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关于BAP年平均浓度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数据统计有效性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年至少分布均匀的30个日平均浓度值 B.每年至少分布均匀的60个日平均浓度值 C.每年至少分布均匀的90个日平均浓度值 D.每年至少分布均匀的120个日平均浓度值

题目
(2019年)关于BAP年平均浓度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数据统计有效性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年至少分布均匀的30个日平均浓度值
B.每年至少分布均匀的60个日平均浓度值
C.每年至少分布均匀的90个日平均浓度值
D.每年至少分布均匀的120个日平均浓度值

相似考题
更多“(2019年)关于BAP年平均浓度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数据统计有效性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7年)某项目环境空气现状监测,采样时间为每天22小时。下列污染物中,满足日平均浓度有效性规定的有( )。

    A.SO 2日平均浓度
    B.NO 2日平均浓度
    C.BaP日平均浓度
    D.Pb日平均浓度

    答案:A,B
    解析: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表4,BaP日平均浓度和Pb日平均浓度的数据有效性规定,每日应有24小时的采样时间。SO 2日平均浓度和NO 2日平均浓度,每日至少有20个小时的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

  • 第2题:

    下列与监测有关的内容中,属于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数据有效性分析的内容有( )。

    A.监测时间
    B.监测点位数量
    C.监测方法
    D.监测期间的气象条件

    答案:A,B,C,D
    解析:
    对于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有效性分析,应从监测资料来源、监测布点、点位数量、监测时间、监测频次、监测条件(如气象条件)、监测方法以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等方面分析是否符合导则、标准及监测分析方法等有关要求。

  • 第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中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中,关于评价内容与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各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长期监测监测数据,按HJ 663中的统计方法对各污染物的年均浓度指标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对于超标的污染物,计算其超标倍数和超标率。
    B.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环境质量现状浓度评价,对采用多个长期监测点位数据进行现状评价的,取各污染物相同时刻各监测点位的浓度平均值,作为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环境质量现状浓度。
    C.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环境质量现状浓度评价,对采用补充监测数据进行现状评价的,取各污染物不同评价时段监测浓度的最大值,作为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环境质量现状浓度。
    D.对于各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补充监测数据现状评价内容,按HJ 663中的统计方法对各污染物的年评价指标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对于超标的污染物,计算其超标倍数和超标率。

    答案:A,D
    解析:

  • 第4题:

    (2019年)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有关污染物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规定,TSP年平均浓度监测,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个日平均浓度值

    A.15
    B.30
    C.60
    D.9

    答案:C
    解析:
    TSP、Pb、苯并芘的年平均浓度监测,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60个日平均浓度。

  • 第5题: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关于PM2.5年平均浓度值数据有效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年至少有60个日平均浓度值
    B.每年至少有144个日平均浓度值
    C.每年至少有251个日平均浓度值
    D.每年至少有324个日平均浓度值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每年至少有324个日平均浓度值。

  • 第6题: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关于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N02年平均值监测數据,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个日均值。
    A.18 B.14 C.12 D.6


    答案:C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答案显然。

  • 第7题:

    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规定,PM10和PM2.524小时平均浓度值监测数据,每日至少的采样时间为()h。

    A:20
    B:18
    C:15
    D:12

    答案:A
    解析:

  • 第8题: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规定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及浓度限值、监测方法、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及实施与监督等内容。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数据统计的有效性的有关规定。

    • A、应采取措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全面、客观地反映监测结果
    • B、所有有效数据均应参加统计和评价,不得选择性地舍弃不利数据以及人为干预监测和评价结果
    • C、所有数据均应参加统计和评价,不得选择性地舍弃不利数据以及人为干预监测和评价结果
    • D、任何情况下,有效的污染物浓度数据均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最低要求,否则应该视为无效数据

    正确答案:B,D

  • 第10题:

    判断题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规定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及浓度限值、监测方法、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及实施与监督等内容。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规定,TSP24小时平均浓度值监测数据,每日应有(    )h的采样时间。
    A

    18

    B

    20

    C

    24

    D

    6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拟在某城市化工工业园新建一化工厂,以下关于获取现状环境空气质量数据说法错误的是( )。
    A

