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各路不,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谭谭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问题二:发现与相遇15、16世纪以来,人们 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

题目

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各路不,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谭谭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 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分)

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机遇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0分)

要求: 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条例清晰,合乎逻辑;

字数在120字左右。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
观点:是偶然的。
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
(若答出其它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观点:是必然的。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的发展;寻金热;路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   分)
(若能答出“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即可得     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
观点:既有偶然行,也有必然性。
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
      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
(应明确答出“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的观点,若不表明观点,只列举理由,本小题最多得  分。)
(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
(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
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
(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更多“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08年当西方庆祝“哥伦布日”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在美洲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影响理解正确的有() ①殖民活动给美洲带来了灾难 ②哥伦布的行为加强了世界联系 ③哥伦布的行为扩展了工业文明 ④殖民活动冲击了美洲的传统社会

    •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C

  • 第2题:

    “1492年,他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古巴、海地等地,见到了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该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达·伽马到达印度
    • B、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 C、哥伦布发现美洲
    • D、麦哲伦环球航行

    正确答案:C

  • 第3题:

    如果你要亲历一下1492年哥伦布的那一段航行,应该走的航线是()

    • A、由欧洲出发,南下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 B、由欧洲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到达好望角
    • C、由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 D、由欧洲出发,经大西洋绕过美洲最南端,经太平洋到达菲律宾

    正确答案:C

  • 第4题:

    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 材料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材料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材料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 “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正确答案: 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

  • 第5题:

    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 材料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材料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材料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 结合材料三,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正确答案: 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 第6题:

    “文明史观” 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某校历史研究小组针对不同主题展开了探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讨论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误算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讨论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讨论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 讨论二“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的提法是站在什么角度来看待此事件,有何合理性?


    正确答案: 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或整体的角度)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

  • 第7题:

    如何评价哥伦布及其美洲“发现”问题?


    正确答案: 对哥伦布及其远航美洲的动机、历史条件和发现美洲的意义,我国史学界在50-60年代就已开始讨论,近年又展开新的争论。
    一种观点以严中平为代表,主张全面否定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意义。另一种意见以朱寰为代表,他们认为哥伦布远航大西洋和发现美洲,是历史时代的产物,对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地理大发现与资本原始积累的关系。
    地理大发现是在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后,随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黄金作为货币的职能日益突出,而西欧又极度缺乏,这样西欧需要向东方寻求黄金,发展对外贸易和进行海外掠夺。因此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动因之一就是攫取黄金、掠夺财富。而新航路的开辟确也使西欧掠夺了大量的黄金,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源源不断的黄金输入欧洲,使得黄金贬值、物价上涨,引起了“价格革命”。它使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以及与市场有联系的贵族牟取暴利,积累了巨额资本,而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贵族的实际收入大大减少,经济地位每况愈下。“价格革命”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因素之一,它加速了西欧封建制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可以这样说,地理大发现极大地促进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为欧洲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度准备了物质基础。

  • 第8题: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
    •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正确答案:D

  • 第9题:

    2012年10月8日适逢美国的哥伦布日,美国展开了多姿多彩的纪念活动。美国人设立哥伦布日主要是基于()

    • A、哥伦布到达美洲的第一个地点在美国
    • B、哥伦布是美国的创立者
    • C、哥伦布使美洲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
    • D、美国人是哥伦布的后裔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问答题
    如何评价哥伦布及其美洲“发现”问题?

