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述资料,不是酒泉市的棉花生产特点的是( )。A.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增加 B.科技投入增加,单产增高C.布局逐步优化,集中度提高 D.品种不断增加,品质不断改善

题目

:根据上述资料,不是酒泉市的棉花生产特点的是( )。

A.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增加 B.科技投入增加,单产增高

C.布局逐步优化,集中度提高 D.品种不断增加,品质不断改善


相似考题

3.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 101~105 题。甘肃省酒泉市是我国最适宜种植棉花的地区之一。2004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达到66.O6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5%。棉花已成为带动酒泉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手段,已成为促进县城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棉花生产有了较快发展。棉花种植面积由1983年的10.54万亩发展到2003年的58.74万亩,增长4.57倍,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由1983年的6.45%上升到2003年的30.8%;棉花总产量(皮棉)由1983年的0.65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6.67万吨,增长9.26倍。通过多次更新更换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双株双层、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有效地促进了棉花单产的提高。1983年棉花平均单产为61.67公斤/亩,1993年为76.62公斤/亩,2003年达到113.55公斤/亩。20世纪80年代初,全市五个农业县(市)有40多个乡(镇)种植棉花。随着种植结构不断调整,棉花生产逐步向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基础好、产量水平高的优势区域集中。2003年,金塔、敦煌、安西三个植棉县(市)的棉花种植面积之和分别占全市和全省棉花种植面积的92.53%和75;02%,总产量分别占全市和全省棉花总产量的91.25%和77.02%。第 101 题 酒泉市2004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1983年约( )。A.少25万亩B.少45万亩C.多25万亩D.多45万亩

更多“:根据上述资料,不是酒泉市的棉花生产特点的是( )。A.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增加 B.科技投入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04年酒泉市全市棉花种植面积高于2003年

    B.1983年至2003年间,酒泉市棉花平均单产增长接近1倍

    C.2004年酒泉市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低于2003年

    D.金塔、敦煌、安西三个植棉县(市)的棉花平均单产高于酒泉全市的棉花平均单产


    正确答案:D
    选项A由第一题可知是正确的描述。选项B,1983年棉花平均单产为61.67公斤/亩,2003年达到113.55公斤/亩,113.55大约是61-67的2倍,也即增长了接近1倍,故选项B正确。选项C因为增加了棉花种植面积,则农作物面积减少(与2003年相比),所以选项C正确。答案D,2003年全市的单产为113.55公斤/亩,三个县市的单产为(66700× 91.25%)÷(587400×92.53%)≈0.1115吨/亩,也就是111.5公斤/亩,显然不正确。综上所述,答案选D。

  • 第2题:

    1998年至2003年间,酒泉市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A.棉花种植面积

    B.棉花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

    C.棉花总产量

    D.棉花平均单产


    正确答案:C
    由材料中可以得知,增长最快的是产量,1983年至2003年间,产量增长9.26倍。

  • 第3题:

    根据文字资料回答第 116~120 题。

    2007年粮食种植面积1055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59万公顷,增加7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l094万公顷,减少60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l67万公顷,增加l0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0150万吨,比上年噌加350万吨,增产0.7%,其中,夏粮产量11534万吨,增产l.3%;早稻产量3196万吨,增产0.3%;秋粮产量35420万吨,增产0.6%。

    全年棉花产量760万吨,比上年增产l.3%。油料产量2461万吨,减产4.2%。糖料产量11110万吨,增产11.4%。烤烟产量239万吨,减产3.9%。茶叶产量ll4万吨,增产10.9%。

    全年肉类总产量6800万吨,比上年减少3.5%。其中,猪肉减少9.2%;牛、羊肉分别增长6.1%和5.8%。全年水产品产量4737万吨,增长3.3%。全年木材产量6974万立方米,增长5.5%。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l07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l36万公顷。

    第 116 题 2007年下列哪种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幅度最大?( )

    A.棉花

    B.油料

    C.糖料

    D.森林


    正确答案:C
    2007年棉花种植面积增幅为7÷(559-7)×100%≈1.3%;
    2007年油料种植面积减少了;
    2007年糖料种植面积增幅为10÷(167-10)×100%≈6.4%;
    森林不是粮食作物,故糖料种植面积增幅最大。

