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范某生前立下遗嘱,表示要将自己收藏的两幅古画赠送给王某,王某也表示同意接受。于同年11月,范某将其中一幅古画出卖得款两千元,为自己治病花去一千元,12月范某死亡。对该案处理正确的是()A.范某出卖古画的行为无效,王某可以取得另一幅古画、余款一千元,还可以从范某的其他遗产中得到补偿。B.范某的遗嘱全部被撤销,王某因此也不能取得另一幅画C.范某的遗嘱部分被撤销,王某能取得另一幅古画D.范某出卖古画的行为无效,王某除了能取得另一幅古画以外,范某所买古画的余款应全部归王某

题目
1999年10月,范某生前立下遗嘱,表示要将自己收藏的两幅古画赠送给王某,王某也表示同意接受。于同年11月,范某将其中一幅古画出卖得款两千元,为自己治病花去一千元,12月范某死亡。对该案处理正确的是()

A.范某出卖古画的行为无效,王某可以取得另一幅古画、余款一千元,还可以从范某的其他遗产中得到补偿。

B.范某的遗嘱全部被撤销,王某因此也不能取得另一幅画

C.范某的遗嘱部分被撤销,王某能取得另一幅古画

D.范某出卖古画的行为无效,王某除了能取得另一幅古画以外,范某所买古画的余款应全部归王某


相似考题
更多“1999年10月,范某生前立下遗嘱,表示要将自己收藏的两幅古画赠送给王某,王某也表示同意接受。于同年11月,范某将其中一幅古画出卖得款两千元,为自己治病花去一千元,12月范某死亡。对该案处理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孤寡老人胡某生前立下遗嘱,写明在其死后存款归其学生王某所有。胡某死后,王某接受了存款,则王某取得存款的方式是()。

    A.法定继承
    B.遗嘱继承
    C.遗赠
    D.遗赠抚养协议

    答案:C
    解析:
    遗赠是指被继承人通过遗嘱的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予国家、社会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题目中胡某将存款赠送给自己的学生王某,属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故王某取得存款的方式是遗赠。

  • 第2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哪一案件中涉及的事实,当事人仍然需要提供证据证明?()

    A:在李某和单某的侵权损害赔偿纠纷中,单某提出自己不是侵权行为人,侵权行为发生时,自己未在现场,有出差的往返机票为证
    B:在王某诉谢某债务纠纷中,王某提出谢某在向其借钱时,写了借据,谢某在法庭辩论时予以承认
    C:在甲和乙离婚案件中,甲提出现有住房是其婚前个人财产,并出示了婚前财产公证
    D:在李某的遗产继承纠纷中,李某的朋友提出,李某生前曾当着另一位朋友的面,表示要将其收藏的一幅明代古画赠与自己

    答案:D
    解析:
    【考点】无需举证的事实。详解:根据《民诉法解释》第92条规定,一方当事人在法庭审理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对于涉及身份关系、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应当由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的事实,不适用前款自认的规定。自认的事实与查明的事实不符的,人民法院不予确认。第93条的规定,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一)自然规律以及定理、定律;(二)众所周知的事实;(三)根据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四)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出的另一事实;(五)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六)已为仲裁机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七)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前款第二项至第四项规定的事实,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反驳的除外;第五项至第七项规定的事实,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选项A不需要证明。选项B属于自认的事实,不需要另一方当事人举证证明。C选项属于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不需要当事人举证。D选项不属于这些情形,需要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因此本题D选项是正确的。

  • 第3题:

    范某在某小区内偷自行车时被小区居民发现并扭送到派出所,民警王某负责处理批案。询问过程中,王某得知范某不满14岁,且为初次偷窃,即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在范某认识到自己错误并表示不再犯后,民警王某让其离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民警王某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
    B.民警王某应对范某进行处罚
    C.民警王某的做法符合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政策
    D.民警王某在本案办理过程中感情用事

    答案:A
    解析: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王某没有责令其监护人对其严加管教,而是直接释放,故王某的行为不合法律规定。因此选择A项。

  • 第4题:

    下列合同可以强制履行的是:( )
    A.歌星江某不愿履行演出合同
    B.田某与程某约定将其父生前遗作字画1幅以 5000元价格卖给程某,但当程某来取画时,田某已将 其卖给了另一善意第三人宋某,并交货付款完毕
    C.甲公司依协议向乙公司出售小麦千吨,但因价 格上涨而不愿履行
    D.郑某与张某约定把自己的1幅古画卖给张某, 后因房屋遭火灾古画被毁


    答案:C
    解析:
    。本题涉及合同的性质问题。依《合同法》第110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偾务或者履 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 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法律上或事实上不能履行;
    (2)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3)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的。本题A选项 中,当亊人订立的合同为具有人身性质的合同,债的标 的不适于强制履行;B选项中,债务人田某将字画一物 二卖,因宋某已基于有效的买卖合同取得了字画的所 有权,程某要求强制履行在法律上巳不可能;选项D 中,合同标的物古画因灭失致使强制履行成为事实上 不可能。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 第5题:

    王某向丁某借款100万元,后无力清偿,遂提出以自己所有的一幅古画抵债,双方约定第二天交付。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双方约定以古画抵债,等同于签订了另一份买卖合同,原借款合同失效,王某只能以交付古画履行债务
    B、双方交付古画的行为属于履行借款合同义务
    C、王某有权在交付古画前反悔,提出继续以现金偿付借款本息方式履行债务
    D、古画交付后,如果被鉴定为赝品,则王某应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答案:B,C,D
    解析:
    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纪要〔2014〕2号》规定,“以物抵债”是指债务人与债权人约定以债务人或经第三人同意的第三人所有的财产折价归债权人所有,用以清偿债务的行为。据此可知,王某与丁的约定为代物清偿协议,王某交付古画的行为属于履行借款合同义务,而并非意味着原借款合同失效。
    选项C正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纪要〔2014〕2号》规定,第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债务清偿期届满后当事人达成以物抵债协议,在尚未办理物权转移手续前,债务人反悔不履行抵债协议,债权人要求继续履行抵债协议或要求确认所抵之物的所有权归自己的,人民法院应驳回其诉讼请求。但经释明,当事人要求继续履行原债权债务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据此可知,以物抵债协议为要物协议,须清偿人现实地为给付行为并经清偿受领人受领的,才发生以物抵债的效力。因此,王某在现实交付古画前可以反悔,而继续以现金方式履行借款义务。
    选项D正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纪要〔2014〕2号》规定,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债权人在债务清偿期届满后通过以物抵债协议取得了所抵之物的所有权,后要求债务人承担标的物瑕疵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买卖合同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据此可知,王某应对古画品质承担瑕疵担保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