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分)研究历史上货币流通的现象,可以加深我们队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历史现象之一: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1)说明“丝—银”贸易出现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6分)简述明、清时期两次重大的赋役制度改革中对使用白银的规定。(4分)

题目

(36分)研究历史上货币流通的现象,可以加深我们队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现象之一: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

(1)说明“丝—银”贸易出现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6分)简述明、清时期两次重大的赋役制度改革中对使用白银的规定。(4分)


相似考题
更多“(36分)研究历史上货币流通的现象,可以加深我们队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历史现象之一 ”相关问题
  • 第1题:

    ()研究与()研究的结合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佳形式,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


    参考答案:定性,定量

  • 第2题:

    社会调查研究是达到正确地认识社会各类现象与本质的方法之一,它是专门研究搜集社会资料、分析社会资料等这种特殊认识活动的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 第3题:

    历史上最令人瞩目的三种社会分层现象是()、()和()


    正确答案:等级制;种姓制;阶级

  • 第4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视为受国家保护文物。

    • A、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 B、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
    • C、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 D、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探索性研究的目的是()

    • A、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
    • B、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 C、获得对所研究问题及调查对象的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以便为此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
    • D、检验己有的理论和提供新的理论解释

    正确答案:C

  • 第6题:

    社会研究要从情景化的问题入手,逐步达成对社会现象的认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历史上的社会分层现象,最使人瞩目的约有三种,即()、种姓制和阶级。


    正确答案:等级制

  • 第8题:

    中国历史上确定存在的是奴隶现象,而非奴隶社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判断题
    社会研究要从情景化的问题入手,逐步达成对社会现象的认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是()
    A

    发现新现象和新问题

    B

    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

    C

    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D

    获得对所研究问题及调查对象的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历史学研究的不同主要在于()
    A

    前者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古籍史料进行分析

    B

    后者强调通过社会调查去收集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的资料

    C

    前者更注重对当代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D

    后者更注重对当代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规范研究方法要说明的是()
    A

    研究对象或现象“是什么”的问题

    B

    如何认识研究对象或现象的客观事实

    C

    研究对象或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D

    揭示研究对象或现象内在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普遍联系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任何学者对社会上的任何现象,对历史上的任何问题,如果脱离当时的宏观全局和历史发展的主线__________地去考察,都难以对这些现象和问题有真切的和的把握和理解.很容易得出不符合实际,甚至对时代进步和国家利益有害的结论。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孤立 深刻 B.独立 全面 C.单纯 客观 D.主观 透彻


    正确答案:A
    由“脱离当时的宏观全局和历史发展的主线……去考察”可知,第一空说的是不从联系的角度去考察问题,首先排除与此无关的8、D项。第二空中,“客观”强调的是真实性,填入句中与“真切的”意思重复,排除C项。本题选A。

  • 第14题:

    规范研究方法要说明的是()

    • A、研究对象或现象“是什么”的问题
    • B、如何认识研究对象或现象的客观事实
    • C、研究对象或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 D、揭示研究对象或现象内在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普遍联系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是()

    • A、发现新现象和新问题
    • B、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
    • C、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 D、获得对所研究问题及调查对象的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犯罪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

    • A、研究犯罪现象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 B、研究犯罪现象的心理根源
    • C、研究犯罪现象的生理根源
    • D、研究犯罪现象的自然环境根源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对于研究者来说下列现象属于认识的客体()

    • A、自然现象
    • B、社会现象
    • C、现实的人
    • D、主观精神
    • E、客观化精神

    正确答案:A,B,C,D,E

  • 第18题:

    社会调查研究的特点之一就是以分析和研究社会现象为目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下列属于法理学研究内容的有()。

    • A、对法的本体的认识
    • B、法律运行的一般规律
    • C、法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 D、法律的作用和价值问题

    正确答案:A,B,C,D

  • 第20题:

    单选题
    探索性研究的目的是()
    A

    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

    B

    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C

    获得对所研究问题及调查对象的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以便为此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

    D

    检验己有的理论和提供新的理论解释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研究与()研究的结合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佳形式,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

    正确答案: 定性,定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历史上最令人瞩目的三种社会分层现象是()、()和()

    正确答案: 等级制,种姓制,阶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犯罪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
    A

    研究犯罪现象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B

    研究犯罪现象的心理根源

    C

    研究犯罪现象的生理根源

    D

    研究犯罪现象的自然环境根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