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先生很久以前就提出一个论点,那就是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长处或优点,而20%左右是我们的缺点。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而不知发掘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得他的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快乐,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常常骂别人很凶的人,其实自己脾气也不太好?这就是“视网膜效应”的影响力。 对本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卡耐基先生提出了视网膜效应B. 人们通常对他人的缺点关注得多而对优点关注得少C. “二八定律”同样适用于对人们特质的

题目

卡耐基先生很久以前就提出一个论点,那就是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长处或优点,而20%左右是我们的缺点。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而不知发掘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得他的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快乐,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常常骂别人很凶的人,其实自己脾气也不太好?这就是“视网膜效应”的影响力。 对本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卡耐基先生提出了视网膜效应

B. 人们通常对他人的缺点关注得多而对优点关注得少

C. “二八定律”同样适用于对人们特质的判定

D. 只关注自己缺点的人往往也会在周围人的身上寻找同样的缺点


相似考题
更多“卡耐基先生很久以前就提出一个论点,那就是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长处或优点,而20%左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某法学理论研讨会上,甲和乙就法治的概 念和理论问题进行辩论。甲说:①在中国,法治理论 最早是由梁启超先生提出来的;②法治强调法律在社 会生活中的至高无上的权威;③法治意味着法律调整 社会生活的正当性。乙则认为:①法家提出过“任法 而治”、“以法治国”的思想;②法治与法制没有区别; ③“法治国家”概念最初是在德语中使用的。下列哪 一选项所列论点是适当的?
    A.甲的论点②和乙的论点①
    B.甲的论点①和乙的论点③
    C.甲的论点②和乙的论点②
    D.甲的论点③和乙的论点②


    答案:A
    解析:
    。在中国,最早宣传并明确提出法治(主义)概念 的是梁启超先生,但并不能得出在中国法治理论最早是由 梁启超先生提出来的结论,因为中国先秦时期已经有法家 提出过古代的“法治”思想,甲的论点①不适当。“法治” 一词明确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最高杈威,甲的论点②是 适当的。法治意味着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正当性,甲的论 点③是适当的。春秋战国时期,尽管发生了儒法之争,并 未形成“法治”这个名词,但法家提出过“任法而治”、“以 法治国”的思想,乙的论点①是适当的。法制(legal system) 一般是指法律和制度的总称,而法治(rule of law)指 依据法律的治理,其含义要更为宽泛,乙的论点②不适当。 法治国家或法治国是一个德语中最先使用的概念,早期的 法治国是指中世纪欧洲的某种国家形式,尤其是德意志帝国,当时被认为是“和平和法律秩序的守卫者”,因此,乙的 论点③是适当的。

  • 第2题:

    6、卡耐基提出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的作用中只占(),其余的取决于人际关系。

    A.15%

    B.20%

    C.30%

    D.35%


    1 5%

  • 第3题:

    37、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能,85%取决于()。


    正确

  • 第4题:

    作者就某一现象或问题在经过充分的研究之后所提出的看法、主张、观点或意见,称为()

    A论点

    B论据

    C论证

    D论文


    A

  • 第5题:

    卡耐基提出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的作用中只占(),其余的取决于人际关系。

    A.15%

    B.20%

    C.30%

    D.3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