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d,行走困难2d”于8月20日来诊。患者4d前发热,体温39.5℃,伴头痛、乏力、食欲下降,初以为患“感冒”,自服“感冒清”等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体温继续升高,最高达40.2℃。同时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并逐渐加重,以至于出现行走困难,由家属抬入病房。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关节炎”、“肝炎”及结核病等病史。查体:T40℃,P126次/min,R40次/min,BP100/66mmHg;急性病容;咽充血,结膜充血;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的淋巴结,轻压痛;肝肋下1cm,双肾区轻扣

题目
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d,行走困难2d”于8月20日来诊。患者4d前发热,体温39.5℃,伴头痛、乏力、食欲下降,初以为患“感冒”,自服“感冒清”等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体温继续升高,最高达40.2℃。同时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并逐渐加重,以至于出现行走困难,由家属抬入病房。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关节炎”、“肝炎”及结核病等病史。查体:T40℃,P126次/min,R40次/min,BP100/66mmHg;急性病容;咽充血,结膜充血;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的淋巴结,轻压痛;肝肋下1cm,双肾区轻扣痛;双下肢小腿部肌肉明显压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痛,病理反射未引出。进一步处理方案是()

A立即停用青霉素,改用多西环素

B静脉推注氢化可的松

C给予适当扩容,毛花苷C稀释后静脉缓慢推注

D加强脱水

E面罩给氧,物理降温等对症处理

F利尿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B,C,E
更多“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d,行走困难2d”于8月20日来诊。患者4d前发热,体温39.5℃,伴头痛、乏力、食欲下降,初以为患“感冒”,自服“感冒清”等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体温继续升高,最高达40.2℃。同时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并逐渐加重,以至于出现行走困难,由家属抬入病房。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关节炎”、“肝炎”及结核病等病史。查体:T40℃,P126次/min,R40次/min,BP100/66mmHg;急性病容;咽充血,结膜充血;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的淋巴结,轻压痛;肝肋下1cm,双肾区轻扣”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d,行走困难2d”于8月20日来诊。患者4d前发热,体温39.5℃,伴头痛、乏力、食欲下降,初以为患“感冒”,自服“感冒清”等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体温继续升高,最高达40.2℃。同时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并逐渐加重,以至于出现行走困难,由家属抬入病房。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关节炎”、“肝炎”及结核病等病史。查体:T40℃,P126次/min,R40次/min,BP100/66mmHg;急性病容;咽充血,结膜充血;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的淋巴结,轻压痛;肝肋下1cm,双肾区轻扣痛;双下肢小腿部肌肉明显压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痛,病理反射未引出。为协助诊断,应收集的资料包括()

    • A、烟酒嗜好
    • B、外伤史
    • C、输血史
    • D、钩端螺旋体疫水接触史
    • E、毒物接触史
    • F、药物过敏史

    正确答案:D

  • 第2题:

    多选题
    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d,行走困难2d”于8月20日来诊。患者4d前发热,体温39.5℃,伴头痛、乏力、食欲下降,初以为患“感冒”,自服“感冒清”等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体温继续升高,最高达40.2℃。同时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并逐渐加重,以至于出现行走困难,由家属抬入病房。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关节炎”、“肝炎”及结核病等病史。查体:T40℃,P126次/min,R40次/min,BP100/66mmHg;急性病容;咽充血,结膜充血;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的淋巴结,轻压痛;肝肋下1cm,双肾区轻扣痛;双下肢小腿部肌肉明显压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痛,病理反射未引出。进一步处理方案是()
    A

    物理降温

    B

    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富含维生素B和C以及容易消化的饮食

    C

    补充清蛋白

    D

    利尿

    E

    使用青霉素

    F

    血液透析


    正确答案: A,B,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3题:

    多选题
    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d,行走困难2d”于8月20日来诊。患者4d前发热,体温39.5℃,伴头痛、乏力、食欲下降,初以为患“感冒”,自服“感冒清”等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体温继续升高,最高达40.2℃。同时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并逐渐加重,以至于出现行走困难,由家属抬入病房。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关节炎”、“肝炎”及结核病等病史。查体:T40℃,P126次/min,R40次/min,BP100/66mmHg;急性病容;咽充血,结膜充血;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的淋巴结,轻压痛;肝肋下1cm,双肾区轻扣痛;双下肢小腿部肌肉明显压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痛,病理反射未引出。为明确诊断,需要做的检查是(提示追问病史,患者在发病前5d放暑假回家帮助家里收割稻谷,曾接触稻田积水。)()
    A

    血培养

    B

    显微肥达凝集试验

    C

    粪培养

    D

    血常规

    E

    尿常规

    F

    出、凝血时间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多选题
    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d,行走困难2d”于8月20日来诊。患者4d前发热,体温39.5℃,伴头痛、乏力、食欲下降,初以为患“感冒”,自服“感冒清”等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体温继续升高,最高达40.2℃。同时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并逐渐加重,以至于出现行走困难,由家属抬入病房。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关节炎”、“肝炎”及结核病等病史。查体:T40℃,P126次/min,R40次/min,BP100/66mmHg;急性病容;咽充血,结膜充血;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的淋巴结,轻压痛;肝肋下1cm,双肾区轻扣痛;双下肢小腿部肌肉明显压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痛,病理反射未引出。进一步处理方案是()
    A

