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6 日,美国哈佛史密松天物理中心宣布,格林威治时间10月7日2时46 分,一颗编号为2008TC3的小行星将由苏丹北部上空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发生燃烧。事后 观测表明,2008TC3如期而至,误差时间只有15秒。能对直径不足3米的小行星进行如 此精确预测,并在临撞阶段进行观测,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2008TC3也因此成为 人类历史上第一颗被事先观测到的撞地小行星。该成就将对今后小天体撞地的预报和预 防工作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一批顶尖天文学家巳向联合国提出拨款申请,以建立“太空卫 士网”,监

题目
2008年10月6 日,美国哈佛史密松天物理中心宣布,格林威治时间10月7日2时46 分,一颗编号为2008TC3的小行星将由苏丹北部上空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发生燃烧。事后 观测表明,2008TC3如期而至,误差时间只有15秒。能对直径不足3米的小行星进行如 此精确预测,并在临撞阶段进行观测,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2008TC3也因此成为 人类历史上第一颗被事先观测到的撞地小行星。该成就将对今后小天体撞地的预报和预 防工作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一批顶尖天文学家巳向联合国提出拨款申请,以建立“太空卫 士网”,监视、防范甚至摧毁在“碓撞路线”上的小行星。
下列说法能够概括以上文字主要内容的是( )。

A. 2008TC3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颗被事先观测到的撞地小行星
B.人类首次准确预测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
C.人类应该加强小天体撞地的预报和预防工作
D.建立“太空卫士网”可以监视、防范甚至摧毁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

相似考题
更多“2008年10月6 日,美国哈佛史密松天物理中心宣布,格林威治时间10月7日2时46 分,一颗编号为2008TC3的小行星将由苏丹北部上空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发生燃烧。事后 观测表明,2008TC3如期而至,误差时间只有15秒。能对直径不足3米的小行星进行如 此精确预测,并在临撞阶段进行观测,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2008TC3也因此成为 人类历史上第一颗被事先观测到的撞地小行星。该成就将对今后”相关问题
  • 第1题:

    ①实际上,2012年5月,NASA就曾警告约有4700颗小行星可能对地球产生威胁

    ②尽管科学家在对小行星的防御问题上不断突破陈新,但就目前看来,哪一种方式都还不足以完全有效地防御小行星对地球的撞击

    ③十几个小时后,约半个足球场大的小行星又和地球擦肩而过

    ④陨石坠落俄罗斯造成约1200人受伤

    ⑤其中一颗一旦撞上地球,会对至少一个城市大的范围造成毁灭性打击

    ⑥接二连三的“外星来客”让人类措手不及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③⑥①⑤②
    B.③①②④⑤⑥
    C.⑤⑥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⑤⑥①

    答案:A
    解析:
    首先要确定首句,根据选项,③句“十几个小时后”和⑤句“其中一颗”明显不能作为首句,排除B、C项。⑤句中的“其”指代的是①句的“约有4700颗小行星”,所以①在⑤之前,排除D项。故选A。

  • 第2题: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小行星有43万多颗,其中多少颗获得了国际永久编号?


    正确答案: 近10万颗获得了国际永久编号。

  • 第3题:

    第一颗以我国的名称命名的小行星是()。

    • A、中华小行星
    • B、中国小行星
    • C、东方小行星
    • D、新华小行星

    正确答案:A

  • 第4题:

    2013年6月,一颗小行星与另一颗直径约600m的小天体“结伴”从地球身边“擦肩而过”,之后向小行星带“飞去”。据此完成小题。小行星带的位置位于()

    • A、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
    • B、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 C、木星轨道和土星轨道之间
    • D、金星轨道和地球轨道之间

    正确答案:B

  • 第5题:

    直径大于1公里的小行星撞地球,()久发生一次。

    • A、30万年
    • B、20万年
    • C、10万年

    正确答案:C

  • 第6题:

    2007年4月10日,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科研人员在盱眙观测站用刚安装不久的近地天体望远镜,观测发现了一颗近地小行星。4月11日,科研人员测量显示出这颗近地小行星在星空中以每天0.54度的速度快速移动。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小行星带位于()

    • A、水星与金星的轨道之间
    • B、火星与金星的轨道之间
    • C、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
    • D、木星和土星的轨道之间

    正确答案:C

  • 第7题:

    2007年4月10日,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科研人员在盱眙观测站用刚安装不久的近地天体望远镜,观测发现了一颗近地小行星。4月11日,科研人员测量显示出这颗近地小行星在星空中以每天0.54度的速度快速移动。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这颗近地小行星的运动特征与地球相比()

