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2岁,冠心病史,突发胸痛不能缓解入院。图5-28系患者胸痛发作后1小时、24小时及3周的心电图记录: 应诊断为()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B急性后壁心肌梗死C变异型心绞痛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E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题目
患者男性,62岁,冠心病史,突发胸痛不能缓解入院。图5-28系患者胸痛发作后1小时、24小时及3周的心电图记录: 应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C变异型心绞痛

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性,62岁,冠心病史,突发胸痛不能缓解入院。图5-28系患者胸痛发作后1小时、24小时及3周的心电图记录: <img src="//img.examk.com/exam/g/z/dEh8vcEldhHnQBMwNSq8vP3wphscyr9h.jpg"> 应诊断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61岁,既往患糖尿病8年,高血压3年,血压最高达180/105 mmHg,吸烟史26年,少量饮酒。主因间断发作性胸痛1个月,频发伴大汗2 d入院。患者每于活动劳累或快步行走时即出现胸骨后闷痛不适,同时向左臂放射,持续数分钟,停止活动可缓解。2 d来胸痛发作频繁且程度较前加重,静息时亦有发作,伴恶心和大汗,时间>20 min,有时休息不能缓解,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方可缓解。查体:T 36 ℃,P 84次/min,R 20次/min,Bp 160/100 mmHg。体胖。心、肺检查未见异常。发作时心电图ST段水平压低>1 mm,发作后心电图恢复正常。TnI 0.15 μg/ml。患者可诊断为:A、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B、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C、不稳定型心绞痛

    D、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E、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F、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G、主动脉夹层

    H、肺栓塞

    病历中支持该患者危险分层为高危的资料包括A、男,61岁

    B、糖尿病史

    C、高血压史

    D、吸烟史

    E、2 d来胸痛发作频繁且程度较前加重,静息时亦有发作

    F、平素血压最高达180/105 mmHg,入院血压160/100 mmHg

    G、发作时心电图ST段水平压低>1 mm,发作后心电图恢复正常

    H、胸痛发作时伴恶心和大汗,时间>20 minI. TnI 0.15 μg/ml

    患者入院后应给予的处理包括A、阿司匹林

    B、氯吡格雷

    C、肝素

    D、替罗非班

    E、溶栓治疗

    F、急诊PCI治疗

    G、硝酸甘油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CD


    问题 2 答案:EGH


    问题 3 答案:ABCDG

  • 第2题:

    患者,男性,60岁,1年来在生气或劳累时发生左胸前区闷痛,伴左后背部酸痛,有时在休息时也有发生。心电图未见异常。

    采集病史时应特别注意询问
    A.胸痛部位、性质、放射部位、诱因及缓解方式
    B.吸烟、饮酒史
    C.冠心病家族史
    D.近期心电图
    E.超声心动图检查情况

    答案:A
    解析:
    根据初步病史,此患者很可能是心绞痛,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确诊的重要依据,所以采集病史时应特别注意询问胸痛的所有特点,而其余情况的询问对诊断意义较小。进一步有价值的无创检查是运动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显示心肌缺血的范围、大小和部位。由于心电图负荷试验是通过运动增加心脏负荷以激发心肌缺血,因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期、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者禁作,只有稳定型心绞痛或胸痛原因未明才是适应证。

  • 第3题:

    患者男性,42岁,高脂血症,因突发胸痛不能缓解入院诊治。心电图如图所示,应诊断为()

    A右心室肥厚

    B左心室肥厚

    C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预激综合征


    D
    窦性心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解析:本图V1~V3导联R波消失呈QS波,伴ST弓背抬高及T波倒置,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的表现。另外,Ⅱ、Ⅲ、aVF及V5~V6导联ST段下移,可能存在下侧壁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时常可见到肢体导联QRS电压降低。

  • 第4题:

    患者男性,42岁,高脂血症,因突发胸痛不能缓解入院诊治。心电图如图5-4所示: 应诊断为()

