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产品的实际成本为5000元,它由若干个零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零部件的实际成本为1800元,功能指数为0.238。该产品整体功能的目标成本为4500元,则该零部件成本改进的期望值为( )元。A.119 B.456 C.-729 D.267

题目
某产品的实际成本为5000元,它由若干个零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零部件的实际成本为1800元,功能指数为0.238。该产品整体功能的目标成本为4500元,则该零部件成本改进的期望值为( )元。

A.119
B.456
C.-729
D.267

相似考题
更多“某产品的实际成本为5000元,它由若干个零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零部件的实际成本为1800元,功能指数为0.238。该产品整体功能的目标成本为4500元,则该零部件成本改进的期望值为( )元。”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产品的实际成本为10000元,它由多个零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零部件的实际成本为880元,功能评价系数为0.140,则该零部件的价值指数为(  )。

    A. 0.628
    B. 0.880
    C. 1.400
    D. 1.591

    答案:D
    解析:
    价值系数法中,价值系数是功能系数与成本系数的比值。成本系数=零部件成本÷各零部件成本总和=880÷10000=0.088,价值系数=功能系数÷成本系数=0.140÷0.088=1.591。

  • 第2题:

    某产品的实际成本为5000元,由六个零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零部件的实际成本为880元,功能评价系数为0.210,则该零部件的价值系数为( )。

    A.0.836
    B.0.908
    C.1.193
    D.1.237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某产品的目标成本为2000元。该产品某零部件的功能重要性系数是0.32,若现实成本为900元,则该零部件成本需要降低( )元。

    A.260
    B.310
    C.330
    D.340

    答案:A
    解析:
    考核价值工程的应用。功能评价值F=2000×0.32=640(元),△C=C-F=900-640=260(元)。

  • 第4题:

    某产品的实际成本为8000元,它由8个零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零部件的实际成本为960元,功能指数为0.190,则该零部件的价值指数为()。

    A:1168
    B:1.280
    C:1.583
    D:1.836

    答案:C
    解析:
    该零部件的价值指数=0.19÷(960÷8000)=0.19÷0.12=1.583。

  • 第5题:

    某产品的实际成本为5000元,它由若干个零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零部件的实际成本为1800元,功能指数为0.2380该产品的目标成本为4500元,则该零部件成本改进的期望值为()元。

    A:119
    B:-456
    C:-729
    D:267

    答案:C
    解析:
    成本改进期望值=功能的目标成本-功能的现实成本=4500*0.238-1800=-729(元),意味着改进后该功能的成本有望降低729元。

  • 第6题:

    企业生产C产品需要某零部件8万件。该零部件可外购,也可自制。如果外购,零部件的外购价格为200元/件。假定生产该零部件的自制生产能力无法转移。零部件生产的成本数据如下:
      要求: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对C产品所需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进行决策。


    答案:
    解析:
    (1)完全成本法
      自制成本=(80+60+30)×8+300=1660(万元)
      外购成本1600万元(200×8)
      零部件外购成本低,应该外购。
      (2)变动成本法
      自制的单位变动成本=80+60+30=170(元/件)
      外购单价200元/件
      即自制可以节约成本240万元(30×8),该零部件应自制。
      注意:如果生产能力转移带来的边际贡献大于240万元,则应该外购。

  • 第7题:

    已知某产品去年的单位成本为120元,经过技术改造,今年该产品的单位成本降低为108元,则该产品的单位成本指数为()。


    正确答案:90%

  • 第8题:

    某产品的目标成本为2000元。该产品某零部件的功能重要性系数是0.32,若现实成本为800元,则该零部件成本需要降低( )元。

    • A、160 
    • B、210 
    • C、230 
    • D、240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某产品的实际成本为10000元,它由多个零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零部件的实际成本为880元,功能评价系数为0.140,则该零部件的价值指数为(  )。[2018年真题]
    A

    0.628

    B

    0.880

    C

    1.400

    D

    1.591


    正确答案: B
    解析:
    价值系数法中,价值系数是功能系数与成本系数的比值。成本系数=零部件成本÷各零部件成本总和=880÷10000=0.088,价值系数=功能系数÷成本系数=0.140÷0.088=1.591。

  • 第10题:

    单选题
    某零部件功能评分值为105,目前单件成本14.75元,功能评价值7.33,则该零部件成本降低幅度为()。
    A

    14.75

    B

    97.67

    C

    90.25

    D

    7.42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2013年单位产品计划成本为1000元,单位产品实际成本为950元,则甲产品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比的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率为(),
    A

    5.26%

    B

    5%

    C

    -5%

    D

    -5.26%


    正确答案: B
    解析: 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率=(1000-950)÷1000×100%=5%

  • 第12题:

    单选题
    某产品的实际成本为5000元,由6个零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零部件的实际成本为880元,功能指数为0.190,则该零部件的价值系数为()。
    A