    立即停用青霉素,改用多西环素

    B

    静脉推注氢化可的松

    C

    给予适当扩容,毛花苷C稀释后静脉缓慢推注

    D

    加强脱水

    E

    面罩给氧,物理降温等对症处理

    F

    利尿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单选题
    男性,28岁,下水道工人,发热3天,伴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轻咳,8月初就诊。体检:体温40℃,脉搏120次/分,呼吸40次/分,血压13.3/9.3kPa,急性病容,结膜充血,咽充血,皮肤少量出血点,肺部啰音少许,肝肋下1.5cm肾区叩击痛(+),腹股沟淋巴结蚕豆大数个,有压痛。血象WBC14×10/L,RBC4.3×1012/L,N0.60,尿蛋白(+),每高倍镜下RBC2~5个,WBC1~2个。诊断应考虑()
    A

    无黄疸型肝炎

    B

    流行性出血热

    C

    伤寒

    D

    钩端螺旋体病

    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d,行走困难2d”于8月20日来诊。患者4d前发热,体温39.5℃,伴头痛、乏力、食欲下降,初以为患“感冒”,自服“感冒清”等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体温继续升高,最高达40.2℃。同时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并逐渐加重,以至于出现行走困难,由家属抬入病房。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关节炎”、“肝炎”及结核病等病史。查体:T40℃,P126次/min,R40次/min,BP100/66mmHg;急性病容;咽充血,结膜充血;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的淋巴结,轻压痛;肝肋下1cm,双肾区轻扣痛;双下肢小腿部肌肉明显压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痛,病理反射未引出。为协助诊断,应收集的资料包括()
    A

    烟酒嗜好

    B

    外伤史

    C

    输血史

    D

    钩端螺旋体疫水接触史

    E

    毒物接触史

    F

    药物过敏史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男性,28岁,下水道工人,发热3天,伴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轻咳就诊。查体:体温40℃,脉搏120次/分,呼吸40次/分,血压100/70mmHg,急性病容,结膜充血,咽充血,皮肤少量出血点,肺部啰音少许,肝肋下l.5cm,肾区叩击痛(+),腹股沟淋巴结蚕豆大数个,有压痛。血象:WBC 14×109/L,RBC 4.3×1012/L,N 0.6。尿蛋白(+),每个高倍镜视野下RBC 2~5个、WBC 1或2个。诊断应考虑(  )。
    A

    无黄疸型肝炎

    B

    流行性出血热

    C

    伤寒

    D

    钩端螺旋体病

    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患者男,15岁,中学生,因“发热、咽痛7d”于12月16日来诊。体温最高达39.3℃,伴头痛、乏力、食欲减退,无畏寒、寒战、鼻塞、流涕、咳嗽等,按“感冒”自行服用“速效感冒胶囊”治疗,症状逐渐加重;1d前在当地医院诊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静脉滴注“头孢拉定、阿米卡星”,症状无明显好转。既往体健。查体:T39.1℃,P116次/min,R24次/min,BP100/68mmHg;意识清楚,有腐败口臭气味,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扁桃体及咽后壁可见灰黑色膜状物,与膜下组织结合紧密,勉强剥离时易出血;可见“牛颈”征;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心界不大,HR116次/min,律齐;腹软,肝、脾不大。目前的治疗是()

    • A、首选青霉素治疗
    • B、绝对卧床休息
    • C、抗毒素
    • D、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
    • E、对症治疗
    • F、抗休克治疗

    正确答案:A,B,C,D,E,F

  • 第9题:

    问答题
    患者,女性,60岁,既往体健。主因"高热、头痛、全身酸痛7小时"于2000年12月19日就诊。患者7小时前突然发热,最高体温39.7℃,伴头痛、全身酸痛,发病以来乏力明显,不能下床活动,同时伴轻度咽痛和鼻塞,无流涕及咳嗽。患者配偶2日前因患"感冒"住院。查体:T39.5℃,P96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急性病容,浅表淋巴结未见重大,结膜轻度充血,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腹部(-)。实验室检查:WBC3.4×109/L,N40%,L60%,PLT200×109/L。

    正确答案: 1.诊断及诊断依据
    (1)诊断本例初步印象是:流行性感冒。
    (2)其诊断依据
    1)患者老年女性,发病于冬季,有可疑流感接触史。
    2)起病急,发热、全身酸痛等中毒症状严重,而呼吸道症状轻微。
    3)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2.鉴别诊断
    (1)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咽炎,而全身症状较轻。传染性小,不易感染他人。依靠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可确诊。
    (2)肺炎支原体肺炎起病较缓,咳少量黏痰或血丝痰,病情和缓,预后良好。冷凝集试验及MG型链球菌凝集试验效价升高。
    3.进一步检查根据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为确诊应作:
    (1)取患者鼻甲黏膜印片或咽含漱液沉淀涂片固定染色后行细胞学检查,有早期诊断价值。
    (2)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测:有助于确定诊断。
    (3)胸部X线检查:老年人易出现肺部并发症,胸片有助于确诊。
    4.治疗原则对症治疗包括解热镇痛药物和支持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男,39岁,农民,因发热4天伴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轻咳、尿量减少于2005年8月20日就诊。 查体:T40℃,P126次/分,R40次/分,BP90/66mmHg,急性病容,咽充血,上腭有2个可疑出血点,肺部少许干啰音,肝肋下1cm,双肾区叩痛,腹股沟可扪及数个蚕豆大小的淋巴结,轻压痛。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4g/L,WBC14×109/L,N0.85,L0.15。尿常规:尿蛋白(+),RBC2~6个/HP,WBC0~2个/HP。 请问如何处理此病人?

    正确答案: 处理原则:①病原治疗,青霉素,40万u肌内注射;②一般及支持治疗,休息、吸氧、输液、护理等;③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等;④激素治疗,如氢化可的松200~300mg静脉给药;⑤可用镇静药;⑥强心药,可用毛花苷C或毒毛花苷K;⑦止血药,如维生素K、维生素C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d,行走困难2d”于8月20日来诊。患者4d前发热,体温39.5℃,伴头痛、乏力、食欲下降,初以为患“感冒”,自服“感冒清”等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体温继续升高,最高达40.2℃。同时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并逐渐加重,以至于出现行走困难,由家属抬入病房。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关节炎”、“肝炎”及结核病等病史。查体:T40℃,P126次/min,R40次/min,BP100/66mmHg;急性病容;咽充血,结膜充血;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的淋巴结,轻压痛;肝肋下1cm,双肾区轻扣痛;双下肢小腿部肌肉明显压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痛,病理反射未引出。 该患者的诊断为()(提示:血常规:Hb14g/L,WBC14×109/L,N0.85,L0.15;尿常规:蛋白(+),RBC2~6/HP,WBC0~2/HP;显微肥达凝集试验(+,效价1︰800)。)
    A

    败血症

    B

    伤寒

    C

    钩端螺旋体病

    D

    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E

    急性肾小球肾炎

    F

    上呼吸道感染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d,行走困难2d”于8月20日来诊。患者4d前发热,体温39.5℃,伴头痛、乏力、食欲下降,初以为患“感冒”,自服“感冒清”等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体温继续升高,最高达40.2℃。同时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并逐渐加重,以至于出现行走困难,由家属抬入病房。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关节炎”、“肝炎”及结核病等病史。查体:T40℃,P126次/min,R40次/min,BP100/66mmHg;急性病容;咽充血,结膜充血;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的淋巴结,轻压痛;肝肋下1cm,双肾区轻扣痛;双下肢小腿部肌肉明显压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痛,病理反射未引出。 赫斯海默反应的发生机制是()
    A

    肺出血

    B

    肾衰竭

    C

    钩端螺旋体死亡后毒素释放

    D

    青霉素变态反应

    E

    感染性休克

    F

    肝损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单选题
    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d,行走困难2d”于8月20日来诊。患者4d前发热,体温39.5℃,伴头痛、乏力、食欲下降,初以为患“感冒”,自服“感冒清”等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体温继续升高,最高达40.2℃。同时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并逐渐加重,以至于出现行走困难,由家属抬入病房。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关节炎”、“肝炎”及结核病等病史。查体:T40℃,P126次/min,R40次/min,BP100/66mmHg;急性病容;咽充血,结膜充血;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的淋巴结,轻压痛;肝肋下1cm,双肾区轻扣痛;双下肢小腿部肌肉明显压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痛,病理反射未引出。该患者治疗中出现上述病情变化的原因是()(提示:青霉素皮试(-),静脉滴注青霉素40万U,滴注完约4min时,患者突然出现寒战,体温迅速升高达40.9℃,并感心悸、气促;P153次/min,R40次/min,BP81/58mmHg。)
    A

    感染性休克

    B

    赫斯海默反应

    C

    低血容量性休克

    D

    青霉素变态反应

    E

    心源性休克

    F

    精神紧张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男,39岁,农民,因发热4天伴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轻咳、尿量减少于2005年8月20日就诊。 查体:T40℃,P126次/分,R40次/分,BP90/66mmHg,急性病容,咽充血,上腭有2个可疑出血点,肺部少许干啰音,肝肋下1cm,双肾区叩痛,腹股沟可扪及数个蚕豆大小的淋巴结,轻压痛。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4g/L,WBC14×109/L,N0.85,L0.15。尿常规:尿蛋白(+),RBC2~6个/HP,WBC0~2个/HP。 请问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为了明确诊断,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正确答案: 最可能的诊断:钩体病,肺出血型。
    进一步检查:钩体显凝试验,胸片,肝、胆、脾B超检查,PT,血培养,肥达反应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