    正确答案: 对哥伦布及其远航美洲的动机、历史条件和发现美洲的意义,我国史学界在50-60年代就已开始讨论,近年又展开新的争论。
    一种观点以严中平为代表,主张全面否定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意义。另一种意见以朱寰为代表,他们认为哥伦布远航大西洋和发现美洲,是历史时代的产物,对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地理大发现与资本原始积累的关系。
    地理大发现是在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后,随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黄金作为货币的职能日益突出,而西欧又极度缺乏,这样西欧需要向东方寻求黄金,发展对外贸易和进行海外掠夺。因此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动因之一就是攫取黄金、掠夺财富。而新航路的开辟确也使西欧掠夺了大量的黄金,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源源不断的黄金输入欧洲,使得黄金贬值、物价上涨,引起了“价格革命”。它使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以及与市场有联系的贵族牟取暴利,积累了巨额资本,而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贵族的实际收入大大减少,经济地位每况愈下。“价格革命”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因素之一,它加速了西欧封建制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可以这样说,地理大发现极大地促进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为欧洲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度准备了物质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  )是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到达美洲大陆的非美洲居民。
    A

    哥伦布

    B

    麦哲伦

    C

    法显

    D

    安敦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法显,东晋平阳武阳(今长治襄垣)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据《历游天竺记传》记载,法显在399年春为寻求佛典,由长安出发,结伴十人前往印度。取道斯里兰卡航海回国。船队穿越麻六甲海峡,到今新加坡,转东向进入太平洋深海东去,由于强风迷失航向,于当年十二月底到达墨西哥西海岸的阿卡普尔科。

  • 第12题:

    判断题
    哥伦布在第一次航行时到达了巴哈马群岛。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班开展“与哥伦布同舟远航”的主题活动,下列与其相符的内容是()。

    • A、到达今天的美洲
    • B、到达印度
    • C、完成环球航行
    • D、横渡太平洋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人们在历史的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遭遇,全球史观/侵犯
    • B、欧洲/文明遭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
    •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遭遇
    •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遭遇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 材料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材料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材料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观点:是偶然的。
    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
    观点:是必然的。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的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

  • 第16题:

    “文明史观” 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某校历史研究小组针对不同主题展开了探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讨论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误算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讨论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讨论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 根据讨论一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水平1: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
    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理由:偶然性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2分)必然性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
    水平2:只看到偶然性或必然性一面。
    观点:是偶然的。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
    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
    观点:是必然的。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

  • 第17题:

    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人们对历史事件往往会有不同的解释。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是()

    •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哥伦布在第一次航行时到达了巴哈马群岛。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问题上,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 l)霍尔巴赫认为,一切都是必然的,没有偶然性。偶然性这个词是没有意义的“空洞语词”。偶然性是我们对产生结果的原因愚昧无知造成的,我们把看不出同原因相联系的结果归之于偶然性。 (材料 2)毕尔生说,必然性只属于概念的世界,而不属于现实世界本身。莫诺认为,偶然性是生命起源和发展的全部基础,生物进化,本质上是由无法预测的纯粹偶然变化造成的,人类的出现也不过是“蒙特卡诺赌窟里中签得彩的号码”,是纯粹的偶然性。 (材料 3)黑格尔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绝对观念”发展的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环节。必然性根据于事物自身,偶然性根据于他物;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科学和哲学的任务“在于从偶然性中去认识必然性”。 请回答: 材料2的哲学观点和错误是什么?


    正确答案:材料 2 属非决定论观点。其错误在于夸大偶然性,否认必然性及其客观性。生物进化绝不是毫无必然性或规律性可循的纯粹偶然性,而是包含着内在的必然性,人类的出现是生物长期进化的必然结果。

  • 第20题:

    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率领船队沿欧洲向西航行到达美洲的是()

    • A、哥伦布
    • B、迪亚士
    • C、达伽马
    • D、麦哲伦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新航路开辟的人物事迹对应正确的是(   )。
    A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B

    达•伽马——到达印尼

    C

    哥伦布——环球航行

    D

    麦哲伦——发现美洲新大陆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1492年,他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古巴、海地等地,见到了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该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

    达·伽马到达印度

    B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C

    哥伦布发现美洲

    D

    麦哲伦环球航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班开展“与哥伦布同舟远航”的主题活动,下列与其相符的内容是()。
    A

    到达今天的美洲

    B

    到达印度

    C

    完成环球航行

    D

    横渡太平洋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