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社会组织管理的支持型举措。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社会组织治理和管理的区别。


    参考答案:①目标不同。虽然治理和管理的终极目标一致,即社会组织治理基本目标的实现最终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经营管理目标,但社会组织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权责的合理安排和制衡。②主体不同。社会组织治理的主体主体是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③客体不同。社会组织的治理客体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在会员制的社会组织中,会员大会对理事会的治理。二是理事会对经理层的治理。④实施基础和稳定性不同。

  • 第2题:

    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学校教育的管理举措


    答案:
    解析:
    (1)训育制度。国民政府在对学校实行高压的同时,又通过建立训育制度对各级各 类学校实施严格管理。 (2) 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根据国民政府 教育部1937年1月颁发的《初级童子军管理办 法》对中小学校学生施行童子军训练。 (3) 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五卅惨案”以 后,基于民族义愤,大学院下令全国专门以上学 校一律增加军事教育课程。 (4) 中学毕业会考。1932年起,教育部开始 整顿全国教育,重点在中等教育。中学毕业会考 是整顿的重要措施与内容之一。

  • 第3题:

    二、简述题 1、简述社会组织的双重底线。 2、简述社会组织中的管理和领导的差别。 3、简述非营利组织中首席执行官的职责领域包括哪些? 4、简述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动机。 5、简述社会组织的使命/宗旨,并举例说明。


    ABCD

  • 第4题:

    简述社会组织财务管理的特征。


    参考答案:(1)目标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也不向资源提供者提供经济回报。(2)资金来源的多样性。社会组织的资金不仅来自接受公民或机构的捐赠、公共部门比如政府部门的支持,也有一部分资金来自提供给公众的产品销售收入和服务收入。(3)所有权形式的特殊性。社会组织呈现资源的提供者与资源的管理者相分离的委托代理现象,由于两者的目标不一致,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妨碍社会组织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

  • 第5题:

    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学校教育管理举措。


    答案:
    解析:
    (1)训育制度。国民政府在对学校实行高压的同时,又通过建立训育制度对各级各类学校实施严格管理。 (2) 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1937年1月颁发的《初级童子军管理办法》。 (3) 髙中以上学生的军训。五卅惨案以后, 基于民族义愤,大学院下令全国专门以上学校一律增加军事教育课程。 (4) 中学毕业会考。1932年起,教育部开始整顿全国教育,重点在中等教育。中学毕业会考是整顿的重要措施与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