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写日志中可以插入()内容。 ”相关问题
  • 第1题:

    故障恢复时,如果日志文件的写入方式为后像前写,则可以简化日志内容结构,在日志文件中不记录——

    A.事务唯一编号ID

    B.执行事务前数据的旧值

    C.执行事务后数据的新值

    D.事务执行时间


    忽略已提交事务,对未完成事务执行 undo 操作

  • 第2题:

    为保证数据库的恢复,登记日志文件时必须严格按并行事务操作执行的时间顺序进行登记,而且要遵循——的规则。

    A.先写日志再操作

    B.先操作再写日志

    C.强制写日志

    D.只有更新操作写日志


    先写日志记录,再写数据库

  • 第3题:

    登记日志文件时无论先写日志文件还是后写日志,RDBMS都能保证数据库可恢复。


    把对数据的修改写到数据库中和把表示这个修改的日志记录写到日志文件中是两个不同的操作。有可能在这两个操作之间发生故障,即这两个写操作只完成了一个。
    如果先写了数据库修改,而在运行记录中没有登记这个修改,则以后就无法恢复这个修改了。如果先写日志,但没有修改数据库,在恢复时只不过是多执行一次UNDO 操作,并不会影响数据库的正确性。所以一定要先写日志文件,即首先把日志记录写到日志文件中,然后写数据库的修改。

  • 第4题:

    日志和写操作的关系是先进行写操作然后记录日志。


    正确

  • 第5题:

    故障恢复时,如果日志文件的写入方式为后像前写,则可以简化日志内容结构,在日志文件中不记录()

    A.事务唯一编号ID

    B.执行事务前数据的旧值

    C.执行事务后数据的新值

    D.事务执行时间


    忽略已提交事务,对未完成事务执行 undo 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