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已知串联校正网络(最小相位环节)的渐近对数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试判断该环节的相位特性是( ):(该题目或选项含有附件图片)A.相位超前B.相位滞后C.相位滞后-超前D.相位超前-滞后

题目
5已知串联校正网络(最小相位环节)的渐近对数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试判断该环节的相位特性是( ):(该题目或选项含有附件图片)

A.相位超前

B.相位滞后

C.相位滞后-超前

D.相位超前-滞后


相似考题
更多“5已知串联校正网络(最小相位环节)的渐近对数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试判断该环节的相位特性是( ):(该题目或选项含有附件图片) ”相关问题
  • 第1题:

    3、已知两类一阶典型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关于零分贝线对称,但对数相频特性曲线相同,则这两类环节可能是 。

    A.惯性环节和非最小相位一阶微分环节

    B.一阶微分环节和非最小相位惯性环节

    C.惯性环节和一阶微分环节

    D.微分环节和积分环节


    惯性环节和非最小相位一阶微分环节;一阶微分环节和非最小相位惯性环节

  • 第2题:

    【判断题】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低频段的形状只决定于系统的开环增益K和积分环节的数目V(对最小相位系统而言)。()

    A.Y.是

    B.N.否


    (1)将G K (s)写成各典型环节的乘积形式 可见该传递函数由一个积分环节和一个惯性环节组成。分别画出两个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和对数相频特性曲线,如图5-36①和②所示,然后将其叠加,就得到了G K (s)的开环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如图5-36所示。 (2)将G K (s)写成各典型环节的乘积形式 将交接频率从小到大标在ω轴上。ω 1 =0.5是惯性环节 的交接频率;ω 2 =1是惯性环节 的交接频率;在ω 1 =0.5之前为0dB线,过了ω 1 =0.5之后斜率变为-20dB/dec的直线至ω 2 =1,之后直线斜率变为-400dB/dec,就得到了G K (s)的开环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再画出两个惯性环节的相频特性曲线,然后将两条曲线叠加就得到了系统的开环对数相频特性曲线。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如图5-37所示。 (3)将G K (s)写成各典型环节的乘积形式 该传递函数由4个环节组成,其中两个积分环节决定了低频段的斜率为-40dB/dec。ω 1 =0.5是惯性环节 的交接频率;ω 2 =1是惯性环节 的交接频率;在ω 1 =0.5之前斜率为-40dB/dec,过了ω 1 =0.5之后斜率变为-60dB/dec的直线至ω 2 =1,之后直线斜率变为-80dB/dec,就得到了G K (s)的开环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再画出4个环节的相频特性曲线,然后将4条曲线叠加就得到了开环系统的对数相频特性曲线。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如图5-38所示。 (4)将G K (s)写成各典型环节的乘积形式 该传递函数由3个环节组成,其中积分环节决定了低频段的斜率为-20dB/dec,比例环节决定了低频段的高度:L(ω)=20lg5=14dB。ω 1 =50是惯性环节 的交接频率;在ω 1 =50之前斜率为-20dB/dec,过了ω 1 =50之后斜率变为-40dB/dec的直线,就得到了G K (s)的开环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再画出三个环节的相频特性曲线,然后将三条曲线叠加就得到了开环系统的对数相频特性曲线。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如图5-39所示。 (5)将G K (s)写成各典型环节的乘积形式 该传递函数由两个积分环节、一个比例环节和一个惯性环节组成,其中积分环节决定了低频段的斜率为-40dB/dec,比例环节决定了低频段的高度为L(ω)=20lg5=14dB。ω 1 =50是惯性环节 的转折频率;在ω 1 =50之前斜率为-40dB/dec,过了ω 1 =50之后斜率变为-60dB/dec的直线,将直线连接起来就得到了G K (s)的开环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再画出4个环节的相频特性曲线,然后将4条曲线叠加就得到了开环系统的对数相频特性曲线。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如图5-40所示。 (6)将G K (s)写成各典型环节的乘积形式 该传递函数由一个比例微分环节和一个惯性环节组成。其中 是比例微分环节(τs+1)的转折频率;在 之前斜率为0dB线,过了 之后斜率变为+20dB/dec的直线, 是惯性环节的转折频率,在 之前斜率为0dB线,过了 之后斜率变为-20dB/dec的直线,将直线连接起来就得到了G K (s)的开环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再画出两个环节的相频特性曲线,然后将两条曲线叠加就得到了开环系统的对数相频特性曲线。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如图5-41所示。 (7)将G K (s)写成各典型环节的乘积形式 该传递函数由一个比例微分环节和一个惯性环节组成。其中 是比例微分环节(τs+1)的转折频率;在 之前斜率为0dB线,过了 之后斜率变为+20dB/dec的直线, 是惯性环节的转折频率,在 之前斜率为0dB线,过了 之后斜率变为-20dB/dec的直线,将直线连接起来就得到了G K (s)的开环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再画出两个环节的相频特性曲线,然后将两条曲线叠加就得到了开环系统的对数相频特性曲线。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如图5-42所示。 (8)将G K (s)写成各典型环节的乘积形式 该传递函数的对数幅频特性与(6)相同 相频特性为 =arctanτω+arctanTω 画出两个环节的相频特性曲线,然后将两条曲线叠加就得到了开环系统的对数相频特性曲线。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如图5-43所示。

  • 第3题:

    【填空题】互为倒数的基本环节,它们的对数幅频特性____,对数相频特性____。最小相位环节与其对应的非最小相位环节对数幅频特性____,对数相频特性____。


    DE

  • 第4题:

    51、最小相位环节或系统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当给出了环节或系统的相频特性时,就决定了()。

    A.频率特性

    B.相频特性

    C.对数频率特性

    D.幅频特性


    幅频特性

  • 第5题:

    环节(或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图中两渐近线相交点的频率称为()。


    转折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