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中旬,某市统计局对全市2000名18-65周岁的常住居民进行了有关“双11”网购情况的电话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7.5%的受访者参与了2018年“双11”的网购,其中64.4%的男性和67.2%的女性表示“有实际购物需求”是其参与“双11”网购的原因之一。从上述资料中能够推出的是:A.参与“双11”网购的受访者中有人网购食品饮料的支出超过0.4万元 B.“双11”网购日用品的受访者都选择了“有实际购物需求”的网购原因 C.因优惠力度大而参与“双11”网购的受访者中一定有人网购了护肤美容美发

题目
2018年11月中旬,某市统计局对全市2000名18-65周岁的常住居民进行了有关“双11”网购情况的电话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7.5%的受访者参与了2018年“双11”的网购,其中64.4%的男性和67.2%的女性表示“有实际购物需求”是其参与“双11”网购的原因之一。

从上述资料中能够推出的是:

A.参与“双11”网购的受访者中有人网购食品饮料的支出超过0.4万元
B.“双11”网购日用品的受访者都选择了“有实际购物需求”的网购原因
C.因优惠力度大而参与“双11”网购的受访者中一定有人网购了护肤美容美发用品
D.“双11”网购支出0.8—1.2万元的受访者人数比网购支出1.6—2.0万元的多2倍

相似考题
更多“2018年11月中旬,某市统计局对全市2000名18-65周岁的常住居民进行了有关“双11”网购情况的电话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7.5%的受访者参与了2018年“双11”的网购,其中64.4%的男性和67.2%的女性表示“有实际购物需求”是其参与“双11”网购的原因之一。 ”相关问题
  • 第1题:

    A市统计局在该市范围内做了一项调查,抽取了5000名18到70周岁且在2015年有过网购经历的居民,结果显示:受访者2015年人均网购次数为19.4次。从分组情况看,有三类人群使用网购相对频繁;一是年轻群体,35岁以下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为25.5次;二是较高学历群体,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大专学历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分别是27.3次和21.8次;三是中高收入群体,个人月收入为10000元以上和5000到10000元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分别是31.0次和26.0次。此外,女性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为21.1次,比男性受访者高出3.8次。2015年该市网购9类主要商品和服务的受访者占比情况如下图。

    不能从上述资料推出的一项是:

    A.受访者中在2015年网购了缴费充值服务的人数是1840人
    B.2015年该市男性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为17.3次
    C.2015年该市网购服饰类、保健类的受访者占受访者之比的差是28.4个百分点
    D.2015年该市大专及以上学历受访者的人均网购次数是24.6次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选项,现期比重计算中的求部分量。定位第一段和柱状图,“A市统计局在该市范围内做了一项调查,抽取了5000名18到70周岁且在2015年有过网购经历的居民,充值缴费服务占比36.8%”。根据公式,部分量=整体量×比重,代入数据得,网购了缴费充值服务的人数=5000×36.8%=1840(人),正确。
    B选项,简单和差计算。定位第一段,“2015年女性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为21.1次,比男性受访者高出3.8次”,则男性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21.1-3.8=17.3(次),正确。
    C选项,简单和差计算。定位柱状图,网购服饰类、保健类的受访者占比重分别为78.5%、50.1%,两者相差=78.5%-50.1%=28.4%,即28.4个百分点,正确。
    D选项,定位材料,材料中只给出本科及以上和大专学历的人均网购次数,缺少本科及以上和大专学历的具体人数,故无法计算混合后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均网购次数,错误。

  • 第2题:

    S市统计局在该市范围内,抽取3000名18~70周岁且在2013年有过网购经历的居民,以入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2013年人均网购次数为19.4次。从分组情况看,有三类人群使用网购相对频繁:一是年轻群体。35岁以下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为25.5次;二是较高学历的群体,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大专学历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分别是27.3次和21.8次;三是中高收入群体,个人月收入为10000元以上和5000~10000元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分别是31.0次和26.0次。此外,女性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为21.1次,比男性受访者高出3.8次。2013年该市网购10类主要商品和服务的受访者占比情况如下图。2013年,在该市有超过40%的受访者网购的商品和服务项目是( )


