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印度洋上的地震和海啸,再次让人类领教了大自然的威力。尽管我国的海区外岸有很多成串的岛屿、暗礁环绕,形成了一道抵抗海啸的天然屏障,但依然要居安思危。我国由于距离海岸很远,有时深海发生的地震没有直接给我国造成损失,但地震引发的海啸却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海啸波可以以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在海洋中长距离传播,形成几十米高的涌浪。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论点是()。 A. 地震和海啸警示世人瞩目深海大洋 B. 印度洋的地震和海啸警示我国要加快深海大洋研究 C. 地震引起的海啸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 D. 自然灾害是

题目
发生在印度洋上的地震和海啸,再次让人类领教了大自然的威力。尽管我国的海区外岸有很多成串的岛屿、暗礁环绕,形成了一道抵抗海啸的天然屏障,但依然要居安思危。我国由于距离海岸很远,有时深海发生的地震没有直接给我国造成损失,但地震引发的海啸却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海啸波可以以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在海洋中长距离传播,形成几十米高的涌浪。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论点是()。

A. 地震和海啸警示世人瞩目深海大洋
B. 印度洋的地震和海啸警示我国要加快深海大洋研究
C. 地震引起的海啸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
D. 自然灾害是残酷无情的

相似考题

2.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2~6 题。海啸是海底地壳突然起伏引起的海浪。只要海底发生断层位移,就会造成海水运动,产生一连串的海浪,并能以每小时800公里以上的速度横穿整个大洋。它在横扫海洋时还可以获得更大的威力,因此经常会在离[ ]非常远的地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虽然海啸的威力很大,人们在海上却很难察觉到它们。香港天文台的负责人黄永德说:“如果你在船上航行,甚至可能都感觉不到海啸经过,只有当它接近海岸并到达浅水域时,才会变得汹涌。这时,波浪的高度可能是平常的十倍。”当海啸在海槽上形成时,只有几厘米或几米高,进入海岸线浅滩时,其速度会减慢,但高度会增加,冲到海岸时能高达30到50米。虽然山崩和火山爆发也可能导致海啸,但是发生海啸最普遍的原因是海底地震,尤其是像太平洋这样地壳板块运动剧烈的区域。由于地震波在地球上的传播速度快于海潮在海上推进的速度,地震监测系统就可以在地震发生时,计算它的强度和位置,便于地震学家预告哪些地方可能遭到海啸。苏格兰地震学家戴维?布斯说,2004年年末在印度尼西亚附近发生的海啸没有任何征兆,以每小时500公里的速度袭击了印度洋周围地势偏低的地区,这就是为什么死亡人数众多的原因。他强调说,尽管海啸的运动速度非常快,但是“如果建立一个尖端的预警系统的话,就来得及发出警告”。太平洋地区发生灾难性海啸的情况比较普遍,相关国家对预警系统价值的认识也比较到位。澳大利亚一个机构曾经提醒说,印度洋上缺少一个预警系统,但由于从历史上看,那里地震的破坏性不像太平洋沿岸地区那么严重,该地区各国在这一问题上缺乏合作,所以没有采取类似的国际预警措施。第 2 题 填入[ ]中恰当的词语是( )。A.发源地B.发祥地C.陆地D.来源地

更多“发生在印度洋上的地震和海啸,再次让人类领教了大自然的威力。尽管我国的海区外岸有很多成串的岛屿、暗礁环绕,形成了一道抵抗海啸的天然屏障,但依然要居安思危。我国由于距离海岸很远,有时深海发生的地震没有直接给我国造成损失,但地震引发的海啸却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海啸波可以以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在海洋中长距离传播,形成几十米高的涌浪。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海啸在海槽上形成时只有几厘米或几米高,只要此时加以抑制,就可能降低海啸的危害

    B.由于地震波在地球上的传播速度快于海潮在海上推进的速度,人们能够监测地震波,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海啸是可以迅速进行预报的

    C.沿海地区受到海啸影响的程度,与其海岸附近的地形有密切关系,沿海地区的建设必须十分重视这一因素

    D.这次印度洋周边地区发生的灾难性海啸必将促进该地区各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合作,建设海啸预警系统


    正确答案:A
    从文中无法推出“抑制海啸降低危害”的信息。

  • 第2题:

    以下事实不能支持“崩塌说”的一项是( )。

    A.在海啸发生海域的海底,发现有一巨型沉积岩坍塌后留下的新鲜痕迹

    B.这次海啸前的地震震级为中等地震,但海浪却高达15米

    C.这次海啸的第一次巨型波浪出现在地震的主震发生过后的20分钟

    D.有证据显示,海啸发生海域的海底断层最近曾移动过


    正确答案:D
    22.D[解析]本项事实应属于支持“断层说”的。

  • 第3题:

    发生在印度洋上的地震和海啸,再次让人类领略了大自然的威力。尽管我国的海区外围有许多成串的岛屿、暗礁环绕,形成了一道抵抗海啸的天然屏障,但依然要居安思危。我国由于距离海岸很远,有时深海发生的地震没有直接给我国造成损失,但地震引发的海啸却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海啸波可以以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在海洋中长距离传播,形成几十米高的涌浪。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论点是( )。 A.地震和海啸警示世人瞩目深海大洋 B.印度洋的地震和海啸警示我国要加深深海大洋研究 C.地震引起的海啸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 D.自然灾害是残酷无情的


    正确答案:B
    文段第二句“尽管我国的海区外围有许多成串的岛屿、暗礁环绕,形成了一道抵抗海啸的天然屏障,但依然要居安思危”为关键句,说明我国需要从印度洋地震海啸中得到警示,加强对深海地震及海啸的研究防范。故选B。

  • 第4题:

    地震引发海啸要满足的条件是()

    • A、震级足够大
    • B、岩层破裂方式以垂直错动为主
    • C、地震发生在深海
    • D、震源深度浅

    正确答案:A,B,C,D

  • 第5题:

    据人类1700多年的统计,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中发生在太平洋地震带上的海啸约占多少?()

    • A、70%
    • B、90%
    • C、60%
    • D、80%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我国是否有地震海啸的灾害?


