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2003年,某省一次能源生产量为2223.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7%,增速提高1.4个百分点,与1996年相比年均增长1.2%。多年来我省原煤产量一直在2500万吨左右徘徊,且后备资源有限,2006年原煤生产量为 2760.万吨,比上年增长168.5万吨,为近年产量较高年份,原油多年来一直维持在一百多万吨的水平。2003年生产量为166.4万吨,增长9.4万吨,天燃气生产量为0.3亿立方米,增长0.1亿立方米,一次能源自给率为 20.1%,已下跌至10年来最低点,其中原煤

题目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2003年,某省一次能源生产量为2223.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7%,增速提高1.4个百分点,与1996年相比年均增长1.2%。多年来我省原煤产量一直在2500万吨左右徘徊,且后备资源有限,2006年原煤生产量为 2760.万吨,比上年增长168.5万吨,为近年产量较高年份,原油多年来一直维持在一百多万吨的水平。2003年生产量为166.4万吨,增长9.4万吨,天燃气生产量为0.3亿立方米,增长0.1亿立方米,一次能源自给率为 20.1%,已下跌至10年来最低点,其中原煤自给率为25.9%,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原油自给率仅为9.7%,下降1.7个百分点。 2003年,全省能源加工转换企业能源投入总量为8642.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 16.7%,二次能源生产总量为5359.2万吨标准煤,增长17.3%。原煤用于加工转换的总量为 7902.4万吨,比上年增长14.5%,占全省原煤消费总量的74.1%,其投入量的81.2%,是作为电煤用于火力发电,产出电力133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3%。 2003年全省原油加工量为1677.8万吨,比上年增长22.2%。其中:产出汽油255.2万吨,柴油434万吨,燃料油155.2万吨,液化石油气89万吨和石油制品571.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6.2%、16.6%、37.2%、7%和11.9%。
根据材料推测,100万吨标准煤用于火力发电,可以产出电力( )。


A. 15.4亿千瓦时
B. 16.9万吨标准煤
C. 20.8万吨标准煤
D. 大于20.8万吨标准煤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相关问题
  • 第1题:

    (二)仔细阅读资料,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根据给定资料,请概括出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要求:分条作答,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15分)


    正确答案:
    1.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有:
    (1)药品价格虚高问题严重。药品生产低水平重复,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使整个医药市场成为买方市场,导致竞争无序,哄抬药价。 。
    (2)诊疗行为不规范,滥检查、开大处方、开责药、收红包、开单提成的现象屡禁不止。医疗卫生产品并非纯公共产品,有外部性,也有内部性,最大特点在于信息不对称。
    (3)医疗服务收费不合理。某些医疗机构自立项目、自定标准收费、擅自提高标准收费、肢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
    (4)医疗保障制度亟需完善。不少地方还没有实行医疗保障改革,人们看病难。
    (5)农民群众看病难,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不少病人长途跋涉,异地就医,增加了就医困难和经济负担。

  • 第2题: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量和价格资料如下表:根据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商品的销售量指数为( )。

    A.118.56%

    B.103.33%

    C.125.00%

    D.112.50%


    正确答案:A
    (1)

  • 第3题:

    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2007年我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颁及其增长速度

    2007年我国对韩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约比上年增长


    A. 15.6%
    B. 19.1%
    C. 26.1%
    D. 44.2%

    答案:B
    解析:
    出口额增长率为26.1%,进口额增长率为15.6%,则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应该在两者之间,结合选项,故答案为B。

  • 第4题:

    针对下列图、表或文字回答问题。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你可以在题本上运算。
    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2006—2013年间,有几年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较前一年增长超过500万人?( )


    A. 2
    B. 3
    C. 4
    D. 5

    答案:A
    解析:
    通过观察图,科技人力资源总量2005-2013年数据分别为:3510、3840、4240、4700、5190、5700、6300、6742、7105。用现期量-基期量即可知道增长量是否超过500万,只有2010年、2011年增长量超过500万。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 第5题:

    共用题干
    下面为银行2010年12月31日的资本充足率情况表: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机构是()。
    A:中国证监会
    B:中国保监会
    C:中国人民银行
    D:中国银监会