    A.衣着服饰、食品保健品 B.食品保健品、汽车用品
    C.衣着服饰、缴费充值服务 D.日用化妆品、装潢家居服务

    答案:A
    解析:
    由图可知,2013年在该市有超过40%的受访者网购的商品和服务项目是衣着服饰(78.7%)和食品保健品(49.5%)。

  • 第3题:

    2018年11月中旬,某市统计局对全市2000名18-65周岁的常住居民进行了有关“双11”网购情况的电话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7.5%的受访者参与了2018年“双11”的网购,其中64.4%的男性和67.2%的女性表示“有实际购物需求”是其参与“双11”网购的原因之一。

    该市参与2018年“双11”网购的受访者中,选择3种网购原因的占比至多为:

    A.30.8%
    B.46.2%
    C.64.1%
    D.66.1%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计算中集合类。
    第二步,定位图1。
    第三步,限选三项即为可选一项,可选两项,可选三项。可选一项+可选两项+可选三项=100%,可选一项+2×可选两项+3×可选三项=0.6%+7.5%+10.6%+11.4%+12.4%+19.3%+64.5%+66.1%=192.4%,现要求选择3种原因占比最多的,联立两式并让可选两项为最小0,可得可选三项=46.2%。
    因此,选择B选项。

  • 第4题:

    S市统计局在该市范围内,抽取3000名18~70周岁且在2013年有过网购经历的居民,以入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2013年人均网购次数为19.4次。从分组情况看,有三类人群使用网购相对频繁:一是年轻群体。35岁以下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为25.5次;二是较高学历的群体,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大专学历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分别是27.3次和21.8次;三是中高收入群体,个人月收入为10000元以上和5000~10000元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分别是31.0次和26.0次。此外,女性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为21.1次,比男性受访者高出3.8次。2013年该市网购10类主要商品和服务的受访者占比情况如下图。受访者中女性所占的比例约为( )


    A.71.2% B.55.3% C.65.7% D.44.7%

    答案:B
    解析:
    设受访者中女性所占的比例为x。根据资料“受访者2013年人均网购次数为19.4次”“女性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为21.1次,比男性受访者高出3.8次”,可列方程为3000x×21.1+3000×(1-x)×(21.1-3.8)=3000×19.4,解得x≈55.3%。

  • 第5题:

    S市统计局在该市范围内,抽取3000名18~70周岁且在2013年有过网购经历的居民,以入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2013年人均网购次数为19.4次。从分组情况看,有三类人群使用网购相对频繁:一是年轻群体。35岁以下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为25.5次;二是较高学历的群体,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大专学历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分别是27.3次和21.8次;三是中高收入群体,个人月收入为10000元以上和5000~10000元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分别是31.0次和26.0次。此外,女性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为21.1次,比男性受访者高出3.8次。2013年该市网购10类主要商品和服务的受访者占比情况如下图。


    下列群体中,2013年人均网购次数最多的是( )


    A.35岁以下的受访者 B.个人月收入为10000元以上的受访者
    C.大专学历的受访者 D.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

    答案:B
    解析:
    由资料第二段可知,2013年人均网购次数分别为:35岁以下的受访者25.5次,个人月收入为10000元以上的受访者31.0次,大专学历的受访者21.8次,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27.3次;最多的是B项。

  • 第6题:

    S市统计局在该市范围内,抽取3000名18~70周岁且在2013年有过网购经历的居民,以入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2013年人均网购次数为19.4次。从分组情况看,有三类人群使用网购相对频繁:一是年轻群体。35岁以下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为25.5次;二是较高学历的群体,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大专学历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分别是27.3次和21.8次;三是中高收入群体,个人月收入为10000元以上和5000~10000元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分别是31.0次和26.0次。此外,女性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为21.1次,比男性受访者高出3.8次。2013年该市网购10类主要商品和服务的受访者占比情况如下图。