    • A、公转角速度快
    • B、距离太阳近
    • C、公转周期长
    • D、公转轨道短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某国天体物理中心2008年10月6日宣布,格林尼治时间10月7日2时46分,一颗编号为2008TC3的小行星将由苏丹北部上空送入地球大气层并发生燃烧。后来的观测表明,2008TC3如期而至,时间误差只有15秒。对小行星撞击地球进行如此精确的预测,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表明() ①预测所依据的理论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预测被证实佐证了世界的可知性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 ③预测所依据的理论和数据的正确性得到观测实践的检验 ④预测被证实证明了有用性在真理属性中的基础地位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判断题
    1978年8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宣布,将第2051号小行星定名为“张”(zhang),是为了表彰张自忠的伟大成就。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第一颗小行星我国称它为()

    正确答案: 谷神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天文学家报告说,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中,有一颗小行星正以“慢悠悠的”速度裂解成差不多10块碎片,这是天文学家第一次________到小行星在发生__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观测;分裂

    B

    观察;断裂

    C

    观测;撕裂

    D

    观察;破裂


    正确答案: C
    解析: 第一空,“观测”侧重于“测”,强调借助工具测量。“观察”侧重于“察”,多指用眼察看。研究对象为“小行星”,用“观测”更恰当,排除B、D。第二空,“分裂”多指使整体的事物分开;“撕裂”指撕开扯裂。小行星裂解成10块碎片的过程,用“分裂”描述更恰当,排除C。故本题参考答案为A。

  • 第12题:

    单选题
    第一颗以我国的名称命名的小行星是()。
    A

    中华小行星

    B

    中国小行星

    C

    东方小行星

    D

    新华小行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科学家研究发现,超过1000个小行星经常穿越地球轨道。即使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几乎可以护绿不及,但是由于撞击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应尽可能降低撞击概率。比避免撞击的办法是使用核武器摧毁小行星,因此将核武器存储在空间站以备不时之需是有必要的。科学家的推断会导致如下哪个推论。

    A.核武器是目前人类可知的唯一组织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方法。
    B.空间站应当部署核武器。
    C.小行星撞击丢球的事件尚未发生。
    D.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极低。
    E.除了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没有理由拒绝使用核武器。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果将地球换成一颗没有自转的小行星,到太阳的距离不变,那么小行星上一昼夜的长度是(以地球的时间为单位)()

    • A、一天
    • B、一个月
    • C、一年
    • D、没有昼夜交替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1978年8月出版的《国际小行星通讯》宣布: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在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一颗编号为2051号小行星,已正式命名为“张”,以表彰和纪念一位中国现代科学家在天文事业上的功绩。这位科学家是谁?这位科学家早年留学国外,曾发现了在行星表中编号为1125号的小行星并予以命名,这是中国人发现并命名的第一颗小行星。这位科学家对这颗小行星的命名是什么?


    正确答案: 这位科学家是张钰哲;对这颗命名是“中华”。

  • 第16题:

    天文学家报告说,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中,有一颗小行星正以“慢悠悠的”速度裂解成差不多10块碎片,这是天文学家第一次________到小行星在发生__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观测;分裂
    • B、观察;断裂
    • C、观测;撕裂
    • D、观察;破裂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3月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研究人员利用位于南极的BICEP2望远镜,观测到宇宙诞生初期急剧膨胀的首个直接证据。BICEP2望远镜的观测对象,是“()”这一“大爆炸的遗迹”。


    正确答案: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 第18题:

    2013年6月,一颗小行星与另一颗直径约600m的小天体“结伴”从地球身边“擦肩而过”,之后向小行星带“飞去”。据此完成小题。该小天体的类型属于()

    • A、行星
    • B、卫星
    • C、矮行星
    • D、小行星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人们关注小行星,是因为小行星与地球的地理环境和人类本身都有密切关系。具体的说,就是小行星曾经多次并可能再次撞击地球。如,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路易斯.阿尔瓦雷斯提出,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大爆炸导致了恐龙灭绝。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1978年8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宣布,将第2051号小行星定名为“张”(zhang),是为了表彰张自忠的伟大成就。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问答题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小行星有43万多颗,其中多少颗获得了国际永久编号?

    正确答案: 近10万颗获得了国际永久编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如果将地球换成一颗没有自转的小行星,到太阳的距离不变,那么小行星上一昼夜的长度是(以地球的时间为单位)()。
    A

    一天

    B

    一个月

    C

    一年

    D

    没有昼夜交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1978年8月出版的《国际小行星通讯》宣布: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在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一颗编号为2051号小行星,已正式命名为“张”,以表彰和纪念一位中国现代科学家在天文事业上的功绩。这位科学家是谁?这位科学家早年留学国外,曾发现了在行星表中编号为1125号的小行星并予以命名,这是中国人发现并命名的第一颗小行星。这位科学家对这颗小行星的命名是什么?

    正确答案: 这位科学家是张钰哲;对这颗命名是“中华”。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