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地区脑血管病总死亡率为30%o标化后,甲地标化死亡率为40%0,乙地标化死亡率为20%0,由此可认为A.甲地实际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老年人少B.乙地实际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老年人少C.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完全相同D.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没有规律E.以上都不对

题目

甲乙两地区脑血管病总死亡率为30%o标化后,甲地标化死亡率为40%0,乙地标化死亡率为20%0,由此可认为

A.甲地实际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老年人少

B.乙地实际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老年人少

C.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完全相同

D.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没有规律

E.以上都不对


相似考题
更多“甲乙两地区脑血管病总死亡率为30%o标化后,甲地标化死亡率为40%0,乙地标化死亡率为20%0,由此可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乙两地女性宫颈癌标化死亡率相同,甲地死亡率高于乙地死亡率,由此可知 ( )


    正确答案:B

  • 第2题:

    乙两地区脑血管病总死亡率为30‰,标化后,甲地标化死亡率为40‰,乙地标化死亡率为20‰。由此可认为

    A.甲地实际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老年人少
    B.乙地实际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老年人少
    C.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完全相同
    D.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没有规律
    E.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
    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就是采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内部构成)计算出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影响后的标准化率,然后再进行比较。由于计算甲地标化死亡率时采用的是标准人口构成,标化率数值变大了,说明在标化之前甲地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是较小的,当人口构成统一了以后,甲地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后(人群中脑血管病死亡率的分布为老年人高于年轻人),标化率就比原始死亡率增加了,所以甲地年龄别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

  • 第3题:

    甲、乙两地区脑血管病总死亡率为30‰,标化后,甲地标化死亡率为40‰,乙地标化死亡率为20‰,由此可认为

    A.以上都不对
    B.甲地实际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老年人少
    C.乙地实际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老年人少
    D.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完全相同
    E.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没有规律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甲乙两地区脑血管病总死亡率为30‰,标化后,甲地标化死亡率为40‰,乙地标化死亡率为20‰,由此可认为

    A.甲地实际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老年人少
    B.乙地实际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老年人少
    C.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完全相同
    D.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没有规律
    E.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

  • 第5题:

    甲乙两地区脑血管病总死亡率为30‰,标化后,甲地标化死亡率为40‰,乙地标化死亡率为20‰。由此可认为

    A.甲地实际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老年人少
    B.乙地实际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老年人少
    C.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完全相同
    D.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没有规律
    E.得不出有意义的结论

    答案:A
    解析:
    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就是采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内部构成)计算出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影响后的标准化率,然后再进行比较。由于计算甲地标化死亡率时采用的是标准人口构成,标化率数值变大了,说明在标化之前甲地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是较小的,当人口构成统一了以后,甲地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后(人群中脑血管病死亡率的分布为老年人高于年轻人),标化率就比原始死亡率增加了,所以甲地年龄别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