    答案:A,B,C,D
    解析:
    附属资本包括普通准备金和长期次级债务,本题中的附属资本=贷款呆账准备+投资风险准备+长期金融债=500+200+700=1400亿元。
    核心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1400+600+400+300=2700亿元。
    资本充足率是资本净额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本题中资本充足率=(1400+2700-100-400)/60000=6%。
    增加普通准备金能增加附属资本,从而提高资本充足率;而减少未分配利润和长期次级债务,都降低了资本充足率;减少信用贷款,即减少了风险资产,也能提高资本充足率。
    四项皆是。

  • 第6题:

    共用题干
    下面为银行2010年12月31日的资本充足率情况表: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
    A:6%
    B:6.17%
    C:6.67%
    D:6.8%

    答案:A
    解析:
    附属资本包括普通准备金和长期次级债务,本题中的附属资本=贷款呆账准备+投资风险准备+长期金融债=500+200+700=1400亿元。
    核心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1400+600+400+300=2700亿元。
    资本充足率是资本净额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本题中资本充足率=(1400+2700-100-400)/60000=6%。
    增加普通准备金能增加附属资本,从而提高资本充足率;而减少未分配利润和长期次级债务,都降低了资本充足率;减少信用贷款,即减少了风险资产,也能提高资本充足率。
    四项皆是。

  • 第7题:

    现有四条船排队等候一个泊位进行装卸作业。船和港口有关资料如下: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B
    解析:
    纯装卸货物时间=实际载重量÷昼夜装卸效率。对应各船求得纯装卸货物时间T分别为:1.9天、1.6天、2.9天和2.2天。

  • 第8题: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某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如下面双代号网络计划所示(时间单位:天)。

    在该网络计划中,工作F的总时差为(  )天。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
    F的总时差=I的开始时间-F的最早完成时间,Ⅰ的最早开始时间=总工期-I的持续时间=19-6=13,F的最早完成时间=4+5=9,所以F的总时差=13-9=4(天)。

  • 第9题:

    共用题干
    某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如下面的双代号网络计划所示(时间单位:周)。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工程项目的工期为()周。
    A:15
    B:17
    C:19
    D:21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的紧前工作和紧后工作。紧排在本工作之前的工作称为紧前工作,紧排在本工作之后的工作为紧后工作。
    此题考查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的工期计算。8+6+5=19(周);5+5+6=16(周);4+5=9(周)。其中最大值为19(周)。
    此题考查关键路线。关键工作指的是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总时差最小的工作。关键路线指的是自始至终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路线,或路线上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路线。网络图上的关键路线可由双线或粗线标注。
    此题考查总时差的计算。总时差可以用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减去最早开始时间。
    此题考查时间参数。最早开始时间等于各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 第10题: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73-75题
    根据下列国内生产总值表(单位:亿元)回答以下三题。

    73生产总值Y的金额为(  )亿元。

    A.25.2
    B.24.8
    C.33.0
    D.19.2

    答案:C
    解析: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其中,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最终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出。故生产总值Y=18+(4-0.1)+7+4.1=33.0(亿元)。

  • 第11题:

    某县统计局在工作中发现该县某企业的统计指标存在故意少报问题,遂向该单位发出《执法检查查询书》。该单位对查询书不予理睬,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被查询的有关问题。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上述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 A、拒报统计资料
    • B、虚报统计资料
    • C、瞒报统计资料
    • D、伪造统计资料

    正确答案:A,C

  • 第12题:

    单选题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以黑龙江大豆种植成本为例,大豆种植每公顷投入总成本8000元,每公顷产量1.8吨,按照4600元/吨销售。据此回答下列两题。黑龙江大豆的理论收益为()元/吨。
    A

    145.6

    B

    155.6

    C

    160.6

    D

    165.6


    正确答案: B
    解析: 题中,大豆的种植成本为4444.4元/吨,理论收益=售价-成本=4600-4444.4=155.6(元/吨)。

  • 第13题: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某公司工人月工资水平分组情况如下:根据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数列中工人数是( )。

    A.频数

    B.变量

    C.变量值

    D.分组标志


    正确答案:A
    (1)被踢所考核的知识点为“频数”,《统计基础知识-9统计实务(2013版)》的第三章对此知识点有详细阐述。频数是指分配数列中各组的单位数,也称次数。