    A右心室肥厚

    B左心室肥厚

    C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预激综合征


    D
    窦性心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解析:本图V1~V3导联R波消失呈QS波,伴ST弓背抬高及T波倒置,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的表现。另外,Ⅱ、Ⅲ、aVF及V5~V6导联ST段下移,可能存在下侧壁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时常可见到肢体导联QRS电压降低。

  • 第5题:

    患者男性,45岁,发作性胸痛3年,常于活动时发作,休息胸痛即可缓解,常规心电图示部分导联ST段轻度压低。对该患者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

    • A、心肌酶学检查
    • B、超声心动图
    • C、运动负荷试验
    • D、胸部X线检查
    • E、12导联同步心电图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患者男性,50岁,间断性胸痛1个月,常于劳累时发作。胸痛发作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2mV,考虑为劳力型心绞痛。为明确诊断,该患者应行何种检查()。

    • A、动态心电图
    • B、冠状动脉造影
    • C、超声心动图
    • D、胸片
    • E、腹部超声

    正确答案:B

  • 第7题:

    男性,48岁。发作性胸痛1个月,每次发作含硝酸甘油后缓解,考虑为冠心病、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 A、心脏X线摄片
    • B、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 C、放射性核素检查
    • D、动态心电图
    • E、超声心动图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53岁。活动时胸骨后闷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发作胸痛时心电图出现ST段缺血型压低0.15mV,应诊断为(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60岁,1年来在生气或劳累时发生左胸前区闷痛,伴左后背部酸痛,有时在休息时也有发生。心电图未见异常。采集病史时应特别注意询问()。
    A

    胸痛部位、性质、放射部位、诱因及缓解方式

    B

    吸烟、饮酒史

    C

    冠心病家族史

    D

    近期心电图

    E

    超声心动图检查情况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采集病史时应特别注意询问(  )。
    A

    胸痛部位、性质、放射部位、诱因及缓解方式

    B

    吸烟、饮酒史

    C

    冠心病家族史

    D

    近期心电图

    E

    超声心动图检查情况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62岁,冠心病。因突发胸痛不能缓解就诊,下图系患者胸痛发作后1小时、24小时及3周的心电图记录,应诊断为()。
    A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

    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C

    变异型心绞痛

    D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

    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图系患者胸痛发作后1小时、24小时及3周的心电图。Ⅱ、Ⅲ、aVF导t出现病理性Q波及ST段弓背向上抬高,随后ST段逐渐恢复,T波倒置由浅变深呈冠状T波,心电图呈现典型的心肌梗死由急性期到亚急性期的演变过程。需要注意:有时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可伴有V 1、V 2、V 3导联ST段压低,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对应性改变。亦有学者发现V 1~V 3的ST段下移是合并前壁心肌缺血的表现。本例心电图发现随着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恢复到等电位线,胸导联ST段压低亦消失,提示胸导联ST段压低为对应性改变。

  • 第12题:

    单选题
    一患者男性,45岁,发作性胸痛3年,常于活动时发作,怵息后胸痛即可缓解,常规心电图示部分导联ST段轻度压低。血压为120/80mmHg。对该患者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
    A

    心肌酶学检查

    B

    超声心动图

    C

    运动负荷试验

    D

    胸部X线检查

    E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患者女性,45岁。发作性胸痛1个月,每次发作含硝酸甘油后缓解,考虑冠心病心绞痛。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是

    A、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B、心脏X线摄片
    C、超声心动图
    D、放射性核素检查
    E、动态心电图

    答案:A
    解析:
    通过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肌缺血,为诊断提供依据。

  • 第14题:

    患者男性,62岁,冠心病史,突发胸痛不能缓解入院。图5-28系患者胸痛发作后1小时、24小时及3周的心电图记录,应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C变异型心绞痛

    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A

  • 第15题:

    患者男性,47岁,突发胸痛2小时入院诊治,图5-29系患者胸痛发作后2小时、24小时及1周的心电图记录,应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C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D变异型心绞痛

