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秦始皇利用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为自己取得天下制造理论根据,进一步神化皇权。按照邹衍的理论,各王朝都是按照“土、木、金、火、水”的顺序取代的。依这种编排,周是“火德”,“代火者必将水”。秦代周,于是秦始皇自以为得“水德之瑞”,秦为“水德”,并且“从所不胜”。显然,这不过是“受命于天”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而已。秦始皇是“五德终始”说的实践者,他按照“五德”说规定了一整套制度,目的是给他本人和这些制度笼罩上一层神秘感。他“更名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致使代表水德的黑色和六这个数,在秦代几乎是无孔不入,渗透了秦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秦始皇把“五德终始”说全面引入政治生活,对后代产生了巨大影响:自此以后的历代皇朝(甚至一些农民起义)都把它当作取代旧王朝的理论依据,并千方百计使自己的政治行为披上种种神秘的外衣。
更多“试述秦始皇“五德终始”说与对后代政治的影响。 ”相关问题
  • 第1题:

    谁创“五德终始说”,并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


    参考答案:此人是邹衍。

  • 第2题:

    秦朝秦始皇采用了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的所主张的五德终始说,以辩护秦朝的法统。


  • 第3题:

    按照邹衍的五德终始政治论,如果一个朝代属于水德,水德的颜色应该是

    A.黑色

    B.白色

    C.青色

    D.黄色


    黑色

  • 第4题:

    秦始皇崇信“五德终始”说,自认以()德得天下,崇尚黑色。

    A.金

    B.木

    C.水

    D.土


    A

  • 第5题:

    你怎么理解邹衍的五德终始说?


    邹衍是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家的代表人物,齐国稷下的学者。据司马迁说,他的年代在孟子以后。他曾到过许多诸侯国宣传他的学说,而且受到厚礼款待。他的学说的一些片断,保存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司马迁还提到邹衍的“五德终始”说,说他用这种学说来解释社会历史变迁的原因,但他并没有说明这种学说的具体内容。《孟子荀卿列传》中说:“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意思是:邹衍认为自从天地开辟以来,五行五德轮流替换,治理天下的人各有恰好配合的五行五德,那些表现预兆的感应现象就是如此的。另外在《文选〃魏都赋》注中引《七略》的解释说::“言士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照刘向的这种解释,邹衍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按着“五行相胜”的循环顺序进行的,由土德开始,最后又回到土德,历史上每个王朝的出现,都体现了五行中某一种势力占统治的地位。这种学说,看到了历史是变化的,而且有必然的趋势。但是它把历史的变化理解为一种循环的过程,从而陷入了历史循环论和命定论。以上材料可以作为对理解邹衍“五德终始”说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