁干的。

    丙说:是乙干的。 丁说:不是我干的。

    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那么抢窃案是谁干的?

    A.甲

    B.乙

    C.丙

    D.丁


    正确答案:A
    根据四个嫌疑犯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乙和丁的回答是矛盾的,那么说乙和丁中有一人说的是真话,题目中说四个人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所以,甲和丙说的是都是假的,甲说不是他干得,那么就是他干的,所以,本题选A。

  • 第15题:

    某商场失窃。员工甲、乙、丙、丁涉嫌被拘审。

    甲说:“是丙作的案。”

    乙说:“我和甲、丁三人中至少有一个作案。”

    丙说:“我没有作案。”

    丁说:“我们四人都没作案。”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个说真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甲说真话,作案的是丙。

    B.乙说真话,作案的是乙。

    C.丙说真话,作案的是甲。

    D.丙说真话,作案的是丁。


    正确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真话假话题。
      由题干可知,甲丙矛盾,并有一真一假。四人中只有一个说真话,而四人中只有一个说真话,可见乙、丁都说假话。乙假一甲乙丁都没作案,丁假一四人中有人作案,因此只能丙作案,甲说真话。

  • 第16题:

    在一次的期末考试成出来后。甲、乙、丙、丁分别得到了前四名,但其他同学均不知道谁是第一名,甲说:“是丙。”乙说:“不是我。”丙说:“不是我。”丁说:“是甲。”已知他们四人中只有一个人对了,那么,第一名是哪位同学? ( )


    A.丁同学
    B.丙同学
    C.乙同学
    D.甲同学

    答案:C
    解析:
    本题真假推理。甲:丙,乙:乙,丙:丙,丁:甲,甲与丙说的话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题干说只有一个人对了,那么乙和丁说的话都是假话,所以真话应该是乙是第一-名,所以答案选C.

  • 第17题:

    甲、乙、丙三人共有贺年卡36张,如果甲给乙5张,乙再给丙9张,三人的张数刚好相等,问原来甲、乙各有多少张?( )

    A. 17、16
    B. 17、3
    C. 16、3
    D. 23、3

    答案:A
    解析:
    结果3人分别有12张贺卡,甲原来有12+5=17张,乙原来有12+(9-5)=16张。故答案为A。

  • 第18题:

    甲、乙、丙三个贪官在狱中同住一室,谈及自己所犯的罪,个个都悔不当初。三人经过一番推心置腹,对各自所犯罪行都心知肚明。
    甲说:“如果我贪污,那么乙也贪污;如果我走私,那么丙也走私。”
    乙说:“如果我泄密,那么丙也泄密;如果我贪污,那么甲也贪污。”
    丙说:“如果我泄密,那么甲也泄密;如果乙走私,那我可不走私。”
    监狱长说:“贪污、泄密、走私三种罪行,每种都至少被其中一人所犯;有两人所犯罪行完全相同;有一人仅犯一种罪。”
    如果上述言论均为真,下列选项肯定为假的是:

    A.甲至少犯贪污罪
    B.乙没有走私
    C.丙没有泄密
    D.甲与丙罪行相同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题干,进行推理。
    整理题干条件如下:
    (1)贪污:甲乙要么都有,要么都没有;
    (2)泄密:乙→丙→甲;
    (3)走私:甲→丙→﹁乙。
    利用条件(1)进行假设:
    假设甲乙都没有贪污,根据“每种都至少被其中一人所犯”,那么贪污的一定是丙,此时,罪行相同的人必定是甲和乙;然而根据(3)甲→﹁乙,只有甲和乙都不走私才能满足甲乙相同,但是此时不满足“有一人仅犯一种罪”,故该假设不成立,所以甲乙必定贪污;
    利用条件(2)进行假设:
    ①假设甲不泄密,根据(2)可知丙不泄密、乙不泄密,与“每种都至少被其中一人所犯”矛盾,故该假设不成立,所以甲泄密;
    ②假设乙泄密,可得到丙和甲也泄密;根据题干条件“有一人仅犯一种罪”,则此人为丙,则丙不犯贪污和走私;结合条件(3)丙不犯走私,则甲也不走私,根据“每种都至少被一人犯”,则乙犯走私,此时三人所犯罪行均不相同,不满足条件“有两人罪行相同”,故该假设不成立,所以乙不泄密;
    ③假设丙没有泄密,根据“有两人罪行相同”,所以这两人为乙和丙,则丙贪污,那么“仅犯一种罪的人”为甲,所以甲不走私,则丙和乙走私,这与(3)矛盾,故该假设不成立,所以丙泄密。
    因此,选择C选项。

