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支持程序浮动的地址转换机制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支持程序浮动的地址转换机制是

    A.页式地址转换

    B.段式地址转换

    C.静态重定位

    D.动态重定位


    正确答案:D
    解析:主存储器是可以被处理器直接访问的,处理器是按绝对地址访问主存储器的。为了使用户编制的程序能存放在主存储器的任意区域执行,用户使用逻辑地址编辑程序,即用户使用了逻辑上的主存储器。存储管理必须为用户分配一个物理上的存储空间,于是,就有一个从逻辑空间到物理空间的转换问题。具体地说,是要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绝对地址,把这样的地址转换工作称为重定位。重定位的方式可以有“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静态重定位是指在装入一个作业时,把作业中的指令地址和数据地址全部转换成绝对地址。一旦装入则不能改变。动态重定位是指在装入作业时,不进行地址转换,而是直接把作业装入到分配的主存区域中。在作业执行过程中,每当执行一条指令时都有硬件的地址转换机构将指令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绝对地址。

  • 第2题:

    引入虚拟存储技术的关键前提是

    A.有大容量的外存

    B.程序执行的局部性原理

    C.硬件提供地址转换机制

    D.选择一种合适的页面调度算法


    正确答案:B
    解析:虚拟存储管理的效率与程序局部性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为了提高此效率,引入了虚拟存储管 理的技术。

  • 第3题:

    8、支持程序在内存空间浮动的地址转换机制是() 。

    A.虚拟I/O管理

    B.动态地址重定位

    C.进程的分级调度

    D.静态地址重定位


    ABDE

  • 第4题:

    引入虚拟存储技术的关键前提是( )。

    A.程序执行的局部性原理

    B.有大容量的外存

    C.硬件提供地址转换机制

    D.选择一种合适的页面调度算法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存储管理的知识。虚拟存储技术是指当进程开始运行时,先将一部分程序装入内存,另一部分暂时留在外存:当要执行的指令不在内存时,由系统自动完成将它们从外存调入内存的工作。虚拟存储技术能够执行,其关键前提是把执行的程序分成多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也就是程序执行的局部性原理。故本题选择A。

  • 第5题:

    操作系统中不支持程序浮动的地址变换机制是(20)。

    A.页式地址转换

    B.段式地址转换

    C.静态重定位

    D.动态重定位


    正确答案:C
    解析:实现地址重定位或地址映射的方法有两种:静态地址重定位和动态地址重定位。静态地址重定位是在虚拟空间程序执行之前由装配程序完成地址映射工作。其优点是不需要硬件支持,缺点是程序一旦装入内存之后就不能再移动,并且必须在程序执行之前将有关部分全部装入,因而无法实现虚拟存储。动态地址重定位是在程序执行过程中,CPU访问内存之前,将要访问的程序或数据地址转换成内存地址。动态地址重定位依靠硬件地址变换机构完成,其主要优点有可对内存进行非连续分配,可实现虚拟存储,有利于程序段的共享。页式和段式存储管理均采用动态地址重定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