  • 第4题:

    2014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1127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8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22万公顷,减少13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08万公顷,增加6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91万公顷,减少9万公顷。
    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60710万吨,比上年增加516万吨,增产0.9%。其中,夏粮产量13660万吨,增产3.6%;早稻产量3401万吨,减产0.4%;秋粮产量43649万吨,增产0.1 %。全年谷物产量55727万吨,比上年增产0.8%。其中,稻谷产量20643万吨,增产1.4%;小麦产量12617万吨,增产3.5%;玉米产量21567万吨,减产1.3%。
    全年棉花产量616万吨,比上年减产2.2%。油料产量3517万吨,与上年持平。糖料产量13403万吨,减产2.5%。茶叶产量209万吨,增产8.7%。
    关于2014年我国农业生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稻谷、小麦和玉米产量均同比增长
    B.粮食种植面积为棉花、油料、糖料总种植面积的4-5倍之间
    C.棉花、糖料、油料产量均高于茶叶产量
    D.糖料单位种植面积的产量同比下降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选项,直接读数,根据第二段材料“玉米产量减产1.3%”可知,玉米产量同比下降,错误;
    B选项,现期倍数计算,定位第一段材料,棉花、油料、糖料总种植面积为422+1408+191=2021(万公顷),粮食种植面积为11274万公顷,

    即超过5倍,错误;
    C选项,读数比较,定位第三段材料,“棉花产量616万吨,油料产量3517万吨,糖料产量13403万吨,茶叶产量209万吨”,所以棉花、糖料、油料产量均高于茶叶产量,正确;
    D选项,两期平均数比较,定位第三段材料,糖料产量减产2.5%,增速为-2.5%;定位第一段材料,根据增长率=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糖料种植面积增速为

    根据两期平均数比较口诀“分子增速大于分母增速,则平均数上升,反之降低,糖料产量增速(-2.5%)大于种植面积增速(-4.5%),所以糖料单位种植面积的产量同比上升,错误。

  • 第5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1——115题。
    2007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1055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59万公顷,增加7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94万公顷,减少60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67万公顷,增加10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0150万吨,比上年增加350万吨,增产0.7%,其中:夏粮产量11534万吨,增产1.3%;早稻产量3196万吨,增产0.3%;秋粮产量35420万吨,增产0.6%。
    全年棉花产量760万吨,比上年增产1.3%。油料产量2461万吨,减产4.2%;糖料产量11110万吨,增产11.4%。烤烟产量239万吨,减产3.9%。茶叶产量114万吨,增产10.9%。
    全年肉类总产量6800万吨,比上年减少3.5%。其中,猪肉减少9.2%;牛、羊肉分别增长6.1%和5.8%。全年水产品产量4737万吨,增长3.3%。全年木材产量6974万立方米,增长5.5%。


    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 2005年我国粮食的种植面积
    B. 2005年我国早稻的产量
    C. 2006年我国茶叶的产量
    D. 2006年我国猪肉的产量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2007年“茶叶产量114万吨,增产10.9%”,即可知2006年茶叶产量为114/1.109≈102.8万吨。A、B明显不能推出,而D因为未知2007年的具体猪肉产量,仅知“猪肉减少9.2%”也不能推出,故答案为C。

  • 第6题:

    甘肃省酒泉市是我国最适宜种植棉花的地区之一。2004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达到66.06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5%。棉花已成为带动酒泉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手段,已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棉花生产有了较快发展。棉花种植面积由1983年的10.54万亩发展到2003年的58.74 万亩,增长4.57倍,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由1983年的6.45%上升到2003年的30.8%;棉花总产量(皮棉)由1983年的0.65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6.67万吨。增长9.26倍。通过多次更新更换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双株双层、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有效地促进了棉花单产的提高。1983年棉花平均单产为61.67公斤/亩,1993年为76.62公斤/亩,2003年达到113.55公斤/亩。20世纪80年代初,全市五个农业县(市)有40多个乡(镇)种植棉花。随着种植结构不断调整,棉花生产逐步向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基础好、产量水平高的优势区域集中。2003年,金塔、敦煌、安西三个植棉县(市)的棉花种植面积之和分别占全市和全省棉花种植面积的92.53%和75.02%,总产量分别占全市和全省棉花总产量的91.25%和77.02%。


    酒泉市2004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1983年约:

    A. 少25万亩
    B. 少45万亩
    C. 多25万亩
    D. 多45万亩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2004年酒泉市棉花种植面积达到66.06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5%,所以2004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66.06÷35%≈188.74万亩。1983年棉花种植面积为10.54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45%,所以1983年酒泉市农作物点播种面积为:10.54÷6.45%≈163.41万亩。由此可知,酒泉市2004年播种面积比1983年多,差额为:188.74-163.41≈25万亩,故答案为C。

  • 第7题:

    我国2017年粮食种植面积11222万公顷,比上年减少81万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399万公顷,减少20万公顷;稻谷种植面积3018万公顷,减少0.2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3545万公顷,减少132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23万公顷,减少12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20万公顷,增加7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68万公顷,减少1万公顷。
    2017年粮食产量61791万吨,比上年增加166万吨,增产0.3%。其中,夏粮产量14031万吨,增产0.8%;早稻产量3174万吨,减产3.2%;秋粮产量44585万吨,增产0.4%。全年谷物产量56455万吨,比上年减产0.1%。其中,稻谷产量20856万吨,增产0.7%;小麦产量12977万吨,增产0.7%;玉米产量21589万吨,减产1.7%。全年棉花产量549万吨,比上年增产3.5%。油料产量3732万吨,增产2.8%。糖料产量12556万吨,增产1.7%。茶叶产量255万吨,增产6.0%。

    2017年,小麦、稻谷、玉米、棉花四种农作物中,种植面积减少速度最快的是( )。

    A.小麦
    B.稻谷
    C.玉米
    D.棉花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第一段文字材料,“我国2017年小麦种植面积2399万公顷,减少20万公顷;稻谷种植面积3018万公顷,减少0.2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3545万公顷,减少132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23万公顷,减少12万公顷”。

  • 第8题:

    甘肃省酒泉市是我国最适宜种植棉花的地区之一。2004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达到66.06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5%。棉花已成为带动酒泉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手段,已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棉花生产有了较快发展。棉花种植面积由1983年的10.54万亩发展到2003年的58.74 万亩,增长4.57倍,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由1983年的6.45%上升到2003年的30.8%;棉花总产量(皮棉)由1983年的0.65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6.67万吨。增长9.26倍。通过多次更新更换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双株双层、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有效地促进了棉花单产的提高。1983年棉花平均单产为61.67公斤/亩,1993年为76.62公斤/亩,2003年达到113.55公斤/亩。20世纪80年代初,全市五个农业县(市)有40多个乡(镇)种植棉花。随着种植结构不断调整,棉花生产逐步向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基础好、产量水平高的优势区域集中。2003年,金塔、敦煌、安西三个植棉县(市)的棉花种植面积之和分别占全市和全省棉花种植面积的92.53%和75.02%,总产量分别占全市和全省棉花总产量的91.25%和77.02%。


    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004年酒泉市全市棉花种植面积高于2003年
    B. 1983年至2003年间,酒泉市棉花平均单产增长接近1倍
    C. 2004年酒泉市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低于2003年
    D. 金塔、敦煌、安西三个植棉县(市)的棉花平均单产高于酒泉全市的棉花平均单产

    答案:D
    解析:
    解题指导: A项正确,2004年酒泉市棉花种植面积为66.06万亩,2003年为58.74万亩,2004年高于2003年。B项正确,酒泉市棉花平均亩产,1983年为61.67公斤/亩,2003年达到113.55公斤/亩,差不多是1983年的2倍。C项正确,根据第121题计算的结果,2004年酒泉市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约为188.74万亩,而2003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为:58.74÷30.8%≈190.71万亩,即2004年低于2003年。D项不正确,2003年金塔、敦煌、安西三个植棉县(市)的棉花种植面积之和占酒泉市全市棉花种植面积的92.53%,但总产量却只占了全市的91.25%,所以这三个县市的棉花平均单产应低于酒泉市的棉花平均单产,故答案为D。

  • 第9题:

    甘肃省酒泉市是我国最适宜种植棉花的地区之一。2004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达到66.06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5%。棉花已成为带动酒泉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手段,已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棉花生产有了较快发展。棉花种植面积由1983年的10.54万亩发展到2003年的58.74 万亩,增长4.57倍,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由1983年的6.45%上升到2003年的30.8%;棉花总产量(皮棉)由1983年的0.65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6.67万吨。增长9.26倍。通过多次更新更换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双株双层、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有效地促进了棉花单产的提高。1983年棉花平均单产为61.67公斤/亩,1993年为76.62公斤/亩,2003年达到113.55公斤/亩。20世纪80年代初,全市五个农业县(市)有40多个乡(镇)种植棉花。随着种植结构不断调整,棉花生产逐步向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基础好、产量水平高的优势区域集中。2003年,金塔、敦煌、安西三个植棉县(市)的棉花种植面积之和分别占全市和全省棉花种植面积的92.53%和75.02%,总产量分别占全市和全省棉花总产量的91.25%和77.02%。


    2003年,甘肃省全省棉花总产量约为:

    A. 8万吨
    B. 9万吨
    C. 10万吨
    D. 11万吨

    答案:A
    解析:
    解题指导: 2003年酒泉市棉花总产量(皮棉)为6.67万吨;同时,2003年,金塔等三个县(市)的棉花总产量分别占全市和全省的91.25%和77.02%,则2003年甘肃省全省棉花总产量约为:(6.67×91.25%)÷77.02%≈7.90万吨,即接近8万吨,故答案为A。

  • 第10题:

    2009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89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17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95万公顷,减少80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60万公顷,增加76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88万公顷,减少11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3082万吨。其中,夏粮产量12335万吨,增产2. 2%;早稻产量3327万吨,增产5. 3%;秋粮产量37420万吨,减产0.6%。

    全年棉花产量640万吨,比上年减产14.6%。油料产量3100万吨,增产5.0%。糖料产量12200万吨,减产9.1%。烤烟产量280万吨,增产6.7%。茶叶产量135万吨,增产7.1%。
    下列说法中,与资料相符的是( )。
    A. 2005-2009年年均粮食增产量不到1000万吨
    B. 2008年粮食产量增长率超过6%
    C.粮食产量增长最快的是2006年
    D. 2008年早稻产量约为3160万吨


    答案:D
    解析:
    A项,年均粮食产量为(53082-48402)/4 = 1170(万吨),超过1000万吨,表述错误。
    B项,2008年粮食产量增长率为:(52871-50160)/50160X 100%≈5. 4%,没有超过6%,表述错误。
    C项,根据围表可以发现粮食产量增长最快的应该是2008年,表述错误。
    D项,2008年早稻产量为:3327/(1 + 5. 3%)≈53160(万吨),表述正确。
    综上所述,应选D。

  • 第11题:

    2007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1055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59万公顷,增加7 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94万公顷,减少60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67万公顷,增加10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0150万吨,比上年增加350万吨,增产0. 7%,其中,夏粮产量11534万吨,增产1. 3%;早稻产量3196万吨,增产0. 3%;秋粮产量35420万吨,增产0. 6%。

    全年棉花产量760万吨,比上年增产1.3%。油料产量2461万吨,减产4.2%。糖料产量11110万吨,增产11.4%。烤烟产量239万吨,减产3.9%。茶叶产量114万吨,增产10.9%。
    全年肉类总产量6800万吨,比上年减少3.5%。其中,猪肉减少9. 2%;牛、羊肉分别增长6.1%和 5.8%。全年水产品产量4737万吨,增长3.3%。全年木材产量6974万立方米,增长5. 5%。
    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 2005年我国粮食的种植面积 B.2005年我国早稻的产量 C. 2006年我国茶叶的产量 D.2006年我国猪肉的产量


    答案:C
    解析:
    上述资料有2007年茶叶产量及增产的百分比,因此能够推出2006年我国茶叶的产量。其他三个选项都不能推出。

  • 第12题:

    甘肃省酒泉市是我国最适宜种植棉花的地区之一。2004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达到66.06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5%。棉花已成为带动酒泉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手段,已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棉花生产有了较快发展。棉花种植面积由1983年的10.54万亩发展到2003年的58.74万亩,增长4.57倍,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由1983年的6.45%上升到2003年的30.8%;棉花总产量(皮棉)由1983年的0.65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6.67万吨,增长9.26倍。通过多次更新更换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双株双层、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有效地促进了棉花单产的提高。1983年棉花平均单产为61.67公斤/亩,1993年为76.62公斤/亩,2003年达到113.55公斤/亩。20世纪80年代初,全市五个农业县(市)有40多个乡(镇)种植棉花。随着种植结构不断调整,棉花生产逐步向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基础好、产量水平高的优势区域集中。2003年,金塔、敦煌、安西三个植棉县(市)的棉花种植面积之和分别占全市和全省棉花种植面积的92.53%和75.02%,总产量分别占全市和全省棉花总产量的91.25%和77.02%。
    2003年,甘肃省全省棉花总产量约为( )。
    A.8万吨 B.9万吨 C.10万吨 D.11万吨


    答案:A
    解析:
    由资料得,(6.67×91.25%)÷77.02%≈7.89(万吨),选项A最接近。

  • 第13题:

    根据上述资料,不是酒泉市的棉花生产特点的是( )。

    A.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增加

    B.科技投入增加,单产增高

    C.布局逐步优化,集中度提高

    D.品种不断增加,品质不断改善


    正确答案:D
    A、B、C选项在材料中均有明确表述,只有D没有明确说明。

  • 第14题:

    “密集农业”是指( )

    A.以销售农产品为目的进行生产

    B.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农业产出

    C.以扩大土地面积、提高农产品总产量来增加农业产出

    D.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农业生产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2014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1127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8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22万公顷,减少13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08万公顷,增加6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91万公顷,减少9万公顷。
    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60710万吨,比上年增加516万吨,增产0.9%。其中,夏粮产量13660万吨,增产3.6%;早稻产量3401万吨,减产0.4%;秋粮产量43649万吨,增产0.1 %。全年谷物产量55727万吨,比上年增产0.8%。其中,稻谷产量20643万吨,增产1.4%;小麦产量12617万吨,增产3.5%;玉米产量21567万吨,减产1.3%。
    全年棉花产量616万吨,比上年减产2.2%。油料产量3517万吨,与上年持平。糖料产量13403万吨,减产2.5%。茶叶产量209万吨,增产8.7%。
    将不同作物按2014年单位种植面积产量由高到低排序,下列正确的是:

    A.棉花-油料-糖料
    B.棉花-糖料-油料
    C.糖料-油料-棉花
    D.糖料-棉花-油料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平均数排序比较。
    第二步,定位第一段,“棉花种植面积422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08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91万公顷”,定位第三段,“棉花产量616万吨,油料产量3517万吨,糖料产量13403万吨”
    第三步,根据平均数=后÷前,棉花、油料和糖料的单位种植面积产量分别为

    量级明显糖料最大,棉花、油料分别为1倍多、2倍多,因此单位种植面积产量由高到低排序为糖料-油料-棉花。

  • 第16题:

    2009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89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17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95万公顷,减少80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60万公顷,增加76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88万公顷,减少11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3082万吨。其中,夏粮产量12335万吨,增产2.2%,早稻产量3327万吨,增产5.3%;秋粮产量37420万吨,减产0.6%。
    全年棉花产量640万吨,比上年减产14.6%,油料产量3100万吨,增产5.0%。糖料产量1200万吨,减产9.1%。烤烟产量280万吨,增产6.7%。茶叶产量135万吨,增产7.1%。

    与上年相比,下列农作物中2009年增产量最多的是( )。
    A.糖料 B.烤烟
    C.茶叶 D.油料


    答案:D
    解析:
    糖料2010年减产9.1%;烤烟产量250万吨,增产6.7%;茶叶产量135万吨,增产7.1%;油料产量3100万吨,增产5.0%,经判断可知油料增产量最多,所以选择D选项。

  • 第17题:

    根据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2007年粮食种植面积1055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59万公顷,增加7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94万公顷,减少60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67万公顷,增加10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0150万吨,比上年增加350万吨,增产0.7%,其中,夏粮产量11534万吨,增产1.3%;早稻产量3196万吨,增产0.3%;秋粮产量35420万吨,增产0。6%。
    全年棉花产量760万吨,比上年增产1.3%。油料产量2416万吨,减产4.2%。糖料产量11110万吨,增产11.4%。烤烟产量239万吨,减产3.9%。茶叶产量114万吨,增产10.9%
    全年肉类总产量6800万吨,比上年减少3.5%。其中,猪肉减少9.2%;牛、羊肉分别增长6.1%和5.8%。全年水产品产量4737万吨,增长3.3%。全年木材产量6974万立方米,增长5.5%。
    全年新增的有效灌溉面积107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6万公顷。
    下列哪种作物在2007年的产量没有增加?( )


    A. 棉花
    B. 糖料
    C. 茶叶
    D. 烤烟

    答案:D
    解析:
    “烤烟减产3.9%”,故答案为D。

  • 第18题:

    2009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89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17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95万公顷,减少80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60万公顷,增加76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88万公顷,减少11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3082万吨。其中,夏粮产量12335万吨,增产2.2%,早稻产量3327万吨,增产5.3%;秋粮产量37420万吨,减产0.6%。
    全年棉花产量640万吨,比上年减产14.6%,油料产量3100万吨,增产5.0%。糖料产量1200万吨,减产9.1%。烤烟产量280万吨,增产6.7%。茶叶产量135万吨,增产7.1%。

    2009年秋粮产量在全年粮食产量中的比例与上年相比( )。
    A.增加了0.7% B.减少了0.7%
    C.增加了7% D.减少了7%


    答案:B
    解析:
    2009年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比例是,2008年的比例是,09年比08年减少了0.7%,所以选择B选项。

  • 第19题:

    甘肃省酒泉市是我国最适宜种植棉花的地区之一。2004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达到66.06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5%。棉花已成为带动酒泉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手段,已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棉花生产有了较快发展。棉花种植面积由1983年的10.54万亩发展到2003年的58.74 万亩,增长4.57倍,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由1983年的6.45%上升到2003年的30.8%;棉花总产量(皮棉)由1983年的0.65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6.67万吨。增长9.26倍。通过多次更新更换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双株双层、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有效地促进了棉花单产的提高。1983年棉花平均单产为61.67公斤/亩,1993年为76.62公斤/亩,2003年达到113.55公斤/亩。20世纪80年代初,全市五个农业县(市)有40多个乡(镇)种植棉花。随着种植结构不断调整,棉花生产逐步向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基础好、产量水平高的优势区域集中。2003年,金塔、敦煌、安西三个植棉县(市)的棉花种植面积之和分别占全市和全省棉花种植面积的92.53%和75.02%,总产量分别占全市和全省棉花总产量的91.25%和77.02%。


    根据上述资料,不是酒泉市的棉花生产特点的是:

    A. 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增加
    B. 科技投入增加,单产增高
    C. 布局逐步优化,集中度提高
    D. 品种不断增加,品质不断改善

    答案:D
    解析:
    解题指导: 所给文字资料没有涉及酒泉市所产棉花的品质问题,至于品种,也只是提及“通过多次更新更换优良品种”,显然,这句话并不等同于“品种不断增加”,故答案为D。

  • 第20题:

