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D
更多“Na+、K+和Cl-协同转运的部位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血浆中阴离子间隙(AG)的简单测量方法以下那项正确中

    A、〔Na+〕-〔CL-〕-〔HCO3-〕
    B、〔CL-〕+〔HCO3-〕-〔Na+〕
    C、〔Na+〕+〔K+〕-〔CL-〕-〔HCO3-〕
    D、〔Na+〕-〔CL-〕-〔K+〕
    E、〔Na+〕-〔CL-〕

    答案:C
    解析:

  • 第2题:

    心室肌普通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的形成机制是

    A、Na+内流,Cl-内流
    B、Na+内流,K+外流
    C、K+内流,Ca2+外流
    D、Ca2+内流,K+外流
    E、Na+内流,Cl-外流

    答案:D
    解析:
    平台期的形成是由于该期间K+通道(Ⅰk)和L型Ca2+通道被激活,外向K+电流和内向Ca2+电流同时存在,K+外流倾向于使膜复极化,Ca2+内流倾向于使膜去极化,两者所负载的跨膜正电荷量相当,因此膜电位稳定于1期复极所达到的电位水平。

  • 第3题: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Na+和Cl-内流
    B:Ca2+内流和K+外流
    C:Na+和(或)Ca2+内流
    D:K+外流和Cl-内流
    E:Ca2+内流和Cl-内流

    答案:C
    解析:
    本题要点是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产生机制和过程。当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使前膜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细胞外Ca2+内流进入突触前末梢内,再引起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和胞裂,突触小胞内递质以量子式释放。递质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相应受体,Na+通透性增大,内流在突触后膜上产生局部去极化电位,电位达阈电位,触发突触后神经元轴突始段暴发动作电位。

  • 第4题:

    心室肌工作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的形成机制是

    A:Na+内流,Cl-外流
    B:Na+内流,K+外流
    C:Na+内流,Cl-内流
    D:Ca2+内流,K+外流
    E:K+内流,Ca2+外流

    答案:D
    解析:
    平台期I。型钙通道开放,钙内流,与外流的钾电流方向相反,膜电位下降变缓。

  • 第5题:

    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增加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A:Na+、Cl-、K+,尤其是K+
    B:Ca2+、K+、Cl-,尤其是Ca2+
    C:K+、Cl-,尤其是Cl-
    D:Na+、Cl-、K+尤其是Na+
    E:K+、Ca2+、Na+,尤其是Ca2+

    答案: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