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大清民律草案》的亲属和继承两篇由两个部门共同起草,这两个部门分别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国清末修订法律馆于1911年8月完成《大 清民律草案》。下列有关该草案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 的?
    A.《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是:总则、债、物 权、亲属、继承
    B.日雜学家参与了《大清民律草案》的起草工作
    C.《大清民律草案》的基本思路体现了“中学为 体、西学为用”的精神
    D.《大清民律草案》经正式公布,但未及实施,清 王朝即告崩溃


    答案:D
    解析:
    。《大清民律草案》制定完成的时候.,巳经是1911 年,是清朝的宣统三年,随即就爆发了辛亥革命,清王朝即 告崩溃了。所以《大清民律草案》未经正式公布,更没有来 得及实施.

  • 第2题: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大清民律草案》中总则、债、物权由松冈正义等人草拟
    B、《大清民律草案》于1911年8月完成
    C、《大清民律草案》中亲属、继承由修订法律馆单独起草
    D、《大清民律草案》分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五编

    答案:C
    解析:
    《大清民律草案》是清政府于1911年8月完成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民法典草案。共分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五编,1569条。其中总则、债、物权三编由日本法学家松冈义正等人仿照德、日法典的体例和内容草拟而成,吸收了大量西方资产阶级民法的理论、制度和原则,而亲属、继承两编则由修订法律馆会同礼学馆起草,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礼教的色彩,故选C项。

  • 第3题:

    1、中国清末修订法律馆于1911年8月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下列有关该草案的表述错误的是()(司考)

    A.《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是: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

    B.日本法学家参与了《大清民律草案》的起草工作

    C.《大清民律草案》的基本思路体现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

    D.《大清民律草案》经正式公布,但未及实施,清王朝即告崩溃


    《大清民律草案》经正式公布,但未及实施,清王朝即告崩溃

  • 第4题:

    中国清末修订法律馆于1911年8月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下列有关该草案的表述 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是、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
    B.日本法学家参与了《大清民律草案》的起草工作 '
    C?《大清民律草案》的基本思路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
    D.《大清民律草案》经正式公布,但未及实施,清王朝即告崩溃


    答案:D
    解析:
    《大清民律草案》共分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等五编,故A项正确。其中,总则、债权、物权 三编由曰本著名民法学家松冈正义等人仿照德、日民法典的体例和内容草拟而成,吸收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 级民法的理论、制度和原则。故B项正确。亲属、继承两编由修订法律馆会同保守的礼学馆起草,其制度、风格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保留了许多封建法律的精神。修订民律的基本思路,仍然没有超出“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的思想格局。故C项正确。在《大清民律草案》完成后仅2个多月,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爆 发,清王朝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因此,这部民律草案并没有正式颁布与施行。故D项错误。

  • 第5题:

    关于《大清民律草案》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大清民律草案》是在沈家本的主持下制定而成的
    B.《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
    C.日本法学家参与了对《大清民律草案》的修订
    D.《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为总则、物权、债权、亲属、继承


    答案:A,C
    解析:
    B项错在:《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但未正式颁行。D项错在:《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为: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