    0.836

    B

    0.96

    C

    1.080

    D

    1.091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系数的计算。成本系数=评价对象目前成本/全部成本=880/5000=0.176;价值系数=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0.19/0.176=1.080。

  • 第13题:

    通过实际调查,具有某项功能的所有产品的最低成本线是C=1+0.6P。已知该企业该项产品功能水平P=5,实际成本为8元,则其产品功能价值的系数为( )。

    A. 0.86
    B. 0.83
    C. 0.50
    D. 0.47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价值系数的计算。

    因为产品功能水平P=5,所以产品的最低成本线C=1+0.6×5=4,功能价值系数=目标成本/实际成本=4/8=0.5。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 第14题:

    某一价值工程对象的整体功能成本为3000元,其中某部件的功能评价系数为0.2,其现实成本为800元,则该部件功能成本改进的期望值是( )元。

    A.-160
    B.-200
    C.-400
    D.-600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某产品有四个零部件,可以实现五项功能,这五项功能的重要程度比为:F1:F2:F3:F4:F5=3:1:4:2:6。该产品的目前成本为24元,成本在各项功能之间的比例分摊见下表。
    若该产品目标成本为20元,则成本降低幅度最大的功能及其成本降低幅度分别为( )。

    A.F1,2.65元
    B.F5,6.8元
    C.F2,2元
    D.F1,3.75元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价值工程方法。当一个零部件只具有一个功能时,该零部件的成本就是其本身的功能成本;当一项功能要由多个零部件共同实现时,该功能的成本就等于这些零部件的功能成本之和。当一个零部件具有多项功能或与多项功能有关时,就需要将零部件成本分摊给各项有关功能。 首先根据功能重要程度比计算各项功能的重要性系数,然后以重要性系数分配目标成本,第三计算各项功能的实际成本,第四计算成本降低额。计算结果见下表。 2020教材P204-219

  • 第16题:

    在进行价值工程评价时,若计算某产品的价值系数为1.4,在确定其为改进对象后,
    需分析( )。
    A.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大于实际成本比重,功能过剩,作为功能改进的对象
    B.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大于实际成本比重,成本过高,作为成本改进对象
    C.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小于实际成本比重,功能不足,作为功能改进对象
    D.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小于实际成本比重,实际成本过高,作为成本改进对象


    答案:A
    解析:
    提示:价值系数大于1,说明功能重要性比重大于实际成本比重,则功能过剩, 作为功能改进对象

  • 第17题:

    某产品的实际成本为5000元,它由若干个零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零部件的实际成本为1800元,功能指数为0.238。该产品整体功能的目标成本为4500元,则该零部件成本改进的期望值为()元。

    A:119
    B:-456
    C:-729
    D:267

    答案:C
    解析:
    成本改进期望值=功能的目标成本-功能的现实成本=4500*0.238-1800=-729(元)。

  • 第18题:

    采用强制确定法进行价值工程的对象选择时,若某零部件的价值系数为0.6,则()。

    • A、该零部件可不作为重点改进对象
    • B、该零部件应作为价值分析的重点对象
    • C、说明该零部件的功能重要性高,而相应的成本比例较低
    • D、说明该零部件的功能重要性低,而相应的成本比例较高
    • E、说明该零部件的功能重要性与所花费成本比例是相称的

    正确答案:B,D

  • 第19题:

    若某个零部件的功能成本比值系数为1.6,则我们对其功能与成本协调情况的评价是()

    • A、与该零部件的功能相比,成本支出偏高
    • B、与该零部件的功能相比,成本支出偏低
    • C、该零部件的陈本水平与其功能大体相当
    • D、根据该数值无法判断其成本与功能的关系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在进行价值工程评价时,若计算某产品的价值系数为1.4,在确定其为改进对象后,需分析()。

    • A、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大于实际成本比重,功能过剩,作为功能改进的对象
    • B、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大于实际成本比重,成本过高,作为成本改进对象
    • C、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小于实际成本比重,功能不足,作为功能改进对象
    • D、该产品的功能重要性比重小于实际成本比重,实际成本过高,作为成本改进对象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单选题
    某企业通过调查,发现实现某项功能的最低生产成本线是C=A+P,而目前该企业的产品能够实现该项功能的水平为P=6,其产品的实际成本为20元,则该企业产品的价值系数为()。
    A

    0.3

    B

    0.5

    C

    1.0

    D

    1.5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若某个零部件的功能成本比值系数为1.6,则我们对其功能与成本协调情况的评价是()
    A

    与该零部件的功能相比,成本支出偏高

    B

    与该零部件的功能相比,成本支出偏低

    C

    该零部件的陈本水平与其功能大体相当

    D

    根据该数值无法判断其成本与功能的关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产品的目标成本为1000元。该产品某零部件的功能重要性系数是0.4,若现实成本为600元,则该零部件成本需要降低(  )元。
    A

    160

    B

    200

    C

    230

    D

    240


    正确答案: 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