    日平均浓度值可采用现状监测值

    B

    年平均浓度一般采用例行监测资料

    C

    小时平均浓度也可采用评价区域内近三年的例行监测资料

    D

    若该化工工业园近年来入驻同类型化工企业较多,应以近三年内的例行监测资料为准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某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SO 2日平均浓度监测结果如下表,现状评价超标率统计正确的是( )。

    A.57.1%
    B.42.9%
    C.28.6%
    D.14.3%

    答案:B
    解析:
    SO 2在二类功能区适用二级浓度限值,监测浓度等于浓度限值不超标,故超标的个数为3,超标率为3/7=0.4286。

  • 第1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现状调查补充监测的说法,正确的有()。

    A. 选择污染较重的季节进行现状监测
    B. 补充监测应至少取得7d有效数据
    C. 对于部分无法进行连续监测的其他污染物,可监测其空气质量平均浓度
    D. 监测布点应在厂址及主导风向上风向5km范围内设置1-2个监测点

    答案:A,B,D
    解析:
    6.3 补充监测
    6.3.1 监测时段
    6.3.1.1 根据监测因子的污染特征,选择污染较重的季节进行现状监测。补充监测应至少取得7d有效数据。
    6.3.1.2 对于部分无法进行连续监测的其他污染物,可监测其一次空气质量浓度,监测时次应满足所用评价标准的取值时间要求。
    6.3.2 监测布点以近20年统计的当地主导风向为轴向,在厂址及主导风向下风向5km范围内设置1?2个监测点。如需在一类区进行补充监测,监测点应设置在不受人为活动影响的区域。

  • 第1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补充监测数据现状评价内容,分别对各监测点位不同污染物的()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A. 短期浓度
    B. 长期浓度
    C. 季平均浓度
    D. 年平均浓度

    答案:A
    解析:
    补充监测数据的现状评价内容,分别对各监测点位不同污染物的短期浓度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对于超标的污染物,计算其超标倍数和超标率。

  • 第1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中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中,关于数据来源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优先采用评价范围内国家或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1年的监测数据。
    B.其他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评价范围内没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数据或公开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的,可收集评价范围内近3年其他污染物的历史监测资料。
    C.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可采用评价范围内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
    D.其他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评价范围内没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数据或公开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的,可选择符合HJ 664规定,并且与评价范围地理位置邻近,地形、气候条件相近的环境空气质量城市点或区域点监测数据。

    答案:A,C
    解析:

  • 第1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中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中,关于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来源说法错误的是()

    A.用于区域达标判定的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必须采用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评价基准年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或结论。
    B.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可以采用评价范围内国家或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1年的监测数据,或采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
    C.评价范围内没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数据或公开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的,可选择符合HJ 664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城市点或区域点监测数据。
    D.对于位于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区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或网格点,各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浓度可取符合HJ 664规定,并且与评价范围地理位置邻近,地形、气候条件相近的环境空气质量区域点或城市点监测数据。

    答案:A,C,D
    解析:

  • 第18题: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关于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获得 SO2 年平均浓度数据,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60 个日平均浓度值
    B. 为获得 PM2.524h 平均浓度数据,每日至少有 18h 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
    C. 为获得 CO1h 平均浓度数据,每小时至少有 30min 的采样时间
    D. 为获得 O38h 平均浓度数据,每 8h 至少有 6h 平均浓度值

    答案:D
    解析:

  • 第19题:

    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规定,TSP24小时平均浓度值监测数据,每日应有()h的采样时间。

    A:18
    B:20
    C:24
    D:6

    答案:C
    解析:

  • 第20题:

    水环境现状监测数据统计的方法()()()。


    正确答案:平均值统计;超标率统计;超标倍数统计

  • 第21题: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SO2监测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年平均统计中要求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个分布均匀的日均值。

    • A、144;12
    • B、144;5
    • C、60;12
    • D、60;5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多选题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关于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和质量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风景名胜区执行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限值

    B

    自然保护区执行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限值

    C

    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均规定了年平均浓度限值

    D

    环境空气污染物其他项目均规定了年平均浓度限值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对采用补充监测数据进行现状评价的取各污染物(  )作为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环境质量现状浓度。
    A

    不同评价时段监测浓度最小值

    B

    不同评价时段监测浓度最大值

    C

    不同评价时段监测浓度平均值

    D

    相同评价时刻监测浓度最大值


    正确答案: B
    解析: