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中华民族再次经受了一场灾难的考验,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我们看到了灾区救援有序有效,灾后重建稳步推进。这表明()。 ①中华民族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 ②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③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 ④抗震救灾是当前政府的中心工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题目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中华民族再次经受了一场灾难的考验,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我们看到了灾区救援有序有效,灾后重建稳步推进。这表明()。 ①中华民族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 ②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③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 ④抗震救灾是当前政府的中心工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相似考题
更多“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中华民族再次经受了一场灾难的考验,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我们看到了灾区救援有序有效,灾后重建稳步推进。这表明()。 ①中华民族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 ②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③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 ④抗震救灾是当前政府的中心工作”相关问题
  • 第1题:

    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引起信息化应灾之变的重要原因是()的作用。

    A、纸媒

    B、自媒体

    C、多媒体

    D、广告媒体


    答案:B

  • 第2题: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有关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设立( ),组织有关部门实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A、抢险救灾机构

    B、应急救援机构

    C、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参考答案:C

  • 第3题:

    围绕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我国召开主席会议进行专题协商,就(  )开展研究讨论。
    A.《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部署》
    B.《国家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C.《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D.《国家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答案:C
    解析:
    围绕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我国召开主席会议进行专题协商,就《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开展研究讨论,组织委员深入灾区调研视察,提出许多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 第4题: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我们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 A、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 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 C、扶危济困、救死扶伤
    • D、团结协作、克服困难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有关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组织有关部门实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饶、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正确答案: ①中华民族精神。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在战胜灾难和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的不竭力量源泉。

  • 第7题:

    “多难兴邦”。无论是冰雪灾害,还是汶川地震,每一次灾难,都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民族力量的一次凝聚。面对灾难,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舍小家顾大家,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 ①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盛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激励全国人民在重大灾害面前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③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励全国人民勇于面对困难,建设新的家园,共创美好明天。

  • 第8题: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饶,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正确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在战胜灾难和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的不竭力量源泉。

  • 第9题: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抗震救灾工作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一时间亲赴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要求各级政府尽快组织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温家宝总理说,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1)我国政府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担负着什么职能? (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我们的政府为什么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正确答案: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2)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②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 第10题:

    探究活动: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灾情牵动着无数华夏儿女的心,某校高二(4)班学生围绕“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主题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情景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就在全世界还在惊诧错愕的时候,温总理直达灾区最前沿,慰问抢险救灾人员和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雷霆万钧奔赴现场,各军种十万大军迅速集结灾区。抗震救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1)请你用矛盾观谈谈“抗震救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认识。 【情景二】此次地震发生后,人们再次想起了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地震中所引用的四个字“多难兴邦”,深刻揭示中华文化的底蕴,阐释了这个民族的不屈精神,地震让我们整个民族觉醒,让我们整个国家的凝聚力空前提升。 (2)从温总理所引用的四个字“多难兴邦”中,你能体会到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正确答案: (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抗震救灾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体现了这一原理。
    (2)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要求我们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在国家兴旺的过程中少不了磨难,但我们要有信心、勇气和力量向光明的未来前进。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要善于创造和利用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面转化。国家多灾多难的局面,往往可以激发人民励精图治,转危为安,使国家复兴强盛起来。

  • 第11题:

    单选题
    以下哪一次地震是我国抗震救灾史上第一次有许多志愿者自觉从四面八方赶往灾区参与救援并取得卓越成绩的地震?()
    A

    1976年唐山地震

    B

    1975年海城地震

    C

    2008年汶川地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汶川大地震的灾后救援表明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强、忍耐力强。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本讲,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A、应对体制

    B、应急响应机制

    C、政社合作格局

    D、信息化应灾

    E、社会化应灾


    答案:ABCDE

  • 第14题:

    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经大忠,是北川县县长。汶川大地震发生时,经大忠正在开会。他 果断地组织与会人员疏散,并用最快速度将县城里的8000多幸存群众集中到安全区域,而他 家中的6个亲人却全部遇难。全面的救援工作展开后,经大忠担任北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副 指挥长,始终战斗在第一线。他说:“当特大地震袭来,人民群众遭受空前的灾难,我们许多党员 干部,在通讯、交通中断的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组织带领身边的群众,团结一心,奋力自救,与 人民群众同生死、共患难,发挥了主心骨作用。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色:在山崩地裂的生死 关头,始终和人民在一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经大忠和所有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党员干部,为我们树立了学习 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们的模范事迹,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推动科学发 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了()。
    A.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
    B.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民族品格
    C.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
    D.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


    答案:A,B,C,D
    解析: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 苦搏斗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 民族品格;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充分展现 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民族品格;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 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集中 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 和优良作风,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 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15题:

    以下哪一次地震是我国抗震救灾史上第一次有许多志愿者自觉从四面八方赶往灾区参与救援并取得卓越成绩的地震?()

    • A、1976年唐山地震
    • B、1975年海城地震
    • C、2008年汶川地震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汶川大地震的灾后救援表明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强、忍耐力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给灾区和全国人民造成了深深的创痛和巨大的悲怆。灾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飞赴灾情最严重的地区,指挥抗震救灾。截至5月16日,中央财政为帮助受灾地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共下拨抗震救灾专项资金42.8亿元,政府决定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材料二:地震发生后,广大军民万众一心奋起抗灾,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志愿者同灾区干部群众一道发扬“顾大家舍小家”的精神,冒着暴雨和余震的危险,连续作战,始终坚守在抗震救灾的最前沿,有力的推动了抗震救灾的有序进行。有人感慨地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的“人民战争”。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国务院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


    正确答案: ①国务院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政府的职责。
    ②国务院高度重视并具体组织实施抗震救灾,是全面履行国家职能的要求,是坚持对人民负责的要求。
    ③正是由于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国务院的精心组织,更好地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使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取得了抗震救灾的胜利。

  • 第18题:

    在汶川抗震救灾中锤炼和升华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 ①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 ③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支柱 ④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同时也孕育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精神。这种精神() ①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我发展 ②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精神 ③对于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2008年5月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灾情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立即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温家宝总理马上乘专机奔赴灾区,视察和指挥抗震救灾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了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强调,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尽最大努力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会议还要求,立即组织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和医疗卫生人员,尽快赶赴灾区,全力抢救受伤人员。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


    正确答案: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务院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2)国务院高度重视并具体组织实施抗震救灾,体现了我国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要求。
    (3)国务院精心组织,更好地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使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是坚持对人民负责的要求。体现了我国政府全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第21题:

    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给灾区和全国人民造成了深深的创痛和巨大的悲怆。灾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飞赴灾情最严重的地区,指挥抗震救灾。截至5月16日,中央财政为帮助受灾地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共下拨抗震救灾专项资金42.8亿元,政府决定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材料二:地震发生后,广大军民万众一心奋起抗灾,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志愿者同灾区干部群众一道发扬“顾大家舍小家”的精神,冒着暴雨和余震的危险,连续作战,始终坚守在抗震救灾的最前沿,有力的推动了抗震救灾的有序进行。有人感慨地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的“人民战争”。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顾大家舍小家”精神对我们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有什么启示?


    正确答案:①“顾大家舍小家”精神启示我们:在我国,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必须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②但是在某些具体问题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仍然会产生一些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具体体现,也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 第22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和医疗救治队伍完成任务后,应当向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申请()。


    正确答案:撤离

  • 第23题:

    填空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和医疗救治队伍完成任务后,应当向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申请()。

    正确答案: 撤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中华民族再次经受了一场灾难的考验,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我们看到了灾区救援有序有效,灾后重建稳步推进。这表明()。 ①中华民族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 ②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③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 ④抗震救灾是当前政府的中心工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目前,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搞好了才能为抗震救灾提供物质支持,所以排除④,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