    正确答案: 我国没有发生海啸灾害的记载,这可能与我国沿海大陆架平坦、又没有深海沟的地质地理条件有关。但如果海岸附近发生强烈地震,激起海水扰动,有时甚至侵袭到岸上来,也会造成一定破坏,因此仍需注意。

  • 第7题:

    据人类1700多年的统计,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约多少次,其中,发生在太平洋地震带上的海啸约占多少?


    正确答案: 260次,80%。

  • 第8题:

    在各种海啸中发生较多的是()。

    • A、风暴海啸
    • B、火山海啸
    • C、滑坡海啸
    • D、地震海啸

    正确答案:A,D

  • 第9题:

    大部分海啸都产生于深海地震。√海啸大小并不完全由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大小决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海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海啸来临时,海水可能会突然先退下去几十米甚至几百米

    B

    只有水下地震这种大活动才可能引发海啸

    C

    海啸发生时掀起的海浪高度可达几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

    D

    海啸发生时,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在波动,所含的能量惊人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其中以海底地震造成的海啸最为常见。故本题答案选B。

  • 第11题:

    单选题
    据人类1700多年的统计,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中发生在太平洋地震带上的海啸约占多少?()
    A

    70%

    B

    90%

    C

    60%

    D

    8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我国是否有地震海啸的灾害?

    正确答案: 我国没有发生海啸灾害的记载,这可能与我国沿海大陆架平坦、又没有深海沟的地质地理条件有关。但如果海岸附近发生强烈地震,激起海水扰动,有时甚至侵袭到岸上来,也会造成一定破坏,因此仍需注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

    A、建筑物的破坏

    B、火灾、水灾、海啸

    C、瘟疫


    参考答案:A

  • 第14题:

    阅读理解,完成16—35题。每道题包含一段文字或一个句子,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或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注意:答案可能是完成对所给文字主要意思的提要,也可能是满足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16. 发生在印度洋上的地震和海啸,再次让人类领略了大自然的威力。尽管我国的海区外围有许多成串的岛屿、暗礁环绕,形成了一道抵抗海啸的天然屏障,但依然要居安思危。我国由于距离海岸很远,有时深海发生的地震没有直接给我国造成损失,但地震引发的海啸却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海啸波可以以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在海洋中长距离传播,形成几十米高的涌浪。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论点是( )。

    A. 地震和海啸警示世人瞩目深海大洋

    B. 印度洋的地震和海啸警示我国要加深深海大洋研究

    C. 地震引起的海啸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

    D. 自然灾害是残酷无情的


    正确答案:B
    16. B。【解析】A项和C项与段中意思相符,但不是论点,段中资料未涉及D项。

  • 第15题: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巨大海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关海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
    B. 只有水下地震这种大地活动可能引起海啸
    C. 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
    D. 海啸发生时,所含的能量惊人,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

    答案:B
    解析:
    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其中以海底地震造成的海啸最为常见。

  • 第16题:

    最大的一次由地震海啸引起的伤亡,是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印度洋地震海啸造成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尽管全球各大洋均有地震海啸发生,90%的海底大地震发生在()。

    • A、印度洋
    • B、大西洋
    • C、太平洋
    • D、北冰洋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地震海啸是怎样形成的,它对我国有危害吗?


    正确答案: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除了地震以外,海底火山爆发或海底塌陷、滑坡等也能引起海啸。由深海地震引起的海啸称为地震海啸。地震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烈上升或下沉,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就是地震海啸。海啸形成后,大约以每小时数百千米的速度向四周海域传播,一旦进入大陆架,由于海水深度急剧变浅,使波浪高度骤然增加,有时可达二三十米,从而会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灾难。从历史记录和科学分析来看,远洋海啸对我国大陆沿海影响较小。但我国台湾沿海,尤其是台湾东部沿海,地震海啸的威胁不容忽视,
    尤其是由近海地震引起的局部海啸,应给予高度关注。

  • 第19题:

    因为海啸波的传播速度比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慢,所以由地震引起的海啸是可以预警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海啸就是通过波浪将地震能量传递给海岸;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判断题
    最大的一次由地震海啸引起的伤亡,是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印度洋地震海啸造成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地震引发海啸要满足的条件是()
    A

    震级足够大

    B

    岩层破裂方式以垂直错动为主

    C

    地震发生在深海

    D

    震源深度浅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发生在印度洋上的地震和海啸,再次让人类领教了大自然的威力。尽管我国的海区外岸有很多成串的岛屿、暗礁环绕,形成了一道抵抗海啸的天然屏障,但依然要居安思危。我国由于距离海岸很远,有时深海发生的地震没有直接给我国造成损失,但地震引发的海啸却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海啸波可以以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在海洋中长距离传播,形成几十米的涌浪。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论点是(  )
    A

    地震和海啸警醒世人瞩目深海大洋

    B

    印度洋的地震和海啸警示我国要加快深海大洋研究

    C

    地震引起的海啸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

    D

    自然灾害是残酷无情的


    正确答案: A
    解析:
    文中首先陈述海啸所具有的破坏力,接着通过转折词“但”引出文段重点“依然要居安思危”,其含义即加快深海研究,以抵御将来有可能到来的海啸。之后用海啸带来的危害再一次加强对于之前论点的论证。因此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