    受访者中,在2013年网购了缴费充值服务的人数为网购图书音像人数的( )

    A.1.6倍 B.2.1倍
    C.2.5倍 D.3.0倍

    答案:B
    解析:
    由图可知,2013年网购缴费充值服务的受访者占比为36.8%,网购图书音像的受访者
    占比为17.8%,则网购了缴费充值服务的人数为网购图书音像人数的(倍)。

  • 第7题:

    随着阿里巴巴集团全球化战略的推进,2015年“双11”也主打全球化。有2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个海外大牌参与营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参与网购,实现了“全球买、全球卖”。这主要体现了()。
    ①贸易的全球化
    ②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③资本的全球化
    ④网购已成为商品交易的最主要的渠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
    “全球买,全球卖”直接体现了贸易的全球化,所以①入选;阿里巴巴不仅在国内搞“双11”活动,在国外也同时进行,体现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发展经济,所以②人选;③资本的全球化在本题中未体现,④的说法有误,不选。故本题选A。

  • 第8题:

    “双11”网购的火热体现了()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

    • A、创新需求
    • B、投资需求
    • C、消费需求
    • D、要素需求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如何避免网购的风险?()

    • A、减少网购次数就没风险了
    • B、风险大不要网购
    • C、到有网上经营许可证和红盾标志的正规网站购物
    • D、收到网购货物后不验货直接签收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很多人认为网购不靠谱,芝加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对1.9万名在2010~2013年有过网购经历的美国人进行在线调查后发现,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货物是通过网购买到的;这些被调查对象对所购商品的总的满意度远高于平均水平。这项调查表明,网购是很靠谱的。如果以下陈述为真,哪一项最有力地质疑了上述结论()

    • A、仍遵循传统的线下购物方式的人,不是年龄特别大就是特别年轻
    • B、该项研究背后的资助者是某家购物网站
    • C、被调查对象进行网购的时间比较短
    • D、与网购相比,逛超市和商场是购物更为常见的途径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单选题
    近年来,网络购物大面积普及,销售规模增长迅猛。2012年,我国网络零售额超过1.3万亿元,同比增长67.5%,增速约为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4.7倍。今年“双11”电商促销,阿里集团单日交易额达350亿元,让更多的人见证了网购的能量。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网购能实现多种方式就业,彻底解决就业难问题

    B

    网购的能量丰富商品流通,体现了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C

    开网店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其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D

    网购减少了商品流通环节,创造了更大价值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双11”网购的火热体现了()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
    A

    创新需求

    B

    投资需求

    C

    消费需求

    D

    要素需求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S市统计局在该市范围内,抽取3000名18~70周岁且在2013年有过网购经历的居民,以入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2013年人均网购次数为19.4次。从分组情况看,有三类人群使用网购相对频繁:一是年轻群体。35岁以下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为25.5次;二是较高学历的群体,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大专学历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分别是27.3次和21.8次;三是中高收入群体,个人月收入为10000元以上和5000~10000元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分别是31.0次和26.0次。此外,女性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为21.1次,比男性受访者高出3.8次。2013年该市网购10类主要商品和服务的受访者占比情况如下图。


    不能从上述资料推出的一项是( )

    A.受访者中在2013年网购了日用化妆品的人数是1191人
    B.2013年该市个人月收入为5000~10000元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是26.0次
    C.2013年该市网购家用电器、图书音像的受访者占比之差是10.2%
    D.2013年该市大专及以上学历受访者的人均网购次数是24.6次

    答案:D
    解析:
    由图可知2013年网购日用化妆品的受访者占比为39.7%,而受访者共3000人,故网购日用化妆品的受访者人数为3000×39.7%=1191(人),A项正确。
    由资料“个人月收入为10000元以上和5000~10000元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分别是31.0次和26.0次”可知,B项正确。
    由图可知,2013年网购家用电器、图书音像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28.0%和17.8%,二者相差28.0%-17.8%=10.2%,C项正确。
    D项,资料中分别给出了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大专学历受访者的人均网购次数,并不能简单由二者的平均数得出大专及以上学历受访者的人均网购次数,D项错误。