  • 第19题:

    有一个仓库失窃。有甲乙丙丁四个人。甲说:我当时在外地,所以不是我偷的。乙说:是丁偷的。丙说:是乙干的,我看到他进了仓库。丁说:乙诬陷我。
    以上如果其中有一个人说的话是真的,那么:
    A.甲是小偷 B.乙是小偷
    C.丙是小偷 D.丁是小偷


    答案:A
    解析:
    乙和丁的话相互矛盾,必有一真一假,由只有一个人说的话为真可知甲和丙说的话为假,由甲的话为假可知是甲偷的。故答案选A。

  • 第20题:

    某商店失窃,职员赵甲、钱乙、孙丙、赵丁四人涉嫌被调查。赵甲说:除非我没有作案,钱乙才作案。钱乙说:我和孙丙都没作案。孙丙说:除非赵甲作案,否则钱乙不会作案。赵丁说:赵甲和孙丙两人至少有一人作案。已知赵甲、钱乙、孙丙、赵丁四人只有一人说真话,那么作案者是?

    A.赵甲。
    B.钱乙。
    C.孙丙。
    D.赵丁。
    E.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 第21题:

    甲、乙、丙、丁四个同学猜测他们之中谁被评为三好学生。甲说:如果我被评上,那么乙也被评上。”乙说:“如果我被评上,那么丙也被评上”丙说:“如果丁设评上,那么我也没评上。”实际上他们之中至少有两人没被评上三好学生,并且甲、乙、丙说的都是正确的。下列说法除哪项外一定为真?

    A.甲没有被评上三好学生。
    B.乙没有评上三好学生。
    C.丙没有评上三好学生。
    D.不知道丙是否被评上三好学生。
    E.不知道丁是否被评上三好学生。

    答案:C
    解析:

  • 第22题:

    我们假定: (A)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血型各不相同,即他们的血型各是A、B、O、AB四种血型中的一种。 (B)甲自述:“我是A型”;乙自述:“我是0型”;丙自述:“我是AB型”;丁自述:“我不是AB型”。 (C)在这四个人的自述中,有三个人的自述是正确的。有一个人是错误的。 请问: (l)如果甲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丙、丁各是什么血型? (2)如果乙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丙、丁各是什么血型? (3)如果丙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丙、丁各是什么血型? (4)如果丁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丙、丁各是什么血型?(注:如不能推出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①如果甲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丙、丁分别为B、O、AB、A型;。因为如果甲是错误的,那么,乙、丙、丁的自述就正确了。这样,乙为O型,丙为AB型,丁或者是A,或者是B。既然甲不是A型,那么,丁是A型,而甲就是B型了。
    ②如果乙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同理,甲、乙、丙、丁分别为A、B、AB、O型。
    ③如果丙的自述是错误的,不能得出结论。因为如果丙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丁的自述就正确了。这样,甲、乙、丁应分别为A、O、B型。结果,丙应为AB型。但丙自述为AB型是错误的,这就说明上述的前提是不能得出结论的。
    ④如果丁的自述是错误的,同理,也不能得出结论。

  • 第23题:

    派出所民警讯问公共汽车上的一桩盗窃案的嫌疑人甲、乙、丙、丁,笔录如下: 甲说:“反正不是我干的。” 乙说:“是丁干的。” 丙说:“是乙于的。” 丁说:“乙是诬陷。” 他们当中只有三人说真话,扒手只有一个,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