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 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 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名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

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 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名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


相似考题
更多“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 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 ”相关问题
  • 第1题: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1) 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4分)


    正确答案:
    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
    ②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

  • 第2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


    正确答案:
    (1)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 第3题:

    酷爱梅花的南宋诗人陆游作有五十多首咏梅诗词。


    错误

  • 第4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划线句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有何用意?(3分)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写作特色。(写出两点即可)(3分)


    正确答案:
    (1)(3分)描绘了大海宏伟的气势,或辽阔无边,或壮观景象,(1分)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1分)和远大的政治抱负。(1分)(大意对即可)
    (2)(3分)①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②虚实结合:写景为实,想象为虚。③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④运用夸张和对偶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答出其中一点给1分,答出其中两点给3分,大意对即可。)

  • 第5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正确答案:
    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