  • 第14题:

    2018年11月中旬,某市统计局对全市2000名18-65周岁的常住居民进行了有关“双11”网购情况的电话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7.5%的受访者参与了2018年“双11”的网购,其中64.4%的男性和67.2%的女性表示“有实际购物需求”是其参与“双11”网购的原因之一。

    该市恰有551名受访者2018年“双11”网购的商品类别是:

    A.服饰类
    B.家电及电子产品
    C.食品饮料
    D.母婴及儿童用品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求比重问题。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8年11月中旬,某市统计局对全市2000名18—65周岁的常住居民进行了有关‘双11’网购情况的电话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7.5%的受访者参与了2018年‘双11’的网购”及图2。
    第三步,根据部分量=整体量×比重和比重=部分量/整体量,这551名受访者占比为

    结合图2与服饰类占比相同。
    因此,选择A选项。

  • 第15题:

    根据以下资料
    2011年我国网上购物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全年网购总额达到8090亿元,比2010年增长72.90%,占到了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4.46%;网购人数达到2.12亿,比2010年增长14.59%,占到2011年全部网民数的41.50%,比2010年提高了 0.9个百分点。某调查机构选取4大区域中最具代表性的30个城市为目标调查地,调査数据显示,2011年这30个城市共有8626万个网购消费者,网购总额占到当年全国网购总额的44.67%。服装是网上购买人数和购买金额均最多的商品类别。2011年中国服装网购市场总额为全年网购总额的33.00%,年增长 率高于总体网购市场增长率20.60个百分点。

    2011年上述表格中所列购物网站中,有2个以上区域市场比其抽样市场平均份额高10个百分点的是:

    A.A网站
    B.B网站
    C.C网站
    D.D网站

    答案:A
    解析:
    此题题干存在问题,表格中的数据无法体现“高10个百分点”。只考虑“2个以上”区域市场比其抽样市场平均份额“高”,表格中符合要求的只有A网站。

  • 第16题:

    2018年11月中旬,某市统计局对全市2000名18-65周岁的常住居民进行了有关“双11”网购情况的电话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7.5%的受访者参与了2018年“双11”的网购,其中64.4%的男性和67.2%的女性表示“有实际购物需求”是其参与“双11”网购的原因之一。

    该市参与2018年“双11”网购的受访者中,男、女人数的比值最接近:

    A.0.47
    B.0.51
    C.0.59
    D.0.65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值计算问题,利用十字交叉法。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8年11月中旬,某市统计局对全市2000名18—65周岁的常住居民进行了有关‘双11’网购情况的电话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7.5%的受访者参与了2018年‘双11’的网购,其中64.4%的男性和67.2%的女性表示‘有实际购物需求’是其参与‘双11’网购的原因之一”。图1中显示有实际购物需求的受访者占比为66.1%。
    第三步,受访者=男性受访者+女性受访者,已知整体和部分对应的比重,用比重十字交叉可得男性受访者和女性受访者的比值为:

    因此,选择D选项。

  • 第17题:

    2018年11月中旬,某市统计局对全市2000名18-65周岁的常住居民进行了有关“双11”网购情况的电话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7.5%的受访者参与了2018年“双11”的网购,其中64.4%的男性和67.2%的女性表示“有实际购物需求”是其参与“双11”网购的原因之一。

    该市受访者中,参与2018年“双11”网购的与未参与的相差:

    A.100人
    B.114人
    C.120人
    D.131人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的求部分量问题。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8年11月中旬,某市统计局对全市2000名18—65周岁的常住居民进行了有关‘双11’网购情况的电话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7.5%的受访者参与了2018年‘双11’的网购”。
    第三步,在受访者中,有47.5%的受访者参与网购,则有1-47.5%的未参与。整体量一致,则部分量差值=整体量×比重差值,代入数据可得2000×(1-47.5%-47.5%)=2000×5%=100(人)。
    因此,选择A选项。

  • 第18题:

    某网购平台发布了一份网购调研报告,分析亚洲女性的网购特点。分析显示,当代亚洲女性在网购服饰、化妆品方面的决定权为88%,在刚购家居用品方面的决定权为85%。研究者由此认为,那些喜爱网购的亚洲女性在家庭中拥有更大的控制权。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结论?

