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全国多个大城市举办地球熄灯一小时节能活动,经过几年的时间扩展到了全球80多个国家,对于这项活动你怎样看待。

题目
近年来在全国多个大城市举办地球熄灯一小时节能活动,经过几年的时间扩展到了全球80多个国家,对于这项活动你怎样看待。


相似考题
更多“近年来在全国多个大城市举办地球熄灯一小时节能活动,经过几年的时间扩展到了全球80多个国家,对于这项活动你怎样看待。”相关问题
  • 第1题:

    口语交际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特定的时间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6月21日晚8:30~9:30,亚洲多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将熄灯一小时。围绕这项倡议,我们班将组织一次口语交际活动。

    ⑴语文科代表问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我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2分)⑴示例:6月21日晚8:30~9:30,全球将熄灯一小时,你参与吗?如果参与的话,在那一小时里你做什么?⑵示例:我参与。我将关掉灯,打开心门,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这一小时的快乐与心得。说明:问、答各1分,但不能答非所问。

  • 第2题: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家庭及商户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1小时。“地球一小时”能减少的用电量主要来自照明用电。据统计,照明用电量约占用电总量的12%,其中只有部分用户参与熄灯活动。因此,在活动中减少的电能消耗量是微乎其微的。有市民据此认为,“地球一小时”并没有取得什么实际的效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市民的看法?

    A.每年“地球一小时”活动所节省的用电量可供一个大型城市用电三天
    B.“地球一小时“造成短时间内用电骤减给电网管理带来困难
    C.尽管现在参与活动的人数有限,但是将来参与人员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D.地球一小时的目的是呼吁人们节约能源,保护地球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地球一小时”并没有取得什么实际的效果。
    论据:照明用电量约占用电总量的12%,其中只有部分用户参与熄灯活动。因此,在活动中减少的电能消耗量是微乎其微的。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反向论据。每年“地球一小时”活动所节省的用电量可供一个大型城市用电三天,举例说明该活动确实取得了实际效果,具有削弱作用。
    B项:无关选项。“地球一小时”会给电网管理带来困难,与其是否取得实际效果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不明确项。将来参与人员的比例增大,不意味着“地球一小时”的效果一定会好,不具有削弱作用。
    D项:无关选项。地球一小时的目的是呼吁人们节约能源,与其在减少电能消耗量方面是否有效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 第3题:

    全国性的节能宣传活动最早开始于1979年10月,从1980年起,每年举办节能宣传周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的节能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1999年12月2日,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科学家在北京召开了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活动属性用于扩展对该活动的描述,并识别出活动的多个组成部分。在项目早期阶段,活动属性的实例是()。

    • A、活动编码
    • B、活动描述
    • C、紧前活动和紧后活动
    • D、活动名称

    正确答案:D

  • 第6题:

    2010年,长沙正式加入“地球一小时”活动。“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 A、第一个星期六
    • B、第一个星期日
    • C、最后一个星期六
    • D、最后一个星期日

    正确答案:C

  • 第7题:

    2011年3月26日晚,我国86个城市的众多社区、企业、学校熄灯一小时,参与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全球环保活动。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能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性的物质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全国性的节能宣传活动最早开始于1979年10月。根据国务院第6次节能办公会议的精神,从()起,每年举办“节能宣传周活动”


    正确答案:1991年

  • 第9题:

    全球84个国家上千座城市约10亿人在当地晚上()开展接力关灯一小时活动,即地球一小时,是在()。

    • A、18:302009-3-28
    • B、20:302009-5-12
    • C、18:302009-5-12
    • D、20:302009-3-28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单选题
    2010年,长沙正式加入“地球一小时”活动。“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A

    第一个星期六

    B

    第一个星期日

    C

    最后一个星期六

    D

    最后一个星期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某局有举办七一活动的传统,但近年来员工的积极性不高,今年七一又要到了,恰逢十八大之后的第一次七一,单位打算再次举办七一活动,要求主题鲜明,内容有特色,务实简单,全民参与。假如你是活动的负责人,你打算怎么开展?

    正确答案: 第一,此次七一活动恰逢十八大之后,单位对此次活动要求主题鲜明,内容要有创新,是我*单位当前最重要的活动,现将活动交给我来执行,我一定竭尽全力按照单位的统一要求和同志们对此次活动的需要,从共赢的角度做好此次活动。
    第二,我要根据此次活动的具体要求,如紧贴十八大报告精神和单位实际工作需要,并在具体的执行方式上增加趣味感来制定这次活动的方案,并将试行方案请有经验的同事进行请教,最后上交领导进行审阅,在得到领导的同意后,我会领取必要的资金,准备必要的物资,进行前期准备。
    第三,我会带领此次活动的其他工作人员按照我们制定方案对此次活动进行宣传,将活动的积极意义和趣味性让单位的广大同志能够了解。同时在此次活动的具体执行中,我们可以对一些文艺表演,如:小品、相声、歌舞等进行评比,优胜者可以给予适当荣誉奖励和小礼品,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同时将我们此次活动的教育意义和宣传意义穿插在活动中,用大家喜闻乐见形式达到我们宣传的目的,并在节目结束后,听取同事对此次活动的意见,为今后类似的活动积累更成熟的经验,此次活动完成后我会形成一个详实的书面材料向领导进行汇报。
    第四,七一活动我单*位每年都要举办,但今年因为是十八大之后要求新颖并紧跟时代主题,所以在具体执行上需要很多的创新工作,我相信在我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圆满完成此次七一活动,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增强我*单位各位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我国首次节能宣传周活动何时在全国各地开展,2007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于何时举办?

    正确答案: 1991年10月
    6月10日-6月16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等30多个城市积极参与2010年“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全球有6000多个城市10多亿人共同参与。这说明

    ①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关键靠科技

    ③节能减排已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④倡导低碳生活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2013年3月23日,全球许多国家都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活动主题为“我做绿口客”“环保七选一”“每周一起来”。

    “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针对的问题是(  )。

    A.酸雨蔓延
    B.水污染严重
    C.全球气候变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C
    解析:
    “地球一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

  • 第15题:

    请论述你是怎样看待经济全球化这一现象的。


    正确答案: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经济贸易障碍不断减弱,从而导致各种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国家自由流通和优化配置的状态、过程。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资本的国际化、市场的国际化、金融和贸易的国际化,同时,全球的贸易规则也日趋统一。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所有的国家都有利有弊。首先,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它们主导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分享了全球化进程中的主要好处。但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也有不利影响。如发达国家企业为降低成本,获取高利润,远离劳动成本高的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广泛投资设厂,导致发达国家某些产业“空心化”,失业率增加。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人员的国际流通,各国边界控制相应减弱,非法移民、毒品贩卖、国际恐怖主义等有组织犯罪对发达国家的冲击增大等。其次,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是有利有弊。经济全球化降低了国际贸易壁垒,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增长;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向外转移的机会,加速自己的工业化进程,使自己产业结构不断改善;国际资本流动加速和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引进更多资金和技术,促进本国经济繁荣。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还意味着挑战和风险。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受到主要是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的约束和制约,为此要付出一些代价;国民经济对外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将使发展中国家易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迅速开放国内市场,使外国货物大批涌入,会强烈冲击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国际短期资本大量涌入,也大大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有被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组织控制的危险等。
    (3)、发展中国家要在经济全球化中趋利弊害。发展中国家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积极参加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时,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安全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趋利弊害。尤其要加强和扩大南南合作,争取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调整。

  • 第16题: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的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大家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3月27日20时30分,2010年“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相继拉开了序幕。“地球一小时”活动() ①呼吁和培养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与习惯 ②说明资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③体现了大家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④开展的时间太短,没什么效果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我国首次节能宣传周活动何时在全国各地开展,2007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于何时举办?


    正确答案: 1991年10月
    6月10日-6月16日

  • 第18题: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号召全球政府、企业及个人在()的20:30-21:30熄灯一小时,呼吁每个人作出积极的改变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天也被称为“世界熄灯日”

    • A、3月27日
    • B、3月28日
    • C、6月10日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全球80多个国家3000座城市于当地时间2009年3月28日20时30分起熄灯一小时。上海(31°N,121°E)、巴黎(48°N,2°E)、悉尼(32°S,151°E)、圣保罗(23.5°S,48°W)四城市加入了全球熄灯一小时活动。以上四城市熄灯按由先到后排序正确的是()

    • A、上海、巴黎、悉尼、圣保罗
    • B、悉尼、上海、巴黎、圣保罗
    • C、圣保罗、巴黎、上海、悉尼
    • D、圣保罗、悉尼、巴黎、上海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疟疾在世界上多少个国家和的地区流行,全球约有多少人口都有患病的危险()

    • A、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40%的人口
    • B、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30%的人口
    • C、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40%的人口
    • D、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40%的人口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单选题
    2012年3月31日20:30~21:30,“地球一小时”再次来临,它将引发全球城市、企业和个人的自愿参与。2012年地球一小时的主题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位环保家。中国124座城市加入“地球一小时”环保熄灯活动,创下历史新高。请你从消费观角度,为本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正确答案: C
    解析: “地球一小时”活动旨在引导人们树立环保意识。根据题干指向“消费观”,可选出C项。A、B、D三项不符合这一活动的主题。

  • 第22题:

    单选题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而提出的一项倡议,这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的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A

    “地球一小时”活动2月份举行

    B

    “地球一小时”活动可自愿参加

    C

    举办这个活动是为了减少光污染

    D

    “地球一小时”活动已有多年历史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你们在乡镇推广高产节能技术,群众不积极,你该怎样推广这项技术?

    正确答案: 高产节能技术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借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社会各方力量,以农业科技入户和种植示范户为载体,坚持“集约项目、集中力量、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和提高效益”的原则,突出提高农业科技集成技术应用率,提高种粮效益,通过典范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提升乡镇综合能力。
    虽然推广高产节能技术初期,群众的投入要比以往有所加大,但是高产节能技术的收益也要远远大于以往的普通技术,所以总体来看,推广高产节能技术之后群众的收益是要比之前大幅度增加的。如果群众初期自己拿不出太多的资金,乡镇政府也会积极协助帮忙解决初期资金的问题,等群众获得收益之后在返还即可。另一方面有些群众可能觉得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害怕自己无法获得预期的收益。对于这个问题,乡镇政府则会组织技术指导服务。实行县、乡行政人员分片包干和专家技术指导责任到人到田的责任制。分季节、分层次抓好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