    甘肃省酒泉市是我国最适宜种植棉花的地区之一。2004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达到66.06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5%。棉花已成为带动酒泉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手段,已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棉花生产有了较快发展。棉花种植面积由1983年的10.54万亩发展到2003年的58.74 万亩,增长4.57倍,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由1983年的6.45%上升到2003年的30.8%;棉花总产量(皮棉)由1983年的0.65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6.67万吨。增长9.26倍。通过多次更新更换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双株双层、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有效地促进了棉花单产的提高。1983年棉花平均单产为61.67公斤/亩,1993年为76.62公斤/亩,2003年达到113.55公斤/亩。20世纪80年代初,全市五个农业县(市)有40多个乡(镇)种植棉花。随着种植结构不断调整,棉花生产逐步向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基础好、产量水平高的优势区域集中。2003年,金塔、敦煌、安西三个植棉县(市)的棉花种植面积之和分别占全市和全省棉花种植面积的92.53%和75.02%,总产量分别占全市和全省棉花总产量的91.25%和77.02%。


    1988年至2003年间,酒泉市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 棉花种植面积
    B. 棉花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
    C. 棉花总产量
    D. 棉花平均单产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1983年到2003年,酒泉市棉花种植总面积增长的比例为:(58.74-10.54)÷10.54≈458%;棉花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增长的比例为:(30.8%-6.45%)÷6.45%≈377%。而根据所给资料,可知棉花总产量增长了9.26倍,棉花平均单产增长了将近1倍,故答案为C。

  • 第21题:

    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答案:A
    解析:
    中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品种退化严重,所以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加大科技投入,A正确。中国后备耕地资源少,不能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劳动力投入,加大化肥使用量不能提高大豆质量。

  • 第22题:

    甘肃省酒泉市是我国最适宜种植棉花的地区之一。2004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达到66.06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5%。棉花已成为带动酒泉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手段,已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棉花生产有了较快发展。棉花种植面积由1983年的10.54万亩发展到2003年的58.74万亩,增长4.57倍,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由1983年的6.45%上升到2003年的30.8%;棉花总产量(皮棉)由1983年的0.65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6.67万吨,增长9.26倍。通过多次更新更换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双株双层、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有效地促进了棉花单产的提高。1983年棉花平均单产为61.67公斤/亩,1993年为76.62公斤/亩,2003年达到113.55公斤/亩。20世纪80年代初,全市五个农业县(市)有40多个乡(镇)种植棉花。随着种植结构不断调整,棉花生产逐步向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基础好、产量水平高的优势区域集中。2003年,金塔、敦煌、安西三个植棉县(市)的棉花种植面积之和分别占全市和全省棉花种植面积的92.53%和75.02%,总产量分别占全市和全省棉花总产量的91.25%和77.02%。
    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04年酒泉市全市棉花种植面积高于2003年
    B.1983年至2003年间,酒泉市棉花平均单产增长接近1倍
    C.2004年酒泉市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低于2003年
    D.金塔、敦煌、安西三个植棉县(市)的棉花平均单产高于酒泉全市的棉花平均单产


    答案:D
    解析:
    2003年全市的单产为113.55公斤/亩,三个县市的单产为(66700×91.25%)÷(587400×92.53%)≈0.1115吨/亩,也就是111.5公斤/亩。

  • 第23题:

    2014年全国棉花播放面积4219.1千公顷,比2013年减少2.9%。棉花总产量616.1万吨,比2013年减产2.2%。
    2014年棉花产量前十位产区生产情况

    关于2014年棉花生产情况,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 山东棉花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为全国第二
    B. 河南棉花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均高于湖南
    C. 全国播种面积比2013年多126千公顷
    D. 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答案:D
    解析:
    A选项,山东总产量为全国第二,单位面积产量全国第五,A选项错误。
    B选项,河南单位面积产量低于湖南,B选项错误。
    C选项,全国播种面积比2013年减少2.9%,不是增加,C选项错误。
    D选项,新疆总产量367.7万吨,全国总计616.1,新疆占全国的一半以上,D选项正确。
    因此,本题选D。

  • 第24题:

    单选题
    关于2014年棉花生产情况,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
    A

    山东棉花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为全国第二

    B

    河南棉花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均高于湖南

    C

    全国播种面积比2013年多126千公顷

    D

    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正确答案: 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