    A. 喜爱网购的亚洲女性的网购支出只占其家庭消费支出的25%
    B. 亚洲女性中,习惯上网购物的人数只占女性总人数的30%左右
    C. 亚洲女性在购买贵重商品时往往会与丈夫商量,共同决定
    D. 一些亚洲女性经济不独立,对家庭收入没有贡献

    答案:C
    解析:
    论点:研究由此认为,那些喜爱网购的亚洲女性在家庭中拥有更大的控制权。要选择削弱的。A项说的是网购支出占家庭消费比例的事情,与论点无关,排除,B项说的是网购的亚洲女性的人数问题,30%的人也可以有决定权不能削弱。C项说在网购的时候还要和丈夫商量,说明不能单独决定,没有绝对控制权,削弱,D项说的是经济不独立的事情,经济不独立不一定就没有控制权,排除。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 第19题:

    随着阿里巴巴集团全球化战略的推进,2015年“双11”也主打全球化。有2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个海外大牌参与营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参与网购,实现了“全球买、全球卖”。这主要体现了()。
    ①贸易的全球化
    ②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③资本的全球化
    ④网购已成为商品交易的最主要渠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
    “全球买,全球卖”直接体现了贸易的全球化,①入选;阿里巴巴不仅在国内搞“双11”活动.在国外也同时进行,体现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发展经济,②入选;③资本的全球化在本题中未体现;④说法有误,不选。

  • 第20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支付的不断完善,加上物流业的配套建设,网上购物方式获得更多人的青睐。来自阿里集团的数据显示,2013年11月11日,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支付宝成交额达350.19亿元,刷新2012年“双十一”创下的191亿元的纪录。作为一个正在发展的产业,网购不仅直接产生了美术设计、网购服务、仓储、配送、系统开发等行业,而且还催生了网模、职业砍价师、网购推销员等新兴衍生职业。结合材料,运用“生产与消费”的有关知识,分析网购这一经济现象的积极作用。


    正确答案: ①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网购消费方式受到人们青睐,拉动网购业的发展。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网购形成的新的消费需求,对商品销售业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网购直接产生了美术设计等行业。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网购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催生了新兴职业,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 第21题: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购物也悄然进入人们的生活,快捷便利、信息量大、价格相对低廉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网购时应注意().

    • A、网购是绝对安全的
    • B、网购是绝对不安全的
    • C、到标有网上销售经营许可证号码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红盾标志,并可点击进入查询的正规购物网站购物是安全的
    • D、远离网购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某网购平台发布了一份网购调研报告,分析亚洲女性的网购特点。分析显示,当代亚洲女性在网购服饰、化妆品方面的决定权为88%,在网购家居用品方面的决定权为85%。研究者由此认为,那些喜爱网购的亚洲女性在家庭中拥有更大的控制权。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结论?()

    • A、喜爱网购的亚洲女性的网购支出只占其家庭消费支出的25%
    • B、亚洲女性中,习惯上网购物的人数只占女性总人数的30%左右
    • C、亚洲女性在购买贵重商品时往往会与丈夫商量,共同决定
    • D、一些亚洲女性经济不独立,对家庭收入没有贡献

    正确答案:A

  • 第23题:

    单选题
    不能从上述资料推出的一项是:
    A

    2015年该市网购服饰类、保健类的受访者占受访者之比的差是28.4个百分点

    B

    2015年该市男性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为17.3次

    C

    受访者中在20 1 5年网购了缴费充值服务的人数是1840人

    D

    2015午该市大专及以上学历受访者的人均网购次数是24.6次


    正确答案: 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