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回答30——31题。30. 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①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财富经验和规律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④致富道路

题目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回答30——31题。

30. 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

①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财富经验和规律

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

④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解析】②中观点和28题①观点一样,错在没有认清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而不能创造规律。④中观点认识到了致富道路的特殊性,看到了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也是错误的,所以本题选 B
更多“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某校组织学生前往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参观,村干部向同学们生动地介绍了小岗村改革开放的历程。回答34-35题。

    34.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签定了“分田到户 ” 的“秘密协议”,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场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这说明

    A.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D.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


    正确答案:C

  • 第2题:

    1978年11月,安徽凤阳县()的十八位农民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按下鲜红的手印,将属于集体的土地“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A.小岗村

    B.华西村

    C.南街村

    D.刘庄


    A

  • 第3题:

    1978年安徽小岗村的“包产到户”严重影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错误

  • 第4题:

    最早实行农业“大包干” 、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是:
    A河南南街村
    B山西大寨村
    C安徽小岗村
    D广西和寨村


    答案:C
    解析:
    解析
    安徽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它有“中国十大名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等美誉。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故正确答案为C。

  • 第5题: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