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更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对肇事嫌疑人或嫌疑车辆,应当组织受害者、目击者证人进行辨认。对犯罪嫌疑人 ”相关问题
  • 第1题:

    交通肇事逃逸案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出协查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告时,应当提供交通肇事逃逸( )等有关情况。

    A、案件基本事实

    B、逃逸车辆情况、特征

    C、车辆违法记录

    D、车辆逃逸方向


    答案:ABD

  • 第2题:

    下列有关人民检察院的侦查辨认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是:()

    A:辨认犯罪嫌疑人时,受辨认人的人数不得少于10人
    B: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其他人员或者物品之中,不得给予辨认人任何暗示
    C:几名辨认人可以同时进行辨认
    D: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应当经检察委员会批准

    答案:B
    解析:
    【考点】辨认的程序。详解:《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260条第1~2款规定: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其他对象中,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辨认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时,被辨认人的人数为5到10人,照片5到10张。可见,A项错误,B项正确。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259条规定,几名辨认人对同一被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时,应当由每名辨认人单独进行。必要的时候,可以有见证人在场。可见,C项错误。《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257条第2款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应当经检察长批准。可见,D项错误。因此,本题选B项。

  • 第3题:

    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提出保证人并交纳保证金。


    D

  • 第4题:

    关于侦查辨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强制猥亵案,让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进行辨认

    B.盗窃案,让犯罪嫌疑人到现场辨认藏匿赃物的房屋

    C.故意伤害案,让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一起对凶器进行辨认

    D.刑讯逼供案,让被害人在4张照片中辨认犯罪嫌疑人

    答案:B
    解析:
    选项 A 错误,选项 B 正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四十九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侦查人员可以让被害人、证人或者犯罪嫌疑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据此可知,可以让犯罪嫌疑人辨认与犯罪有关的场所,但不得组织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进行辨认。选项 C 错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五十条第二款规定,几名辨认人对同一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时,应当由辨认人个别进行。因此,让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一起进行辨认的做法错误。选项 D 错误。对于自侦案件,《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二百六十条第二款规定,辨认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为五到十人,照片五到十张。

  • 第5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辨认的表述错误的有()。

    A.多个辨认人对同一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时,应该分别单独组织辨认

    B.对物品、文件、犯罪嫌疑人、场所辨认,须将辨认客体混杂在特征相似的无关客体中

    C.对物品进行辨认,被辨认的物品不得少于5件

    D.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10人


    对物品、文件、犯罪嫌疑人、场所辨认,须将辨认客体混杂在特征相似的无关客体中;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