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下列关于补充地面气象观测说法正确的是( )。A.至少应进行为期2年的连续观测 B.1年 C.6个月 D.3个月

题目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下列关于补充地面气象观测说法正确的是( )。

A.至少应进行为期2年的连续观测
B.1年
C.6个月
D.3个月

相似考题
更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下列关于补充地面气象观测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与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的距离 分别为 35km 和 60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近 3 年内至少连续 1 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B.调查高空气象观测站近 3 年内至少连续 1 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C.需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D.需补充高空气象探测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坪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8.3.2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 年内的至少连续1 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A 正确)。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 恤,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按照8.5 的内容进行补充地面气象现剧(C 错误) 0 8.3.3 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3 年内的至少连续1 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 ,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km 内的格点气象资料(B 、D 错误)。

  • 第2题:

    某建设项目经估算模式计算的各污染物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为6.8%,评价范围包含自然保护区的部分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一级
    B.评价工作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C.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三级
    D.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

    答案: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根据各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最大值Pmax和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进行划分。Pmax≥80%,且D10%≥5km时,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其他时,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时,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除上述外,如果评价范围内包含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或者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已接近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或者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评价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由上可知,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 第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列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与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与项目的评价等级有关
    B.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与评价范围地形复杂程度无关
    C.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只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D.二级评价项目无需进行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项目的评价等级有关,还与评价范围内地形复杂程度、水平流场是否均匀一致、污染物排放是否连续稳定有关。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逐日、逐次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

  • 第4题:

    某建设项目位于内陆平原地区,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距离该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分别为55km和45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B.可采用该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连续1年的观测资料
    C.可采用该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实测数据
    D.高空气象资料应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格点气象资料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对于二级评价项目,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要求为: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的要求为: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km内的格点气象资料。题中,该建设项目位于内陆平原地区,虽然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但是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一致,故无需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 第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大气环境》,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评价因子有关
    B.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评价等级无关
    C.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评价范围内的地形复杂程度无关
    D.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 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

    答案:D
    解析:

  • 第6题:

    某建设项目计算项目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max为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一级
    B. 评价工作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C. 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三级
    D. 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

    答案:A
    解析:

  • 第7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与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的距离分别为35km和60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B.调查高空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C.需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D.需补充髙空气象探测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8.3.2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A正确)。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 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按照8.5的内容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C错误)。8.3.3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 km内的格点气象资料(B、D错误)。

  • 第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补充地面气象观测的说法,正确的有()。

    A:补充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不可作为当地长期气象条件参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B:一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应进行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
    C:二级评价的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2个月以上
    D:一级评价的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应进行为期2年的连续观测

    答案:B,C
    解析:
    补充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可作为当地长期气象条件参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排除A项;一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应进行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二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2个月以上,排除D项。

  • 第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 A、一级评价项目
    • B、二级评价项目
    • C、一、二级评价项目
    • D、各级评价项目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多选题
    关于补充地面气象观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补充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不可作为当地长期气象条件参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B

    一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应进行为期一年的连续观测

    C

    二级评价的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2个月以上

    D

    一级评价的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应进行为期二年的连续观测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补充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可作为当地长期气象条件参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一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应进行为期一年的连续观测。二级评价的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2个月以上。

  • 第11题:

    多选题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评价范围小于50 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并按选取的模式要求,补充调查必需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B

    评价范围大于50 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C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至少连续三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D

    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 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正确答案: C,A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新建项目,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则要求调查哪些气象观测资料()
    A

    地面气象资料

    B

    高空气象资料

    C

    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

    D

    补充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3题:

    某二级大气评价项目位于山谷,最近的地面气象站位于平原,距项目52km,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距项目75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面关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调查地面气象站近5年至少1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B.应调查高空气象站近5年至少1年常规气象探测资料
    C.应调查地面气象站近5年至少3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D.应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要求,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对于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年限要求为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其中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是:当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时,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需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 第14题:

    某新建的城市快速道路项目,线路总长10km,设有一个服务区,经估算模式计算服务区各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为2.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评价等级应为一级 B.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C.评价等级应为三级 D.不定级,进行相关分析


    答案:B
    解析:
    B 题中,虽然Pmax<10%(评价等级为三级),但应符合评价工作等级的规定: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 第15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2.1km,经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值为5.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一级
    B.评级工作等级应为三级
    C.评级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
    D.评价工作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5.4.2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 km,结合题干分析,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在评价范围内;根据5.3.2.3.4如果评价范围内包含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或者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已接近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或者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评价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D正确)。

  • 第16题:

    某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距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分别为38km和55km。下列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中,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的是()。

    A:调查距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B:调查距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C:调查距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5年内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D:调查距项目最远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答案:A
    解析: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评价范围(38km)小于50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即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评价范围(55km)大于50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即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 第17题:

    (2019年)某“烟塔合一”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适用的模型是()。

    A.ADMSAERMODCALPUFFAUSTAL2000

    答案:D
    解析:

  • 第18题:

    某城市新建钢铁工业的多源项目,经计算项目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为8.5%,按照相关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评价等级应为一级
    B. 评价等级应为二级
    C. 评价等级应为三级
    D. 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答案:A
    解析:

  • 第19题:

    某二级大气评价项目位于山谷,最近的地面气象站位于平原,距项目52km,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距项目75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面关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调查地面气象站近5年至少1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B:应调查高空气象站近5年至少1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C:应调查地面气象站近5年至少3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D:应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对于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年限要求为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其中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是:当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时,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需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 第20题:

    某建设项目经估算模式计算的各污染源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6.8%。评价范围包含自
    然保护区的部分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
    评价工作等级确定说法,正确的是( ).

    A.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
    B.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C.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D.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从简


    答案:B
    解析:

  • 第21题:

    关于补充地面气象观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补充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不可作为当地长期气象条件参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 B、一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应进行为期一年的连续观测
    • C、二级评价的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2个月以上
    • D、一级评价的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应进行为期二年的连续观测

    正确答案:B,C

  • 第22题:

    多选题
    关于补充地面气象观测要求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有()。
    A

    一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应进行为期半年的连续观测

    B

    二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2个月以上

    C

    补充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可作为当地长期气象条件参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D

    在评价范围内设立地面气象站,站点设置应符合相关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2.1km,经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值为5.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一级

    B

    评级工作等级应为三级

    C

    评级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

    D

    评价工作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正确答案: 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