    E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E
    窦性心律,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解析:本图系患者胸痛发作后2小时、24小时及1周的心电图。图A显示:Ⅱ、Ⅲ、aVF导联的ST段显著抬高伴异常Q波,是急性下壁梗死的表现。另外,V2导联的R波异常增高,ST段压低,T波直立,提示后壁心肌梗死(镜像反应)。后壁梗死常伴有下壁梗死,临床上为了进一步证实后壁梗死,应加作V7~V9导联。图B和图C显示急性下、后壁梗死的演变过程。图中V1、V2导联QRS波由rS型演变为Rs型,进一步证实后壁心肌梗死的诊断。

  • 第16题:

    一患者男性,45岁,发作性胸痛3年,常于活动时发作,怵息后胸痛即可缓解,常规心电图示部分导联ST段轻度压低。血压为120/80mmHg。该患者90%的最大预期心率为()。

    • A、175次/分
    • B、157次/分
    • C、151次/分
    • D、145次/分
    • E、143次/分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患者男性,45岁,发作性胸痛3年,常于活动时发作,休息后胸痛即可缓解,常规心电图示部分导联ST段轻度压低。血压为120/80mmHg。该患者90%的最大预期心率为()。

    • A、175次/分
    • B、157次/分
    • C、151次/分
    • D、145次/分
    • E、143次/分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患者男性,45岁,发作性胸痛3年,常于活动时发作,休息后胸痛即可缓解,常规心电图示部分导联ST段轻度压低。血压为120/80mmHg。对该患者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

    • A、心肌酶学检查
    • B、超声心动图
    • C、运动负荷试验
    • D、胸部X线检查
    • E、12导联同步心电图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单选题
    患者,男,48岁,发作性胸痛一个月,每次发作含硝酸甘油后缓解,考虑冠心病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A

    心脏X线摄片

    B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C

    放射性核素检查

    D

    动态心电图

    E

    超声心动图


    正确答案: E
    解析: 诊断心绞痛首选方法是发作时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应用价值①对无症状者筛选有无隐性冠心病;②估计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筛选高危患者以便进行手术治疗;③测定冠心病患者心脏功能和运动耐量,以便客观地安排患者的活动范围和劳动强度。

  • 第20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45岁,发作性胸痛3年,常于活动时发作,休息胸痛即可缓解,常规心电图示部分导联ST段轻度压低。对该患者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
    A

    心肌酶学检查

    B

    超声心动图

    C

    运动负荷试验

    D

    胸部X线检查

    E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患者男性,58岁,因胸痛就诊,心电图表现为多导联ST段抬高,半小时后胸痛缓解,心电图恢复正常。分析其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变异型心绞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采集病史时应特别注意询问的是(  )。
    A

    胸痛部位、性质、放射部位、诱因及缓解方式

    B

    吸烟、饮酒史

    C

    冠心病家族史

    D

    近期心电图

    E

    超声心动图检查情况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初步病史,此病人很可能是心绞痛,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确诊的重要依据,所以采集病史时应特别注意询问胸痛的所有特点,而其余情况的询问对诊断意义较小。

  • 第23题:

    单选题
    男性,48岁。发作性胸痛1个月,每次发作含硝酸甘油后缓解,考虑为冠心病、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A

    心脏X线摄片

    B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C

    放射性核素检查

    D

    动态心电图

    E

    超声心动图


    正确答案: E
    解析: 怀疑冠心病、心绞痛时应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该试验通过运动给心脏增加负荷而激发心肌缺血,敏感性可达70%,特异性为70%~90%,故本题选B。其余各选项中,心脏X线摄片、放射性核素检查和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在心绞痛患者多无阳性发现,不选A、C、E。动态心电图可连续记录24小时的心电图改变,相比静态心电图的检出率更高,但敏感性不如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考点】:心绞痛的辅助检查

  • 第24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50岁,间断性胸痛1个月,常于劳累时发作。胸痛发作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2mV,考虑为劳力型心绞痛。为明确诊断,该患者应行何种检查()。
    A

    动态心电图

    B

    冠状动脉造影

    C

    超声心动图

    D

    胸片

    E

    腹部超声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