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ABDE
更多“行政改革的基本内容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清末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参考答案:

    清末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建立学制系统——清末颁布学制始于《钦定学堂章程》而成于《奏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癸卯学制”;
    二,废科举,兴学堂——光绪帝于1905年下诏“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从而宣告了自隋代起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的终结;同一时期也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难得的兴办新学的热潮;
    三,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订教育宗旨——1905年正式批准成立学部;1906年学部拟订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四,留学教育勃兴——在清末新政的激励下,近代留学教育在进入20世纪后骤然勃兴,首先是在1906年前后形成了规模盛大的留日高潮,其次是在1908年美国实行“退款兴学”政策后留美潮流逐渐兴起。清末教育改革带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阶级局限性,打上了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定的烙印。


  • 第2题:

    简述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基本内容。


    答案:
    解析:
    1988年英国国会通过了一份重要的教育改革法案,即《1988年教育改革法》。这个改革法案是一项对教育体制全面进行改革的法案,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1)规定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确定在 5 ~ 16岁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三类课程: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核心课程和 基础课程合称为"国家课程”,是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核心课程包括英语、数学和科学。基础课程包括现代外语、技术、历史、 地理、美术、音乐和体育。附加课程包括古典文学、家政、经营学、保健知识、信息技术应用、生物、第二外语、生计指导等(2)对考试制度做了一些新的规定。在整个 义务教育阶段(5 ~ 16岁),学生要参加四次全国性考试,分别在7岁、11岁、14岁、 16岁时举行。(3)对学校管理体制做了一 些规定:地方教育当局管理下的所有中学, 和学生数在三百名以上的规模较大的小学, 在多数家长要求下可以摆脱地方教育当局的控制,直接接受中央教育机构的指导,财政开支由全国统一的“国立学校基金会”负责。(4)规定建立一种新型的城市技术学校。该类学校实质上是仿效美国的有关经验,在工商企业支持下兴办的一种新学校: 学校装备了各种现代化仪器设备,开设基础课程和有关企业实用的课程,采取校内教学与到企业中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培养企业急需的精通技术的中等人才。(5)对高等教育 (大学、综合技术学院和成人继续教育机构的管理和经费预算也有一些新的规定:宣告废除已实施了二十余年的高等教育“双重制";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控制大大增强: 《1988年教育改革法》涉及的问题不仅十分广泛,而且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英国教育的某些传统,因此,它在英国引起的反响异常强烈,被认为是自1944年 《巴特勒教育法》以来英国历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总的来说,这次改革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对过去从来没有做过统一规定的课程、考试等问题开始进行全国划一管理,对英国未来教育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 第3题:

    行政改革的基本内容是()。

    A转变职能

    B理顺关系

    C增加收入

    D精兵简政

    E提高效率


    A,B,D,E

  • 第4题:

    请述评我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基本内容以及改革方向


    答案:
    解析: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指各预算单位在银行开立由财政部门统一监管的账户,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的所有预算收支都通过这些账户完成。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国际预算资金是集中地,统一管理的。
    改革方向:(1)加快部门预算等配套改革步伐。(2)建立发达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和现代化的银行支付系统,并统一各种信息平台,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财政资金效益。(3)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4)构建高效的协调机制,推动改革顺利进行。(5)构筑资金安全保障体系,强化预算执行力,促进资金合规使用。

  • 第5题:

    试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答案:
    解析:
    (1)课程结构方面: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从小学到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农村中学课程主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城市普遍中学也要 逐步开设技术课程。 (2)课程标准方面:制定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 (3)教学过程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 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 (4)教材开发与管理方面:教材改革应该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 外各种课程资源;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 (5)课程评价方面: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6)课程管理方面: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7)关于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有效、持续地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 必须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 (8)关于课程改革的组织和实施:贯彻“先破后立,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建立 课程教材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1)注重课程的发展功能;(2)实现课程设置的整合性;(3)关注实施过程与科学评价; (4)进一步加大课程管理的弹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