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教养者)所形成的情感联结。

题目
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教养者)所形成的情感联结。


相似考题
更多“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教养者)所形成的情感联结。 ”相关问题
  • 第1题:

    鲍尔贝认为,依恋行为的发展中(),婴儿能更好地理解父母的行为,理解他们离开或出现的原因,他们已经能洞悉父母的情感与动机,预测父母的行为

    A前依恋期

    B对人有选择的反应阶段

    C积极寻求与专门的照顾者接近的阶段

    D交互关系形成阶段


    参考答案:D

  • 第2题:

    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在托儿所度过,会引发孩子的紧张不安。在我们的研究中,有464名12~13岁的儿童接受了特异情景测试法的测验,该项测验意在测试儿童1岁时的状况与以母亲的依附心理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有41.5%曾在托儿所看护的儿童和25.7%曾在家看护的儿童被认为紧张不安,过于依附母亲。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没有可能对上述研究的推断提出质疑?( )

    A.研究中所测验的孩子并不是从托儿所看护和在家看护两种情况下随机选取的。因 此,这两组样本儿童的家庭很可能有系统性的差异存在

    B.出生后第一年在家看护的孩子多数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看护的,并形成浓厚的亲情

    C.针对孩子的母亲,另一部分研究发现:由于孩子在家里表现出过度的依附心理,父母因此希望将其送人托儿所予以矫正

    D.因为风俗的关系,在464名被测者中,在托儿所看护的大多数为女童,而在家看护的多数为男童。一般地说。女童比男童更易表现为紧张不安和依附母亲


    正确答案:B
    要找到对题干推理不成立的选项或对题干推力没有帮助的选项。题干的结论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在托儿所度过会引发孩子的紧张不安。其根据是:在1岁时曾由托儿所看护的儿童更多的表现出紧张不安,更加依附母亲。A、C、D三项从不同角度对题干的论证提出质疑, B项显然最不可能构成质疑。

  • 第3题:

    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在托儿所里度过,会引发孩子的紧张不安。在我们的研究中,有464名儿童接受了特异情景测试法的测验,该项测验意在测试儿童1岁时的状况与对母亲的依附心理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有41.5%曾在托儿所看护的儿童和25.7%曾在家看护的儿童被认为紧张不安,过于依附母亲。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可能对上述研究的推断提出质疑?( ) A.研究中所测试的孩子并不是从在托儿所看护和在家看护两种情况下随机抽取的,因此,这两组样本儿童的家庭很可能有系统性的差异存在 B.出生后第一年在家看护的孩子多数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看护的,并形成浓厚的亲情 C.针对孩子母亲的另一部分研究发现,由于孩子在家里表现出过度的依附心理,父母因此希望将其送入托儿所予以矫正 D.因为风俗的关系,在464名被测试者中,在托儿所看护的大多数为女童,而在家看护的多数为男童


    正确答案:B
    削弱反驳型题目。本题要求选择不能质疑的选项。题干陈述了某项对1岁儿童的调查结果:在托儿所看护的儿童中紧张不安、过于依附母亲的比例远高于在家看护的儿童比例。据此得出结论:孩子出生后第一年在托儿所度过会引发孩子的紧张不安。A、D两项都表明在托儿所的孩子和在家的孩子之间可能存在其他差异,很可能这些差异才是影响实验结果的原因;C项则认为题干结论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以上三项都可削弱题干论证,但B项为无关项,不能削弱题干。故选B。

  • 第4题:

    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教育者之间形成的()情感关系。

    A.疏远的

    B.亲密的

    C.短暂的

    D.持久的


    正确答案:BD

  • 第5题:

    有关依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的积极的情感联系

    B、是最早的情感联结

    C、一般产生在母婴之间

    D、不同的儿童有不同的依恋方式

    E、依恋是消极的,不利于婴儿的发展


    参考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