  • 第14题: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某商场三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给资料可计算得到( )。

    A.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B.个体指数

    C.质量指标综合指数

    D.总指数


    正确答案:ABCD
    (1)本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为“个体指数、总指数、综合指数的定义”,《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012版)》的第99页和第102页对此知识点有详细阐述。个体指数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个别事物变动的情况。总指数综合反映某种事物包括若干个别事物总的变动情况。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形式,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而形成的指数。分为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和质量指标综合指数。

  • 第15题:

    针对下列图、表或文字回答问题。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你可以在题本上运算。
    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下列时间段中,哪个时间段内每万人口中科技人力资源数年均增速最慢?( )

    A. 2005—2010年
    B. 2006—2011年
    C. 2007—2012年
    D. 2008—2013年

    答案:D
    解析:
    观察4个选项,发现时间段都是一样的,均为5年,因此比较年均增速可以灵活比较末期与初期的增速即可。观察图,2005-2013年数据分别为268、292、321、354、389、425、468、498、522,发现2013年相对于2008年增速最慢。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 第16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全国福利彩票销售额增长率是:

    A.26.3%
    B.27.0%
    C.27.5%
    D.28.0%

    答案:D
    解析:
    由条形可知,2010年全国福利彩票销售额增长率为28%,选D。

  • 第17题:

    (二)根据下面表格所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根据表中调查资料,J省城镇居民家庭就业人口比例随时间推移:

    A.不断下降
    B.不断上升
    C.无明显变化趋势
    D保持不变

    答案:A
    解析:
    城镇居民家庭就业人口比重即平均每户就业率,从表中数据可以直接得出。故选A。

  • 第18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该单位共有职工( )名。

    A. 25
    B. 45
    C. 50
    D. 5.5

    答案:C
    解析:

  • 第19题:

    现有四条船排队等候一个泊位进行装卸作业。船和港口有关资料如下: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各船的载重量利用率为(  )。


    答案:A
    解析:
    货船载重量利用率分为:①发航载重量利用率,表示船舶离开港口时定额吨位的利用程度;②运距载重量利用率反映船舶在一定的行驶距离内货船的定额吨位的平均利用程度。本题所求的载重量利用率即指发航装载率=实际载重量÷定额载重量。对应各船求得载重量利用率分别为:95%、100%、96.67%和91.67%。

  • 第20题:

    共用题干
    某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如下面的双代号网络计划所示(时间单位:周)。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该网络计划中,工作F的总时差为()周。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的紧前工作和紧后工作。紧排在本工作之前的工作称为紧前工作,紧排在本工作之后的工作为紧后工作。
    此题考查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的工期计算。8+6+5=19(周);5+5+6=16(周);4+5=9(周)。其中最大值为19(周)。
    此题考查关键路线。关键工作指的是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总时差最小的工作。关键路线指的是自始至终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路线,或路线上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路线。网络图上的关键路线可由双线或粗线标注。
    此题考查总时差的计算。总时差可以用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减去最早开始时间。
    此题考查时间参数。最早开始时间等于各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 第21题: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某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如下面双代号网络计划所示(时间单位:天)。

    该工程项目的工期为(  )天。

    A.15
    B.14
    C.19
    D.21

    答案:C
    解析:
    关键线路的持续时间最长,计算得出持续时间为19天。

  • 第22题: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73-75题
    根据下列国内生产总值表(单位:亿元)回答以下三题。

    75社会总投资,的金额为(  )亿元。

    A.26
    B.34
    C.12
    D.14

    答案:D
    解析: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向,包括消费、资本形成、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部分。故社会总投资,的金额=33-21-(10-12)=14(亿元)。

  • 第23题: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以黑龙江大豆种植成本为例,大豆种植每公顷投入总成本8000元,每公顷产量1.8吨,按照4600元/吨销售。据此回答下列两题。黑龙江大豆的理论收益为()元/吨。

    • A、145.6
    • B、155.6
    • C、160.6
    • D、165.6

    正确答案:B

  • 第24题:

    单选题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问题:黄金现货价格为300元,3个月的存储成本(现值)为6元,无风险年利率为4%(连续复利计息),据此回答问题。3个月后到期的黄金期货的理论价格为()元。
    A

    B. C. D.

    B

    C. D.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